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書》曰:“安不忘危,盛必慮衰。”在當今中國強勢興起的一派樂觀氣氛之中,更加需要舉國上下的憂患意識。
人們都明白,中國文化具有悠久的優秀傳統。但是近代中國的文化在外族暴力統治和帝國主義西方中心論的雙重重壓之下,被扭曲成了病態的文化。其影響至今未泯。但這還不是關鍵,關鍵是前十年里在黨內的外國代理人及其霸權干爹的重壓之下,這種喪失民族自信與西化的趨勢不但沒有消失,甚至在某些領域愈演愈烈,形成一種傳統文化中的渣滓與西方文化中的垃圾,也就是奴才文化與拜金主義互相結合而成的怪胎——新殖民文化。
文化的內核是思想與習俗,其外在也表現為文學藝術,文學藝術還反過來影響文化習俗的演變進程。一個民族的文化是這個民族賴以生存的第二基因。優秀的基因和第二基因是這個民族賴以生存的內在根據。中華民族具有傳統的優秀文化基因,因而其文明延綿不斷。但其文化延續如果出了問題,得了基因病,那么民族的生存就會出現危機。
前十余年來,腐朽的封建官僚文化殘渣和壟斷資本文化毒素不斷在中國大地上借尸還魂,出現了令人震驚的無數“小事”,文化正在悄悄地被西方化,優秀傳統文化基因正在被轉基因,被植入拜金主義的有毒成分,逐漸地改變其本性,最終讓中華民族因此而滅絕。
請看一件不起眼的“小事”:2014年11月16日新華社《“不許動我家少爺”,曾被打倒的又還魂》報道說:“據媒體報道,14日一群人沖進吉林市船營區第二十五小學教室,毆打兩名老師。打人者說‘以后誰也不許動我家少爺’。被打老師郭鑫前一天調解了‘少爺’的打架糾紛,還被該班班主任要求向‘少爺’道歉。此事激起公憤,20余名家長聚集該校抗議。對此我們不禁要追問,“少爺”憑什么在校園里耀武揚威?誰來查查給“少爺”撐腰的“老爺”是誰?“少爺”“老爺”等帶有封建等級色彩的稱謂,早已經隨著剝削階級被打倒變成了歷史,只有在影視作品中才能聽到。(按:不是才能看到,是刻意張揚,張口老爺,閉口少爺,甚至口口聲聲“奴才遵命”,還有“第五條軍規:絕對服從”)現代文明社會,人與人之間都是平等的關系,萬萬沒想到,“少爺”這個早就被掃進歷史垃圾堆的頭銜,又在當代校園里還魂了。(按:何止是還魂,已經是時興了——“少爺”,百度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100,000,000個,“奴才遵命”,百度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4,480,000個;“絕對服從”百度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13,000,000個)
如今最時興的文化習俗就是有權有錢,出人頭地,成為老爺少爺。而要成為出人頭地的少爺就要“贏在起跑線上”,甚至從胎兒開始。——“出人頭地”,百度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17,800,000個,“贏在起跑線上”,百度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3,670,000個。這是中華優秀文化習俗嗎?當然不是,這是封建文化習俗與壟斷資本文化習俗的雜種——新殖民文化習俗。
這種狀況也在文學藝術領域里有所反映。趙本山說:“忽悠,接著忽悠!”“那次賣拐把他忽悠瘸了,那次賣車把他忽悠捏了,今天在十分鐘之內我要不把他擺平,我就沒法跟你們倆當教師爺了!”張藝謀說:“不必用第五代的遺傳基因,來看今天他們的發展。這個時代發展太快,第五代很多導演,他們都成了有名的電視劇導演,他們墮落了嗎?我覺得沒有。”馮侖說“當我們追溯偉大時,如果能找到一些當時的偉大基因,這算是客觀,如果沒找到這些基因,而只是自己在粉飾自己,那叫欺世盜名。”周海中則說:“保護母語,就是守護自己的精神家園,也是守護自己賴以生存的文化基因。”
