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的發展最終走向大同,人類科技在發展,在進步,進步最終要服務于所有人,生產科技的進步意味著解放勞動力,解放出更多的勞動力,但社會上有大量的勞動力富余,那么解決的辦法是什么呢?提高工資,減少勞動時間!!勞動力富余是個全世界性的問題。中國的農業也是這樣,但現在我國當前的政策已經限制了我國農業的發展,必須要改革了。
私營企業與國營企業的區別,還是拿家族式企業說事兒對比更明顯,如果拿股份制企業對比,幾乎看不出區別了,不是嗎??我挺厚道的是不是?
樓主你再仔細想一想吧!!那些個生產隊長的素質和水平有多高??想沾一點隊里便宜的社員很少見嗎?我還是那句話,全民監督體制嚴防犯罪,對打擊和杜絕邪惡效果顯著!!!改開后放棄了全民監督機制。另外,民生福利保障的差勁給人們更加緊迫的生存壓力,進一步拉低了道德底線!!
兩個字的感慨之后,接連三段一氣呵成,提出問題與解決問題并重,無論是我國的農業問題還是國營企業的問題歸根到底在于缺乏監督、放棄了全民監督機制、拋棄了民主集中制原則,連那些素質與水平不高的隊長、想沾便宜的社員都能做好的事,我們現在反而不行了?因為放棄了行之不效的辦法。如此來看集體莊園國企的壯大也可以的,我們不必一定借助于地主莊園經濟及私營企業的方式。
具體來說,科技的發展必然對社會生產帶來一定的影響、帶動著蛋糕的增大,同時也必然存在機器排擠工人的現象,富裕人員往哪里安排,為生產和生活服務,這種第三種卻未必就是東莞的色情服務,那是邪路。如隨著老齡化社會的來臨,需要解決這個問題,企業、事業一起上,相關產業會發展,就業有新路子;你提到的減少工時提高工資也是一個方面,但更重要的開辟新的就業渠道;再如我們投巨資修的公路含鄉村公路(投資規模是相對的)存在著管建不管修、不知道維護現象,這不需要人,不存在就業。為居民的生活服務,基層醫療隊伍不需要人才?處在發展中階段的國家如果說勞動力無處安排、想不出出路是可笑的;做實、做細我們的生產,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這個大課題就有大文章可作;可惜我們只習慣于農民工打天下,更愿意把仿造、普通制造進行到底;我們寧愿不斷解雇工人以壓低成本也不愿意培養工人的技能、提升自己的制造質量與水平,讓工人隨企業而成長,讓企業因工人而興旺。中國農業問題的存在是客觀,解決這一問題也是必然的,正如前面我所提到的,現在不是合適的時機,送城市的療傷留下一個寬松的空間,才是穩妥的。
你回避的毛澤東時代企業管理的成功,不談同樣可以搞好我國國企在全民監督下的類似股份(私營企業的未來形式)(我國的大型國企早已超越了私營企業的規模階段,更宜探討后來的形式)專拿私營企業說事,螞蟻吞象后我們得到的還是象嗎?這與你對農村的主張有些矛盾嗎?
