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北平無戰事》導演劉和平的訪談,覺得他還沒能說透,便做以下論述,這是我自2008年以來反思的一些心得體會。
民國時期本身就存著兩種文化的斗爭,國統區文化表面看是西化的,但骨子里就是傳統文化,而解放區文化表面看是傳統的,而實質上恰是西化的,這才能解釋當年許多美國外交官,在對比國統區與解放區兩種文化后,更認同延安而鄙視重慶,盡管美國出于政治需要而放棄延安而支持重慶,但對兩種文化的前途與結局,內心還是清楚的。
解放以后的兩條路線斗爭,其實就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解放區文化與以劉少奇為代表的國統區文化的沖突,所以,在文革前17年中就存在著劉回歸民國文化的黑線,解放區文化的被削弱,而引發毛澤東發動文革,解放區文化重新占據主流,因此,毛澤東說文革是共產黨與國民黨斗爭的延續,實際上就是指解放區文化與國統區文化的斗爭。斗爭的結果再次驚動美國,于是就有了尼克松訪華,解放區文化令美國臣服,最后斷絕與國民黨的深誼。
改革開放以來的兩條路線斗爭,表現為徹底摒棄解放區文化與國統區文化全面復辟,文革文化表面看是傳統的,其實質是西化的,而特色文化表面看是西化的,實質恰是傳統的,特別是祭出和諧理論后,國統區文化徹底戰勝了解放區文化,于是整個社會全面回到民國,在弘揚國統區文化的同時,內外交困的民國現象必然重現,而美國自轟炸中國駐南使館后,便重新開始鄙視特色中國,也就是當年的國統區文化。
陽剛清廉的解放區文化才是美國內心所臣服,但也是美國必須要消滅的文化,而陰柔腐敗的國統區文化盡管被美國所鄙視,但恰是美國所樂見的文化,這就是當雙慶重新弘揚解放區文化時嚇壞基辛格的道理,必置于死地而后快!今天中國大量的美國崇拜者其實根本不懂美國,美國服毛鄙蔣,而那些美國崇拜者偏去反毛崇蔣,結果鬧出天大的笑話。許多事情是不能只看表面的!
歷史與現實再次證明,只有集中西文明之大成的解放區文化才能團結人民,抵御列強!其核心就是毛澤東思想。這就是改革開放30年來最可貴的經驗與教訓。非常懂美國的錢學森,早在改革開放之初就很明確地看到這點。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