趙本山謳歌不顧道義的忽悠,捧之為當代高智商的英豪,為貪官奸商昧良心暴富披上道義的披風。張藝謀以暴露中國人的愚昧而名噪西方,以西方為中心來看中國,西方基因就是他們的遺傳基因,當然不以為自己墮落,反以為自己充滿光輝,是民族的先知先覺。講實用的馮侖則哼一聲“欺世盜名”。周海中則呼吁守護自己賴以生存的文化基因。
如果中華民族賴以生存的文化基因被替代了,則中華民族的生存就會陷入危險的境地。如今有沒有這種危險呢?我們繼續看一連串的“小事”即可明白。
諸如,一個讓座就可見一斑。中華民族的文化“以人為本”,認為仁愛之心人皆有之,崇尚互相關愛,給老弱者讓座自然而然,出自內心,毫不勉強。如今文化基因被插入了“以金為本”的有毒因子,一個讓座也就變得難上加難,強者必勝,弱肉強食,讓座就是二逼?或者,不給錢,干嘛讓座?于是有些地方規定讓座有獎賞。或者規定“不讓座者趕下車”,從封建文化中撿來權力萬能論。金錢加權力的新殖民基因無聲無息地被植入中華社會,中華民族自己賴以生存的文化基因岌岌可危。
再看,經商以德為本,童叟無欺,不發無義之財是優秀商業文化。但如今已被植入了“一切為了賺錢”的有毒因子,從有毒奶粉到臺灣的地溝油,從麥當勞的有毒漢堡到溫州有毒的“鄉巴佬”食品,添加化工原料非食用冰醋酸的山西老陳醋和轉基因大豆渣制作的醬油,從含甲醛、農藥殘留的紡織品到被甲醛和苯系物等強致癌物質污染的新汽車,……商家為了賺錢不顧道德,反以賺不義之財為能事,個個心安理得。
再看醫者,原本是救死扶傷,以養生防病為主,以治療為輔,強壯一個民族。但如今已被植入了“一切為了賺錢”的商業化的有毒因子,中醫被斥為不科學,衛生部以用西方醫學為標準改造中醫(美其名為“中西醫結合”)和中醫院(美其名為提升中醫院的科學診斷設備),以漸進地消滅中醫為己任。如此步步緊逼,讓西方的醫藥寡頭占領中國的“醫藥市場”謀取暴利。過度醫療,醫療致病、致死、致貧層出不窮,甚至連殺人越貨倒賣人體器官的強盜行徑都有醫者敢干。這就徹底毀壞了中華民族以強身防病為主的衛生醫藥文化,用西方商業掠奪為根本的醫藥文化來加以替代。原本遍布民間防病治病的中醫師被以各種名目加以阻止,被集中到大型偽中醫院慢慢磨滅。名中醫帶學徒被廢止,繼承艱難;新中醫院的學生不懂古文,學的是西醫科學,被徹底改造成“中西醫結合”的四不像。加上本來以強身養身為主的體育活動,也被改造成以商業競技和商業廣告推銷活動為根本的體育事業——以運功動員的致殘為代價來為商家賺錢鋪路,還美其名為“為國爭光”。
再看演藝界,一個充滿民族精神的《亮劍》讓貪官奸商渾身不舒服。于是有人跳出來加以改造,冠名為“鐵血軍魂”。何為“鐵血”?那是地道的西方貨色,臭名昭彰。“鐵血”一詞出自德國宰相奧托?馮?俾斯麥。他的哲學是:“強權勝于真理”。他強調說:“當代的重大問題要得到解決,不能憑演說和議會的決議……要憑鐵和血。”他也由此得名“鐵血宰相”。“鐵血”也就泛指用暴力解決問題。這也就是某些人急不可待地把《亮劍》改編,然后冠以“鐵血”二字的良苦用心。這樣的鐵血精神很得官僚富豪們的青睞,于是專門巴結權勢的藝術大師們傾巢出動,一個鐵血接著一個鐵血,什么鐵血使命、鐵血情仇、鐵血神鷹、鐵血警魂、鐵血玫瑰、鐵血嬌娃、鐵血鳳凰、鐵血壯士、鐵血兄弟、鐵血昆侖關、鐵血長平、鐵血大旗門、鐵血謎案、異形大戰鐵血戰士(美國)、新鐵血戰士(歐美)、鐵血輕奇兵、鐵血尖刀、遠東特遣隊之鐵血、鐵血兄弟連、鐵血突擊隊、鐵血刀鋒、鐵血槍神、鐵血特戰隊、鐵血獨立營、鐵血武工隊、鐵血大動脈、鐵血紅安……多得難以盡列。“鐵血”一詞由此時興,百度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100,000,000個。于是在不知不覺中把一個以道義仁愛為本色的愛好和平的民族,把不得不奮起抵抗侵略者的英勇斗爭的中國人渲染成與德國鐵血宰相同類的“用暴力解決問題”的民族,為美國大事張揚的中國威脅論充當內應與幫兇!而這樣的一幫演藝界的渣滓吸毒的吸毒,獵色的獵色,無德無行地橫行與斂財,加之無良記者鋪天蓋地報道明星風流韻事與無聊丑聞,不帶壞社會風氣決不罷休。在這樣文化破壞的熱浪中,中華優秀習俗也就悄然無聲地被替換成西方的野蠻文化習俗:肉弱強食,勝者為王,鐵血暴力成風,廣東的鐵血武警竟敢向反日示威的百姓扔催淚彈。這樣的嚴重西化,徹底敗壞了中國社會原有的優秀的文化習俗,人們競相炫富示強,擺闊氣,比后臺,連“中國大媽”都動不動暴打公交司機充當鐵血英豪,哥們更有創意,竟然把架打到國際航班上去,演繹鐵血壯士之豪氣。一時間,原本臭名昭著的土豪劣紳也成了人們無比羨慕的英雄豪杰,“土豪”一詞甚至憑借流行的新義項入選《現代漢語規范詞典》,被官方首肯。充滿關愛的社會不復存在,一個恃強凌弱的野蠻社會奇跡般地浮現,中華文明倒退,實在令人膽寒。