我贊成全民監督,也認為這是搞好國企的關鍵所在,現在國企的諸多問題歸根到底是精英管理模式下形成的個人獨斷專行、缺少民眾的監督與國家的有效制約(他們只要買通相應主管官員即可,所以才形成他們之間的利益輸送鏈,不斷抽干國企),這是管理方法的錯誤,不是國企本身的錯誤。全民監督在于便于發現問題,隨后則是嚴肅處理問題,而不是什么經濟犯罪從寬,那是在縱容官員犯罪,我認為犯罪官員的家人也必須承擔責任,不是什么誅連,而是因為他們是犯罪所得(如果不能查證)的直接受益者,根據權利與義務相統一原則處理才對。你只說民生保障的差勁,有沒有考慮為什么民生保障差勁,這涉及到相關政策由誰制定、他們受什么思想的指導、在代表哪些人的利益的問題。你說說政府手里集中的錢少嗎?為什么用于民生保障卻少得可憐?對大型面子工程他們樂此不疲,不惜大型借債,一涉及民生投入,立刻叫貧不停,為什么?老年人訛人現象的與高藥費與相當大的聯系,如你所言,我們在批判丑陋現象的同時必須分析造成問題的原因?尤其是發生的普通人身上的丑陋,豈能一罵了之? 如果樓主對我的解釋視而不見,執意認為是引入私有制造成的,是因為放棄公有制造成的,那你去看看新加坡這個非公有制國家如何??歐洲私有制,資本主義,社會上的問題比我們國家如何??不要選擇性失明!!不要夢臆,好的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找原因要去找真正的原因,不要拿借口當原因,如果想用于愚民,那么看官方宣傳就夠了,不必來這兒探討。 你的解釋確實缺乏說服力,一段時期以來的問題與私有制有著必然的聯系。一提到私有制你馬上舉歐美等發達國家的例子,我想知道的是私有制是否僅僅存在在歐美,其他地區是不是也在搞資本主義,效果如何?資本主義制度的民生狀況好于、壞于中國各占多大比重?私有制、資本主義不等發達、不等于民生福利好。這種寬視野才能避免選擇性失明;確實好的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問題他們的那種好能適用于我們嗎?對我們有意義嗎?當前全球分工成垂直與水平交錯,對我們來說我們還沒有資格擠進垂直分工的頂端不能與那些壟斷者形成水平交錯分工,只能被壓制在垂直分工的低端,為人代工、打工,才出現了富士康的十三連跳,再想想的中國的高鐵,僅僅因為一次莫名的動車事故,就被抹黑了幾年,網民在一些人的引導下大批特批,仿佛搞高鐵本身就罪不可赦。這是偶然的嗎?這是壟斷者不允許中國擠進世界的高端制造從而分一杯羹。如此形勢之下,如果沒有國際形勢的根本性變動,中國走資本主義之路就是可以富強起來?同樣中國為什么采用公有制就不能富強起來呢?談到愚民,把咱倆的主張比較一下,你的主張更多的是在為現行私有化情況辯護,我倒是相當官方的非主流,多看官方的宣傳不是更容易相信你的主張嗎?不過習總提到的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與發揮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我認為不是無的放矢。如果具體到新加坡,一個港口國家,與我們這個十三億人口的大國具有可比性,西方能容納新加坡,但會容納中國富裕嗎?奧巴馬已經明確給予了否定的回答,雖然他搞了一個花招,說什么要求中國必須搞出另外的方式來,他們能搞出來嗎?現有的情況下他是不允許中國富裕的。類比一下,香港的衰敗意味著什么?有此香港人把它歸結于一國兩制,好像是中央政府的干涉,完全胡扯。大形勢變了,中國全國對外開放,香港不再是中國與外界接觸的唯一通道,它坐地取利的時代已經不復存在了。同理隨著新運河的開通,新加坡的好日子會長久嗎?除非它轉變思路,香港就是因為不肯面對現實才很被動的。
我還是那句話,社會好不好,不要看是什么主義!!!再好的主義心中沒有民生概念的執政者手上也一樣會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萬惡的帝國主義因為殖民的原因,也能夠把民生福利搞好…… 萬惡的帝國主義是因為殖民才能夠把民生搞好的 萬惡的資本主義是通過殖民才把民生搞好的。 就是不知道新加坡是在哪兒殖民的,新加坡民生福利也挺好的!
