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開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是黨的歷史上第一次以依法治國為主題的中央全會,會議就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作了系統論述、全面闡釋和周密部署,可以說開啟了中國法治的春天。
但是會議剛剛落幕,即有人打起了橫炮,別有用心地拋出“是黨大還是法大”之類的偽命題。由此可見,我們法治的春天注定會遭遇幾場倒春寒。其實早在十七年前,也就是黨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時,就有雜音開始泛起,有噪聲開始盤旋。當然,那時還僅限于清談輕彈,現在則是公然鼓噪,公開叫板。
眾所周知,實行依法治國是我們黨治國理政方式的一次歷史性轉變。這一轉變既有利于執政黨的健康成長,也有利于國家的長治久安,按理來說是件大好事。那為何還是有人要跳出來干擾,甚至干涉呢?難道他們真的關心中國的法治建設,難道是我們不領這份情還扯著了他的蛋?錯矣,他們真正關心的是西方那些法治的玩意是否能隨風潛入夜,在中國大行其道;而我們沒有跟著西方國家亦步亦趨,走的是自己的法治之路。所以就有人怒火中燒,開著輿論的戰車打上門了,于是我們法治的春天便頓生寒意。
高天滾滾寒流急,亂花漸欲迷人眼,但層層剖析仔細甄別后發現寒流背后還是那幾個腔調、幾種圖謀,亂花叢中也還是那幾股勢力、幾幅嘴臉。概括起來,莫過于以下幾點:
一是某些西方敵對勢力想在中國做“憲政夢”。其套路是偷梁換柱,將西方的“憲政”梳妝打扮后混同于我們的“依憲治國”,并四處兜售。別看兩者只有幾字之差,其涵義卻有天壤之別。西方推崇的“憲政”名義上是憲法之治,實質上是資本之治;其作用一是充當議會斗爭的壓艙石,二是作為黨派對抗的調和劑。而我們所推行的“依憲治國”指在法治上以憲法為母法和根本大法,但前提是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人民的主體地位。
將“憲政”包裝為“依憲治國”是很有欺騙性的。不但一些普通群眾被蒙得暈頭轉向,就連一些法律工作者和新聞從業人員也跟著人云亦云,甚至翩翩起舞。不過,只要我們對照現實稍加思考,便不難發現其所謂的“憲政”只不過是資本愚弄民眾的工具,即資本覺得憲法有用時就會奉若神明,反之就會棄如敝屣。不言而喻,在中國搞“憲政”無異于下蒙汗藥,其目的無非是想讓中國的法治建設脫離黨的領導,喪失人民的主體性,最終陷入議會斗爭和朝野對壘的泥潭。
二是一些境內的政治代言人在項莊舞劍,以法治為幌子,打解放軍的主意。其手法雖然已花樣翻新,但實質上還是老一套,即拐彎抹角推銷“軍隊國家化”,只不過以前是拿歷史說事,現在是假法治之名。其種種論調亦如口吐蓮花,諸如法是國法,既然法律都已歸化于國家,那么軍隊是不是也應該國家化?乍一聽,似乎冠冕堂皇,但仔細一琢磨,便發現又是一劑毒藥。理由很簡單,軍隊和法治原本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軍隊歸誰管和國家如何治也是不同的命題,蓄意將其混為一談,無非是想渾水摸魚。
懂點歷史常識的人都知道,黨指揮槍是毛主席在總結歷代王朝的治亂史后,從中國革命的實際出發作出的重大決策(1929年12月,古田會議)。這是我們黨的建軍之本,立軍之魂,也是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保證,容不得絲毫改變和動搖。現在有人以法治為名,抬出所謂的“軍隊國家化”,一是想否認我們這些年一直在依法治軍的事實,二是想讓解放軍去政治化,搞行政化,最終軍閥化。項莊舞劍自然是意在沛公,這些人表面上以法為宗,還故意將國家抬得高高在上,實際上是想借機否認人民軍隊的政治屬性,取消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讓中國重蹈五代十國藩鎮割據軍閥混戰的覆轍。
三是一撮法律黨人在肆意曲解,畫地為牢。他們一方面將“依法治國”曲改為單純的“法律之治”、“以法律為中心”,進而將法律作為他人唯一的行為準則;另一方面又從自身的利益出發,對法治作無限推理,美其名曰法無禁止即許可。事實上,法律只是治國施政調整社會關系的手段之一,除此之外還有政黨政策、道德禮儀、公序良俗等等。正因為如此,我們在推進依法治國的同時,還強調了要以德治國。
由此可見,這些人是在揣著明白裝糊涂,其目的只有一個,即將他人桎梏于法律的牢籠之中,他們自己則在法外逍遙自在。這種論調在新生代中很有市場,他們人動不動就拿西方的那些條條框框來譏評時政,指責黨和政府這兒不對,那兒違法,但對于自己的言行則是放任自流。瞧瞧,他們所謂的法治只不過是一種土匪邏輯。
當然,污水總會合流。以上三股寒流除了分道出擊外,更多的時候是一齊奔涌;那三股勢力除了遙相呼應外,也會時常會混雜在一起。無論其是分還是合,也不管其是涂脂抹粉還是喬裝打扮,其共同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想借著法治的名義,制造輿論培植勢力,讓共產黨交權,讓解放軍交槍,把中國搞垮。
從歷史經驗來看,但凡中國要干點事,總會有人兜不住閑,不是指手畫腳就是橫挑鼻子豎挑眼。樹欲靜而風不止,我們法治的春天才剛才開始,真正的倒春寒還在后面。對此,我們除了要以法治建設的實效取信于民,還應在意識形態領域主動出擊。正如毛主席所言:思想陣地我們不去占領,敵人就會占領!一旦我們占領了思想陣地,縱有再多的寒流,也會不戰自退。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