新聞界的西化就更加觸目驚心,一切道義與誠信在西方的金錢萬能論之下都成了浮云。為了錢財,新聞造假已成家常便飯。甚至成了脅迫企業進貢錢財的殺手锏。2014年11月20日央視新聞《涉案資金2億,21世紀報系總裁沈顥等被批捕》:此前,因旗下公司涉嫌新聞敲詐,國內知名媒體人,21世紀報系總裁沈顥及該公司多名高管被依法采取強制措施。罪名涉及強迫交易、敲詐勒索犯罪。這與英國新聞集團竊聽丑聞、BBC的性侵丑聞等一系列有關媒體的丑聞異曲同工,西方金錢萬能的價值觀主導一切。而一些被外國資本控制的網站更是明目張膽地為外國造勢,極力誤導輿論。諸如搜狐文化2012.6.28第六十一期《“漢奸”流行背后的愛國怪相》就公然為漢奸張目。說是“近幾年來,‘漢奸’一詞成了一頂大高帽,頻頻見諸于公知微博罵架。政協委員喻權域曾在十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中提出《懲治漢奸言論法》,引起廣泛爭議。說實話的、批評揭露的、理性分析國際形勢的、引進提倡新思維的、討論民主的人,正在被稱為漢奸——ID認證為某公司資深傳媒顧問的‘深圳老崔’說。”鳳凰網等遙相呼應:“愛國賊整天最熱衷的工作,就是去反日、反美、反法、反德……凡是愿意維護正義與良知的民主國家,都是愛國賊攻擊的目標。我們都知道,西方文明,是當今世界文明的主流,我們日常生活中用到的物品、科學、法律、思想,幾乎都來自西方文明。而在愛國賊賊眼里,西方就是洪水猛獸。”于是漢奸有理,愛國有罪的輿論儼然形成。這就是網絡嚴重西化,外國資本控制中國網絡媒體的妙用。在這種輿論的蠱惑之下,一些被西化的年輕人見錢眼開,竟然輕易地被收買,干起西方間諜的勾當來,而不以為恥。香港的一些學生被西化,在金錢誘惑之下,禍害香港同胞,為“當今世界文明的主流——西方文明”搖旗吶喊充當帝國內應而以為榮耀。他們被漢奸有理,愛國有罪論徹底洗腦了。
在金錢萬能的壓迫下,連一向神圣的教書育人的老師也成了只是為掙錢的謀生的職業,而且日益帶上了銅臭味。網友“怒指乾坤”無奈地說:“不要以為的教育萬能,學校里只不過是個斗獸場,從來沒有塑造過獨立人格,各種思想教育,越來越虛偽,根本就是讓孩子對世界失望而已。教育培養的是精致的奴隸,學校本身就是個選拔場所,所謂的思想教育,不過是成王敗寇,升學,回家。老師們自然就是主子們的狗。用道德模范的標準來衡量現代老師,你們有病啊,藥不能停。”教育的西化特別顯眼。從幼兒園開,就是以去母語化為公開的訴求——爭先標識“雙語幼兒園”,還高掛美國國旗,讓孩子們從小被打上美國的烙印,不斷淡化中華民族意識。到了中小學,英語成了最重要的學科,同時還不斷地刪除古文,刪除魯迅的著作,減低漢語教學的水平。到了大學,甚至還有取消中文課程的中國名校。中國人民大學就率先將大學漢語課由必修課改為選修課。中國的洋奴們一向致力于消滅中華母語。一些水軍甚至明目張膽地在網上喊叫說:“漢語其實是一種很落后的語言,應該廢除漢語。”“從語言發展角度來看,英語是代表了當下最先進的語言發展趨勢,而漢語是應該被歷史淘汰的。”“鑒于富國強民的迫切需要,建議可以取消小學語文課,全部改為英語課。”其背景則是美國《紐約時報》網站2012年8月23日發布的文章高調宣稱:漢字抑制創造性思維(原題:語言與中國“實用創造力”)。“方塊字書寫系統會對思維產生更深層的影響嗎?……關于這個話題,威廉?C?漢納斯認為方塊字書寫系統阻礙了一種深層的創造力。”中國水軍和貪官污吏只不過是與之相呼應而已。
