1974年,領導對我說;“趕緊買糖啊。”把鑰匙給了我,單位分了我一套50平米的房子,我們全家歡天喜地的搬進去。
20年后,領導動員說:“我住大房子,你住小房子,現行住房分配制度不合理,住房要改革,房子要貨幣化,這樣老百姓只要有錢就可以買大房子,公平合理。現在房子是公家的,不能買賣,賣了就屬于個人財產了,國家鼓勵個人買房,很便宜賣,按工齡優惠,200元一平米,便宜占打了,趕緊賣了吧,過了這個村就沒了這個店了。”于是我響應國家號召花了10000元買下了現住房。“嚯嚯,買了便宜貨,好高興啊。”
10年后,領導住的房子更大了,而且還是無償分房,并把多余的房子出租。我們家還擠住在50平米的房子,小兒子要結婚,我們把全部存款做了首付,然后每月還貸,兒子結婚5年了,還是不肯要孩子,看到兒子兒媳早飯都吃不上,拿個煎餅果子擠地鐵,話到嘴邊又咽下,心里嘀咕“趕緊要孩子吧,年齡大了不好生了。”
今天,到市場買菜,看見退休的老領導,老領導要出國看望在美國生活的兒子,邊走邊聊:“原來國家太窮了,家里存款總共100元,現在國家富裕了,大河有水小河滿,出國跟鄰居竄門似的。不說別的,你就擁有30萬的財富。”
“可是30萬在哪里呢?”
領導不耐煩了:“笨蛋!你把房子賣了不就看見錢了?”
“可是把房子賣了,我們住哪兒呢?”
領導啟發說:“想當年你掙多少錢?現在你兒子掙多少錢?”
“可是我們家的錢全買房了”
領導說“房子不就是錢?”
“可是房子要給兒子兒媳住的啊。”
領導不厭其煩的啟發式教育:“你當年掙56元,豬肉8毛一斤,一個月的工資能買70斤豬肉。現在你兒子掙3000元,豬肉14元一斤,能買214斤豬肉,頓頓吃肉,撐死你。
兒子下班回來路過說:“拉倒吧,叔,那時的豬肉都是笨豬肉,今天的笨豬肉50元一斤,我這30大毛也就買60斤。”
老領導還是很有風度的:“去去去,跟你老子說話呢,沒你什么事兒,小毛頭趕緊滾蛋。”回頭繼續:“現在私家車全國8500萬輛。平均15人擁有1輛.”
“可是我們家一輛也沒有啊。”
“你這個人啊,這輩子就是目光短淺,就想在你自己家這一畝三分地,要有全局觀。我們家是不是中國人?我們家有車就是中國人有車。我們家兩輛車,你們家沒有車,平均起來就是一家一輛。你呀,所以你教育出的是工人,我教育出的是留洋大學生。”
“下禮拜出國看孫子。你幫我照看照看房子。”
“不成,我還得到街上修自行車呢,錢緊啊,我的那點退休金還得幫兒子還貸呢。”
“你這一輩子就鉆錢眼里了,去吧,我和你嫂子的離休金夠花,不會虧待你,還能讓你白看房了?”
“你和嫂子的工資確實夠高,那也得存點過河錢啊,萬一有個大病小災的,現在這醫院看病多貴啊,得!我這腦子,你和嫂子都是離休,看病不要錢。”
“嫉妒了不是?當年我這當領導的掙46,你這一線的掙56,那時你多牛啊。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風水輪流轉啊,當初你嫂子整天嘟囔讓我這領導別干了,到一線多掙點,辛虧沒聽你嫂子的。不然虧大了。”
小心翼翼的坐在領導家的錚亮的地板上,房間寬敞明亮,老伴兒感慨萬千:“哎,當初提拔你當車間主任,我說啥也要攔住你,哎!怨我呀,害的孩子都跟著遭罪。”
我對老伴兒說:“得,我要是當了領導,萬一貪腐了也是進監獄的命。你就慶幸我沒當領導吧。”
老板說:“當領導也不一定貪腐啊,起碼退休工資就高幾倍呢,房子也不用自己花錢買了。”
“哎!后悔藥沒地兒吃去,回家向毛主席禱告禱告,保佑我中大獎吧。”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