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非排他性夢想?舉例子說明,假設有一個人的夢想是要學會一百種菜的做法,這就是非排他性夢,因為,理論上講所有的人只要愿意,都可以學會一百種菜的做法。
什么是排他性夢想?一個人希望自己的烹調技術天下第一,或者哪怕是天下頭一百名,那都是排他性的,因為不可能七十億人個個烹調技術天下第一。
對于一個股票市場,假設某一時間有一百萬人,每個人攜帶十萬元錢,進入市場,開始炒股,則股市里總共就有一千億元錢在不斷地進行操作。操作到某一個時間點,股市里的錢的總數仍然是一千億元錢,因為并無新的鈔票印出來,但是這一千億元錢的分布就不一樣,有的人從十萬元上升到了一億元,有的人錢全部賠光了。
當然,每一個炒股的人,都有一個能夠從股市中掙到多少億元錢的夢想,但是這些夢想是排他的。雖然有大量的炒股指導書,炒股理論,炒股經驗在市場上傳播,但是不可能大多數股民學習了先進的炒股辦法后就個個掙大錢。極少數掙大錢的人的前提是有很多人賠了錢。
從階級分析來講,排他性夢想的階級屬性是小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的夢想通常都是排他性的,他們都在做著美夢某一天家財萬貫,妻妾成群。
小資產階級屬于人民內部矛盾,經常也是革命的力量,尤其是中國革命的主力都是小資產階級。因此,社會主義的一個重要課題就是處理好小資產階級。這個階級很不穩定,通常未來的前途 是極少數人發了大財,大多數人淪落為無產階級。但是從社會主義已經有的經驗看,發揮小資產階級的作用,對于搞活市場經濟,有著積極的作用。其實中國的改革開放也主要是發揮小資產階級的作用,而且小資產階級也確實起到了作用。
小資產階級的情緒通常也不穩定,容易聽信謠言,容易激動,傷心,痛苦,高興,大喜大悲,很容易成為各種不法分子煽動的對象。
因為小資產階級的夢想都是排他性的,所以注定大多數小資產階級這一輩子都是失望的,因此而是憤怒的。不是說有“極左”嗎?其實列寧主義早就指出過,極左的根源是小資產階級思想, 無產階級反而只是左派,卻不搞極左。
那么無產階級的夢想是什么?無產階級的夢想是共產主義,這個夢想是理想,是可實現的,可以認為未來機器人普及的時候,大多數人其實是自由的,上班不上班都可以,那個時候是不必有現在這樣的強迫人們勞動的事情的,生物人完全可以干好干壞都一樣。
其實毛澤東時代是注重非排他性夢想的。因此,毛主席為什么號召“向雷鋒同志學習”?因為雷鋒是人人可學,都可以做得到的,正如毛澤東在《紀念白求恩》中說的:“一個人能力有大小 ,但只要有了這種精神,他就是一個高尚的人,純粹的人,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做這樣的人都屬于非排它的。毛主席為什么不號召“向林彪同志學習”?因為大多數人民不可能成為元帥。雖然拿破侖說過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大多數士兵成不了元帥也是一個需要承認的事實。你不能夠把這解釋為大多數士兵都注定失敗。
現在國家的宣傳方針都是“鼓勵創業”,其實就是在宣傳排他性夢想。而事實上大多數創業者,也就是投資者,注定都是要失敗的。因此向大多數人民宣傳“鼓勵創業”,基本上就是在宣傳鼓勵失敗。
但是我必須承認社會上需要有人當老板,只不過政權根本就不需要專門宣傳,只要簡單的“允許當老板”即可,何必宣傳?你不宣傳,照樣有人會到處想辦法投資的,而且這部分人也不必特別多,有一些就行,就足以產生市場調節作用了,也不可能人人當老板。而且人類社會的進步歸根到底是科學技術的進步,因此歷史是搞科學技術的人創造的,而不是老板創造的。老板就算都破產了,但科學技術是永存的。
在社會上過多地宣傳排他性夢想,會導致大多數人的憤怒情緒,因為大多數人發不了財。
現在網絡上流傳著大量的宣傳排他性夢想的各種各樣的所謂“創業故事”,這些創業的成功者是不是真的呢?是真的,有真名實姓,確實發了大財,所以這種故事就大力宣傳各種“成功的秘訣”,但是客觀地講,大多數人學了這種成功的秘訣,也照樣發不了大財,甚至寫作者本人,肯定這輩子發不了大財,最多靠點擊率弄點小財。
這也是因為發財具有相當大的隨機性,因此大家千萬要記住一點就是,人家怎么怎么做,往什么什么地方投資,發了大財,但是你要照樣怎么怎么做,往什么什么地方投資,你就賠本。當一篇文章宣傳某個發了財的人之所以發財是他這么這么做,然后那么那么做,然后就發財了,這是不是事實呢?是事實。但是掩蓋的事實是,其實和這個人同時期的投資者,也有十萬人個同樣 是這么這么做,那么那么做,結果破產了的,因此那個成功的人,真正成功的原因,其實是運氣好。其實余額寶和吳英,都是集資,前者就成了成功,后者就被判處死刑。因此發財發大了,你是發達還是死,也就那么一線之間。
因此如果你不信讓寫那個“成功經驗”文章的人自己去當老板啊,他也不會去當,他就是賣文掙錢,而且很可能是慘淡經營,甚至看到我這篇文章氣壞了,想把我殺了,因為我這篇文章阻了這些人的財路。
因此,我主張中國共產黨仍然應當更多地強調宣傳“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其實現在各大公司最頭疼的事情,就是手下的員工個個都不愿意當永不生銹的螺絲釘。甚至比爾蓋茨都這樣 ,我看過一篇比爾蓋茨教育他手下的文章,那個意思最后也是奉勸他手下要“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可以說,現在的老板,最大的困難倒不是投資方向,而是到哪里才能夠雇得到永不生銹的螺絲釘。
當然有的人會問,那人人都當永不生銹的螺絲釘,誰去當老板啊?這個其實不用你操心,只是政策上是允許有人當老板的,你再宣傳“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你放心,不可能就沒有人 搞投資了。而且搞投資的人,永遠是少數人,而且有少數人,也就足夠了。
其實,無論是升官還是發財,最后得手的人,都在于運氣,都不在于才能,有的時候才能過高反而倒霉。比如說吧,在毛澤東時代,想盡辦法的生產隊長有可能讓社員過上好生活,甚至在改革開放期間這些社員懷念這種好生活而繼續把地合起來種,這倒成了改革的阻力了。而一些無能的生產隊長讓鄉親們過得不好,結果在改革開放期間當了大官。這本身就說明了不公平。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