再看專家精英,原本的為道的精神競相拋棄,代之于有錢就是爹的金錢萬能信條,于是什么不道不德,無恥的話都敢講,什么傷天害理的事都敢做。有評論說,“專家”之所以變成“磚家”,其實大都是錢鬧的。一些專家在金錢的誘惑下,失去應有的學術良知和社會公德,不顧群眾的利益,成為某些暴利行業的代言人,群眾深受其害。在廣東梅州市興寧大興煤礦特大透水事故中,就曝出“專家論證”丑聞:專家們在安全開采可行性專家組論證意見中,稱大興煤礦所在的四望嶂礦區“所開采的煤層大部分都已在水淹區影響范圍以外,其正常條件下的開采是安全的”。結果是專家們前腳剛走,礦難后腳就跟進,導致123名礦工命喪礦底。更可怕的是工程院院士李寧公開力挺轉基因。他正著眼于研發“能證明老百姓最關心的轉基因沒有問題,能打消他們疑惑的技術”。2014年08月25日中國青年報《工程院院士李寧被查 涉嫌挪用轉基因項目經費》報道說:我國于2008年啟動轉基因新品種培育重大專項,生物育種產業被列為七大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并預計在若干年內投資200億元用于轉基因研究。李寧被帶走前任中國農業大學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是農大的明星教授,被稱為“中國動物轉基因克隆研究領軍人物”。“李寧日前疑因涉嫌將其承擔的轉基因項目經費轉移至名下公司被吉林省人民檢察院帶走調查”。美國和官僚的大量金錢收買造就了大批鼓吹美國轉基因安全欺騙百姓的無恥磚家。西方科技中的優秀成分不學習,偏偏活剝了科技為金錢服務的西方文化垃圾!
更加可怖的是飲食文化的嚴重西化。這些年來,麥當勞快餐、牛排、面包、泡面、有害食物添加劑大舉入侵,占領了國人尤其是青少年甚至幼童的餐桌,飲食習慣被嚴重西化,結果導致了大量的肥胖、心血管病、糖尿病和癌癥等嚴重疾病,導致國民健康狀態的嚴重隱患。西式快餐具有“三高”和“三低”的特點。“三高”,即高熱量、高脂肪、高蛋白;“三低”,即低礦物質、低維生素、低膳食纖維。西式快餐產品大多能量高、營養不均衡,易導致肥胖,誘發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癌癥,在國外被稱為“垃圾食品”。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營養過剩和生活方式疾病已成為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營養過剩正在危害人類健康,由此造成的慢性病的發病率大幅度提高,每年死于這類病的人約占全球死亡人數的45%左右。西式快餐、西餅和面包等許多西式食品還含有丙烯酰胺和反式脂肪酸等有害物質。丙烯酰胺是一種致癌物。大多數炸薯條、面包、餅干、薄脆餅、甜食脆皮、爆玉米花、炸雞塊等煎炸和陪烤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含量幾乎都存在較高的健康危害風險。反式脂肪酸是將液態植物油加氫硬化,由順式不飽和脂肪酸轉變成的飽和脂肪酸,氫化油可以生產人造黃油,也可以直接用于烹飪食品。反式脂肪酸是導致冠心病、心肌梗塞、糖尿病發病的原因之一。據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的報告,中國目前可能有多達1.139億成人糖尿病患者,4.934億糖尿病前期人群。糖尿病已成為我國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而中國傳統的米飯、面條、饅頭、水餃等主食中不含丙烯酰胺,是一種更安全健康的食品。因此,阻止飲食習慣的西化,特別是下一代飲食習慣的西化,恢復中式傳統優秀飲食文化習俗,已經上升為民族興旺的重要問題,決不能掉以輕心。
中華文明之所以能夠生生不息,根本在于中華文化基因的延續:以人為本的精神和人與自然、人與人和諧發展的中道哲學。還在于中華文化的包容性。這種包容性是吸收外來優秀基因改善自己,而不是被替代。包容吸收的必須是外來優秀的文化因子,而絕不是文化垃圾。否則,中華文化基因被污染,甚至被垃圾文化所替代,那么中華民族就必將滅亡。國人,特別是執政黨必須充分加以重視。非此中華民族無以復興。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