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論》是對市場經濟的批判!
——資本價值在市場經濟中的運動和作用(1)
自從斯大林杜撰了社會主義商品經濟以后,本來是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就戴上了社會主義的紅帽子!在當今的世界里,全世界所有的國家都實行的是市場經濟!撇開意識形態不說,所有國家的市場經濟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一切產品即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都是商品,一切生產都是商品生產,一切生產的目的都是為了獲得利潤,一切勞動都是雇傭勞動,一切國家的生產消費和生活消費都是通過國內和國際的市場的交換實現的,一切國家的經濟發展都用國民生產總值來衡量!由此就得出一個結論:市場經濟在全世界范圍內已經占統治地位!全世界七十億人生活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中!
為什么市場經濟是資本主義的經濟呢?
資本是一宗貨幣,這宗貨幣在市場經濟中變成為商品,以便再變成比原先數量更多的貨幣。顯然,貨幣作為資本是一種變化過程,是一種運動過程!貨幣作為資本只有在市場經濟中才能實現貨幣變成為商品,商品再變成比原先數量更多的貨幣的活動,可見,市場經濟是貨幣作為資本活動的舞臺,是貨幣作為資本運動的環境!因此,市場經濟是資本主義的經濟!
斯大林把商品經濟塞進社會主義以后,就把《資本論》說成是社會主義的政治經濟學,或者說成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經濟學,對于沒有讀過《資本論》的人來說,是容易受騙上當!但是當我們讀了《資本論》以后,就會發現,《資本論》既不是社會主義的政治經濟學,更不是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經濟學!而是對政治經濟學的批判!因為政治經濟學是市場經濟的理論,所以《資本論》就是對市場經濟的批判!
在市場經濟中,貨幣所有者要用一宗貨幣首先交換商品,然后再用商品交換貨幣獲得比原先數量更多的貨幣,這宗貨幣就變成了資本!貨幣所有者就變成了資本家!貨幣交換商品,商品交換貨幣,交換的內容就是價值!交換的形式就是貨幣和商品!當貨幣作為資本進入交換以后,貨幣中包含的價值就是資本價值!貨幣作為資本的交換,就表現為資本價值的貨幣形式和資本價值的商品形式交換!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就把資本價值的貨幣形式叫做貨幣資本!把資本價值的商品形式叫做商品資本!我們原先說資本是一宗貨幣變成商品,以便再變成比原先數量更多的貨幣。現在我們說,資本是一宗價值,資本價值的貨幣形式變成商品形式,然后資本價值的商品形式再變成比原先數量更多的資本價值的貨幣形式!原先說貨幣的增加,現在說資本價值的增值!馬克思把資本價值的增值叫做剩余價值!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研究的就是資本價值作為剩余價值是怎樣產生的?資本價值作為貨幣形式、生產形式、商品形式在市場經濟中是如何循環周轉的?資本價值作為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在市場經濟中如何實現的或者說如何交換的?資本價值作為收入——利潤在市場經濟中是如何分配的?最后,資本價值作為商業資本和金融業資本在市場經濟中是如何運作的?這就是《資本論》的全部內容!
《資本論》1-4卷共八本估計有400萬字,讀起來確實困難。但是,《資本論》是馬克思為工人階級寫的福音書,是工人階級的圣經。那么工人階級在缺乏知識的情況下,就一定能讀懂《資本論》,而具有初中水平以上的人也一定能讀懂《資本論》!馬克思說:“除了價值形式那一部分外,不能說這本書難懂。當然,我指的是那些想學到一些東西,因而愿意自己思考的讀者。”社會經濟形態的發展是一種自然的歷史過程。“我在本書研究的,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及和他相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本書的最終目的就是揭示現代社會的經濟運動規律。”現代社會就是市場經濟的社會,因此就是揭示市場經濟的運動規律!《資本論》的副標題就是“政治經濟學批判”政治經濟學是市場經濟的理論,因此,就是對市場經濟的批判!
現在網上有一個《宣講家》網站,點擊這個網站,就能夠看到《馬恩全集》就能夠全文下載《資本論》全文。既然全世界都是市場經濟,資本價值天天在我們面前運動著,而《資本論》描寫的就是資本價值在市場經濟中的運動和作用。那么我們讀起來就會覺得像在描述我們的市場經濟一樣!
勞動者2014年11月24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