在這里我們要做的不是畫餅給人們看,而探討做餅的方法與途徑,如果僅僅停留在畫餅上,多看看空想社會主義者的著作就夠了。發達帝國主義的物質條件下,如果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的話,民生搞的會更好。殖民是歷史基礎,現實的基礎是對世界資源的壟斷與配置,他們制定著相關的游戲規則,自己成為最大受益者,這種壟斷是排他性,中國能擠進去、他們會容納中國嗎?不管我們走什么路。所以他們的致富方式是不可復制的,尤其是不會適用于中印這樣的人口大國。對新加坡問題,上段我已經說明了。
如果農場主簽定的土地使用權時間少于十年,那么投入的熱情必然會低,不利于農業科技的發展和進步。畢竟農業方面的投入多數是一次投資長期受益的,如灌溉、農機具、場地及其他配套設施等……,使用權時間太短,承包者是不愿意為他人做嫁衣的。
關于土地承包使用期限,確實需要一個較長時間段,但必須保持農民的持續收益,也必須保證農地的種植用途及肥力保持,不能允許殺雞取卵。權利與義務是統一的。
公有制不是萬金油,公有制在的弊端在我國已經體現出了其不足之處,這里不必再詳細論述。純粹的私有制,其不足部分我們國家對其進行了大量的批判,分析得比資本主義國家細得多,我們耳熟能詳。但我們從對比中可以看出,對于經濟發展,科技普及,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感的影響,并不是非此即彼的,絕不是只有公有制條件下人民才能夠幸福,國家才能夠強大云云……
私有制不是靈丹妙藥,它必然導致兩極分化,現在中國主流媒體正在拚命放大私有制的優點與國有經濟的不足,卻不說這種不足正是他們所倡導的管理模式帶來的,他們制造了國有經濟的問題回過頭來又利用這些問題來否定國有經濟本身,可以說見過無恥的沒見過如此無恥的。科技發展的成就并不是只有在私有制的條件下才能享受。中國決不能搞私有化,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與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是不容動搖,現在資改派采用的切香腸的方式來改變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每一步看似不足以否定,積累下來就成了,實際現在已經根本就沒有公有制的主體地位了,剩下的問題就是如何瓜分國企了。
我國當前的公私結合之路是成功的,我喜歡稱之為中國模式,中國模式不可復制,只此一家。 我國社會問題的出現,并不是因為引入私有制造成的,我前邊說過了,是因為放棄了全民監督機制,放松的監管造成的。但是事實上,水宜疏而不宜堵,物質文明的提高能夠帶動精神文明的提高,良好的民生環境會提高人民的道德水平。民生環境的優劣,并非只看一個國家的富強程度,其最關鍵的部分是要看一個政府對其最底層人民生活的人文關懷!!從歷史上看,最底層人民生活沒有保障,是其社會動蕩問題的根源, 民生環境惡劣,是社會丑惡滋生的根源!為什么一切向錢看?因為沒有錢就無法生存,因為沒有錢就無法生存,勢必逼迫人們強化對金錢的渴求,因此在金錢與道德的天平上,人心向金錢傾斜!!人們對金錢和權勢的渴求并非天生的,而是為了使自己生活得更好,在一個生存壓力巨大的社會,追求錢與權成為必然。官員也是人,社會上生存壓力的大小對他們一樣形成直接的影響,貪腐會成為必然。民生環境的改善一定會對官場貪腐產生良性的影響,這是必然的。
模式不重要,重要的是內容,是餡。中國問題的特殊性在于這種保障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公有制經濟,是無數行列流血犧牲換來的,是既定事實,與其他國家將要建成完全不同。
能否想想,我們為什么放棄了全民監督機制?能不能恢復、恢復需要什么條件、效果將如何?“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古人早就明白這個道理了。做蛋糕,切蛋糕的道理也好理解,最底層人民生活沒有保障是社會動蕩的根源,關鍵在于是什么原因導致了對最低層人民生活沒有保障,是政府的良心嗎?一切向錢看的原因是金錢的必要性?自貨幣產生之后,它的本質就是一般等價物,是社會財富的象征,就商品生產與商品交換的條件下,貨幣一直發揮著價值尺度與流通手段的職能。它并不神秘,人們發現了這個手段是讓它為商品交換服務的,它能夠支配人的命運是私有制的產物。在我國的歷史貨幣存在的時間遠遠大于一切向前看的時間,一切向前看主要是西方資本主義的觀念,在我國的前三十年被徹底否定。今天它的甚囂直上必須引發大家的深度思考。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