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11月7日,是列寧領導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97周年紀念日。
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直接成果,就是列寧領導蘇聯人民,把馬克思主義關于社會主義革命的理論變為現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改變了世界歷史的發展方向,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然而令人痛心的是,這個曾經粉碎過14個國家的聯合干涉,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打敗納粹德國,并在戰后幾十年飛速發展,曾經和美國平起平坐、世界人民向往的社會主義大國,在1991年12月25日轟然倒塌,分離出14個小國。擁有近2000萬黨員的蘇聯共產黨也在一夜之間不復存在。蘇聯又一次成了世界第一: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出現了亡黨亡國的悲劇,使十月革命的成果毀于一旦。
20年來,對于蘇聯的悲劇,人們在不斷探索它的原因,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獨裁說”,有“經濟失衡說”,有“軍備競賽說”等等。
毛澤東主席深刻地指出過,一個政黨“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線正確與否是決定一切的”。所謂思想路線,就是黨用什么理論來指導;所謂政治路線,就是對各個階級的總政策,是依靠誰,團結誰,打擊誰的問題。運用這個標準來分析。蘇聯亡黨亡國的根本原因,就是蘇聯共產黨的領導人,執行了一條修正主義的思想路線和政治路線。這條錯誤路線的根本點就是放棄了階級斗爭,放棄了無產階級專政。
這是因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基礎是階級斗爭理論,承認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斗爭,必然會重視和強化無產階級斗爭唯一的重要武器——無產階級專政。不承認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存在著斗爭,必然會削弱和取消無產階級專政。
對于這一點,美國最后一任駐蘇大使馬特洛克看得很清楚。他在《蘇聯解體親歷記》中承認,他當時把蘇聯領導人放棄不放棄階級斗爭觀點,看作是蘇聯能不能變天的主要標志。
實際上,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自赫魯曉夫開始,蘇聯領導人就已經放棄了階級斗爭理論,解除了廣大黨員的思想武裝,才造成了天大的悲劇。
列寧不愧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他十分重視階級斗爭,在十月革命前,他對第二國際修正主義頭子們取消階級斗爭,認為資本主義可以“長入社會主義”的謬論進行了批判,帶領蘇聯無產階級果斷進行階級斗爭,砸斷了資本主義世界鏈條的薄弱環節,從資產階級的臨時政府手里奪取了政權,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奪取政權后,列寧沒有放棄階級斗爭,他英明的指出,“無產階級專政不是階級斗爭的結束,而是階級斗爭在新形勢下的繼續。”并認為工人一部分,黨員一部分,和國家工作人員一部分,都有產生資產階級的可能。所以列寧告誡說,還要不斷進行軍事上、政治上和思想上的階級斗爭。
斯大林也是一位偉大的馬列主義者。他領導蘇聯人民探索社會主義道路,建設社會主義,粉碎了德國法西斯的入侵,取得了偉大的成就,為世界人民樹立了榜樣,不愧為列寧的學生和國際共運的偉大領袖。
但斯大林同志由于對社會主義的長期性認識不足,在理論上留下了漏洞。1936年,當蘇聯剛剛完成社會主義改造之后,就過早地宣布蘇聯國內階級斗爭消滅了。無產階級專政的任務主要是去對付外部敵人了。雖然在他臨終前的1952年,在《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一書中承認了蘇聯社會中存在著矛盾和斗爭。但已經沒有時間來研究和論述了。這不能不說是斯大林的遺憾。
斯大林逝世后,篡奪了黨和國家領導權的赫魯曉夫完全背叛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在1956年的蘇共20大上,提出了“和平共處、和平過渡、和平競賽”的反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在1961年蘇共22大上,又提出了“全民國家、全民黨”,徹底背叛了馬克思主義階級斗爭理論和國家學說。勃列日涅夫仍然堅持階級斗爭熄滅論,執行了一條沒有赫魯曉夫的赫魯曉夫路線。到了戈爾巴喬夫,階級斗爭熄滅論的論調唱的更高,提倡超階級的“多元論、民主化和公開性”,提出了建設“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的謬論。
由于自斯大林之后的蘇共的修正主義領導者,不斷地宣揚“階級斗爭熄滅論”,使得蘇聯的廣大黨員和人民解除了思想武裝,喪失了用階級斗爭和階級分析的方法來分析和認識社會主義社會的能力,看不到資產階級就在共產黨內,看不到修正主義奪取了黨和國家的領導權,看不到資產階級對無產階級不僅從軍事上,也會從政治、經濟、文化和思想領域的進攻。其結果是,當葉利欽宣布解散蘇聯共產黨時,2000萬黨員。2億多人民竟麻木不仁,無動于衷,眼睜睜看著自己的黨和國家走向滅亡的墳墓。
這是多么深刻的教訓,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悲劇!任何社會主義國家和國際共產運動都必須永遠牢牢記住:千萬不要忘記階級斗爭!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