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北方冬季的寒冷漸漸臨近,暖氣、收暖氣費的事又來了。前些天還有人擔憂,今年暖氣費會不會也要漲價?這不,學校漲價,燃氣漲價,醫院也漲價,慶幸啊,暖氣費沒有漲價,暖氣費還按照去年的標準收取。終于,大家放下了一顆提著的心,千恩萬謝,總算暖氣費沒漲價,中國人容易知足啊。
可一看電視、一聽大家的議論,很多人的心又七上八下的不再平衡。據介紹,我國的煤炭價格比起前些年,大幅下降了一半還多。照那市場經濟的說法,專家們說是照市場經濟的規律,相關的電費、暖氣費等費用應該同時下降才對,怎么不見動靜呢?也許是需要反應時間?但煤降價的事已有好幾年,這市場經濟若不能反應這種變化,還要這市場作甚?當年暖氣費漲價時說是要按市場經濟規律辦事,煤漲價了嘛。如今,這煤降價時就不市場了嗎?大家的感覺時,有企業撈了不義之財!這錢憑空被相關企業白白撈了去。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漲價總是市場經濟的規律,而降價總是規律不起來。說是市場經濟,可又有那么多的收費項目,在收費上好像不那么令人信服。降價太像是一種很稀罕的奢侈品,享受不到啊。總之,在今天的我國,指望收費項目降價不能說比什么什么還要難,但至今似乎能按市場漲跌的只有那石油,還是按國際市場來漲跌的。
不過,百姓們倒真覺不出什么來的,這不完全是中國百姓們老實。而是今天大家都奉行一句實在話,“會存錢、會省錢不如會掙錢”,大家都忙著掙錢呢。大家都希望掙錢的速度能超過漲價的速度,不漲價就自然是要阿彌陀佛的,還顧得上其它嗎?不漲價終歸是好事,降價?大家沒想過。當然,有人不這么想。特別是那煤礦的一定會憤憤不平起來。我們這么多的職工勒腰帶,背虧損,連工資都難保證,憑什么電企、熱力企業白撈?前些日子看網上曾報道,我國最大的國有煤企虧損上千億還多。煤炭翻番漲價時的樂呵勁早已變成冬瓜臉,他們的心理恐怕是最不平衡的吧!何況電企、熱力企業的職工憑著向全民收取的電費、暖氣費,享受著優厚的福利,相當愜意地過著比一般企業職工更好的小康生活,讓虧損企業的職工眼睛不能不瞪起來!按勞所得哪里去了,公平嗎?這就是市場經濟嗎?叫煤礦企業自己挖潛力?當年那些電企、熱力企業為什么自己不挖潛力?撈著豐厚的利潤,享受著遠遠高出平均水平的福利,卻讓全體百姓們多掏腰包?
有人說了,您想的不對。這些領域的漲價是非市場經濟影響的。也就是不受市場經濟控制的。看看發改委挖出的那幾個貪官,鋪底下一億、兩億的現金藏著,您就應該知道當年的那事是怎么一回事了。若是如此,那就更能懇請發改委給降降電費、熱力費的價,讓百姓們享受一次收費項目也有降價的快感,這種感覺已經是隔著年代的記憶了,甚至隔著年代也想不起來什么時候有過的事。
其實,大家細想一下,能明白的。我國的收費項目與市場經濟的商品交換本就不是一碼事。收費項目從來就不是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律來運作的。別看成千上百的收費項目,一說就是什么工本費,什么人工費,蓋章費,這費那費的等等。但本質上和醫院收的掛號費、吊針費,扎針費,會診費,專家費類同,是把本職工作每一項具體動作分解來收費的。尤其是那會診收費令人驚詫。本來醫生查房、有關科室醫生共同研究疑難雜癥,是醫生自己提高醫術、切磋交流的好機會,現在卻以一個會診的名義變成撈票子的名堂,真想的出!感覺這比收紅包還可惡,因它大有欺詐的嫌疑。還有那個所謂鐵路部門托運的曾有過收搬運費的情況也屬同類。貨已在托運室,提到窗口兩三米距離,原來提過來即可,現在提過來也要收搬運費。一言以蔽之,這些個收費完全是自己想怎么收就怎么收,不是市場經濟的概念。當然,這些個收費項目的標準不是也不會以成本基礎來核算的。
大家的疑問是,如果各個領域都把自己的工作分解來收費,來設收費項目,那么我們還要市場經濟干什么?只是可憐了很多領域的行業、企業,由于市場需求的不同,真這樣設了收費項目關門的可能性就大了。也就是說,一般性的領域是不能設收費項目的,收費項目只能存在于市場經濟之外。
因此,我國應該逐步改變電費、暖氣費諸如此類收費的性質。使其成為真正的市場調節的商品,而不是電企、熱力企業隨意為自己增福利的籌碼。至于政府部門、司法部門、城管部門、銀行部門、很多部門的成千上萬的收費項目應該逐步取消。打消那些靠收費項目發不義之財人的念頭。如果我國暫時不能做到全部取消收費項目,至少也要取消大部分的收費項目。絕對不能讓政府部門搞贏利,絕對不能讓公益事業成贏利大戶!
長期以來,大家總是把眼睛盯在公務員身上,可大家想不到的是,這些公益單位職工的收益比公務員豐厚得多啊!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