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毛澤東的履歷表上,沒有大學學歷,沒有留洋經歷,沒有博士、教授頭銜,更沒有進過軍校深造,而只是一個師范生。然而,毛澤東卻實實在在是一個七竅皆通的天才,一個善于思考,敢于挑戰,勇于在實踐中把馬列主義和中國實際相結合,歷經千難萬險而終成的天才。這一點,恐怕連他的絕大多數敵人都不會否認。在這個世界上,把毛澤東說得一無是處的人,是有的,甚至有人把他貶得遠不如蔣介石,說如果他不搞革命,不打內戰,蔣介石早把中國建設好了。可憐啊,這種人,干嘛不早去瘋人院醫治呢?既然蔣介石有這么大的能耐,哪為什么對日寇不敢打,對共軍又打不過,最后落荒而逃到臺灣島上去了呢?草民為有這般遠遠不如阿Q的同胞而深感恥辱!
時下最流行也最權威的時髦語莫過于“中國特色”,龍平平同志就說過:“鄧小平最大的歷史貢獻就是在‘文革’結束后極其困難的條件下,帶領黨和人民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但其實,首創“中國特色”者,非鄧小平,乃毛澤東也。正是毛澤東創立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及其成功,將中國拉出了岌岌可危的泥潭,使四萬萬五千萬中國人民站立了起來!
所以,一切瞧不起毛澤東出生于農家的身份,認為毛澤東“缺乏”了解大世界的洋事物,等等的人們,知趣的話,應該統統閉上臭嘴!
了解世界的前提應當首先了解本國,本國乃世界的組成部分,就中國而言,光人數就占了人類的四分之一,故不了解本國——中國,還侈談什么了解世界呢?所謂的了解本國,也就是了解并懂得中國的國情。正是在這一點上,陳獨秀無知,王明淺薄,博古幼稚,李德狂傲,當然,后來的事實告訴了他們,排斥毛澤東,剝奪毛澤東對中國工農紅軍的指揮權,其后果是幾乎斷送中國革命。中國不是法國,也不是俄國,什么“攻打大城市”,“取得一省或數省的勝利”,在當年的中國純粹是亂扯淡。而毛澤東則跟左傾盲動主義者們完全不同,以他對中國國情的透徹了解,給出了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以農村包圍城市,實行工農武裝割據,最后奪取全國政權的唯一正確的答案。這是馬列主義中國化的答案,是“山溝溝里的馬列主義”,是指導中國特色革命運動取得最終勝利的法寶。
在電視劇《長征》遵義會議中有這一情節:凱豐(政治局委員)譏諷毛澤東:“你還不是靠《孫子兵法》、《三國演義》打仗?”此細節的歷史真假可以不論,劇中凱豐的話卻實在是幼稚無知加荒謬,也佐證了自以為是者進了廟門還不知菩薩就在眼前一樣的荒唐。毛澤東這尊“活菩薩”就在他們的眼前,他們就是看不見。他們肚皮里的“馬列”只是照本宣科的馬列,直接拿來指導中國革命往往會出大問題,進而危及中國革命,這是已由歷史所證明了的。毛澤東曾經說過他要做一個奇男子,后來的事實說明他并非是狂言自傲。他深入到五個縣的農村實地考察,得出了“農民運動好得很”的結論;他到安源煤礦進行調查,為革命做輿論宣傳。他將秋收起義的工農革命軍余部果斷地帶上井岡山,放棄了上頭命令繼續攻打長沙的錯誤主張。從此,旁人眼里的一介書生毛澤東開始了戎馬生涯。這里面更有一奇,就是不喜歡摸槍、打槍,這于一個紅色軍隊的指揮者來說,是不可思議的。三灣改編和古田會議,毛澤東把工農的革命軍隊改造成了完全新型的人民武裝,為日后的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創造了條件。毛澤東是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大師,他是馬克思的高徒,又是馬克思主義的發展者。他的人民戰爭思想,是致敵于失敗境地的強大精神武器。無論是日本侵略者,還是國民黨反動軍隊,都在人民戰爭面前碰得頭破血流,以徹底的失敗而告終。
毛澤東是一步步以堅實的腳印,踩出了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道路,這道路當然是艱難困苦歷經坎坷的,但反動派是不會自愿繳械投降的,故我們可以這么說,中國革命從困境走向坦途的每一步,就是毛澤東從農民的兒子成為人民的領袖的每一步。回想四渡赤水氣煞老蔣,萬里長征北上抗日,立足延安世界矚目,解放戰爭氣勢恢宏,百萬雄師直取南京,勇追窮寇橫掃殘敵,這樣的運籌帷幄,實非領袖而不能為之。
在改開年代,好幾億農民進城打工掙錢,他們自覺或不自覺地被利用了。而在戰爭年代,廣大的農民是革命的重要依靠力量,也是人民軍隊成員的主要來源,共產黨發動農民群眾,實行土地改革,從而推進了革命的更快發展,加速革命的勝利。詩人元帥陳毅就說過,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獨輪車推出來的。在世界戰爭史上,從來也沒有過像中國在一場戰役中有數以幾百萬的民工拼全力支援自己的軍隊的先例。歷史是不可忘卻的,在中國無視為數最多的農民的利益,只知道利用農民的廉價勞動力,不關切農民的方方面面,后果將會是不堪設想的。偉大的毛澤東,是中國農民的知音、親人和引路人,這不僅僅是因為毛澤東出身農家之故,而是因為中國的國情所致。沒有中國農民的幸福,就難言中國全民的幸福,也就沒有中華全民族的幸福可言。
毛澤東從農民的兒子成為人民的領袖之后,依然十分關切農村、農民,他號召治理淮河,消滅血吸蟲病,興修水利,“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教育和引導農民組織起來走社會主義集體化道路,真可謂是勞心勞神不遺余力。所以陜北民歌《東方紅》唱出了包括中國農民在內的全中國人民的心聲。
他是統帥,又是戰士;他締造了人民共和國,自己不當大元帥。他就是從韶山沖走出來的農民的兒子毛澤東。他走上天安門城樓,用濃重的湖南口音高呼:人民萬歲!
2014.12.4晚草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