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孔子別忘了孔子祖師爺
一副很著名的對聯,“眼珠子,鼻孔子,朱子反在孔子上”,“欺師滅祖”在中國古代甚至現代是一頂足以把人甚至組織壓垮的帽子,譬如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再高調,只要還捂著社會主義遮羞布,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就不能完全束之高閣。人的正確思想或偉大哲學基本是艱苦實踐+好的傳承造就,孔子學說也不例外,關于后者《論語》講得非常明白,“祖述堯舜,憲章文武”,紀念孔子或者尊孔,一定別忘了孔子祖師爺。
有句話,“英雄不問出處”,孔子就是“野合”的結晶,不過兩千年來打著尊孔旗號的既得利益者一直借曲解孔學推行階級固化。孔子一向主張的“仁”就是平等,起碼標準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任何反對平等的家伙表面尊孔也是別有用心,就像任何反對群眾路線的政客表面尊毛也是做做樣子,其實是孔學或毛澤東思想的死敵!子曰,“當仁,不讓于師”,任何有利于(至少人類)平等的事情做就是了,不分高低貴賤,只看效果。子曰,“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為舜乎”,意思就是只要興利除弊就是向圣人看齊,做好了就是圣人。孔子是非常贊賞大義滅親的衛國老干部石碏的,“父子相隱”本義絕不是父子包庇,而是幫助改正錯誤或缺點,打擊消除惡勢力和丑惡行為不分家庭內外。不管是出于大范圍的人道主義還是中華文化優秀傳統,制定法律時最好鼓勵大義滅親而不是把拒絕提供對親人不利的證詞合法化,這對于反腐敗非常有用,古代扭曲后的“親親相隱”也是建立在株連親屬基礎上。孔子學說本義在基層流傳過程中被曲解的太多了,譬如“棍棒底下出孝子”,孔子原話是“大棒則走”,就是父母抄棍子耍老子威風不講理躲開才是真孝子,鄉愿和愚1民所贊賞的屈服于長輩家庭暴力的行為實屬不孝!孔子說過君子“周急不濟富”,就是幫助危難中的人卻不會為維持既得利益者身份地位錦上添花,一邊喊著“救急不救窮”一邊對親友趁火打劫成了歷代鄉愿們的習慣。真心尊孔,弘揚真正的孔學,打倒掛羊頭賣狗肉的各類“孔家店”才是更好的紀念方式,也是“隱惡揚善”或興利除弊的重要實踐。
“孔子名高實秕糠”,在歷代鄉愿的篡改下,孔學只剩下一張皮了,馬列主義學說在華也有類似遭遇,雖然改開才三十來年,應該作為統治階級一分子的工農聯盟成員現實中早就成了盧瑟(loser)或失敗者代名詞。幸好586重拾起了“讓群眾認識到自己利益所在,并愿意為之奮斗”的群眾路線,不過“病去如抽絲”,財富創造者向財富擁有者靠攏絕非一日之功,退而求其次,希望大家先做到“禮”、或社會各階層都遵守基本游戲規則再說其它。
孔子當年極力主張的是“仁”,向統治者推銷的是“禮”,晚年編纂的《春秋》是遵循“君君-臣臣”的典范,所以“春秋之義行,則天下亂臣賊子懼蔫”。不過即使孔子在世時候,“春秋之義”或嚴格的禮法也沒有行于天下甚至魯國,更不用說之后,至于類似原始共產主義的“仁”,既得利益者從來不感冒。《禮記·禮運》對“大同”、“小康”或“仁”治“禮”治的描繪——
孔子曰:「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里;以賢勇知,以功為己。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于禮者也。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眾以為殃。是謂『小康』。」
除了巴黎公社、前蘇聯、新中國還有古巴等少數國家建國初期,“天下為公”從來只是美好的憧憬,而且無論遠古的堯舜還是現當代都是難以持續。“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是文明社會常態,不過既得利益者為己同時“謹于禮”基本就做不到了,孔子奮斗一生也沒能在一個諸侯國實現,商鞅變法后的秦國實踐了一百多年,憑此統一中國,因此毛澤東作詩說“祖龍魂死秦猶在”。雖然“家天下”和“小康”都非孔子所愿,不過即使“百代都行秦政法”,之后兩千多年軍工生產都難以達到秦國的標準化,與既得利益者只想享受權利,不盡應盡義務不能“謹于禮”密不可分。
強國夢夢想成真從來需要上下戮力同心,“國將霸者士皆歸”,墨家弟子和李斯等在家鄉難受重用的人才入秦,才成就了當年秦國的輝煌,頂尖人才大部分不在能力貢獻決定的應有位置,逆向淘汰下想重現秦皇漢武就是幻想。
“以力假仁者霸”,國際交往,有力量壓服對方還利益共享說話自然有人聽,蘇、美的衰弱與國際事務中過于蠻橫息息相關,中國想實現偉大復興并長久保持就不能犯同樣錯誤。不過想實現正大光明的政治目標,武器的批判有時候也是必需的,孔子推崇的堯舜,平定三苗也是先用大棒,然后才是同化的胡蘿卜,那時候不是奴隸制,沒殺掉就是自己人。還有孔子主持的夾谷會盟,沒有整軍經武后的武力后盾齊國怎么可能把到嘴的肉吐出來,隳三都時軍事和外交準備不足,所以虎頭蛇尾。這些都是華夏內部紛爭,不至于你死我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按照孔子篩選的《詩經》教誨,統一臺海兩岸,結果是硬道理,之后再幫某些家伙敘炎黃子孫族譜不遲。
按史料記載,孔子是父母“野合”的產物,不過從紀念孔子誕辰季節就知道,這里的“野合”只是不合于當時的貴族禮法,而不是野外媾和:俗話說“十月懷胎”,男嬰從受孕到誕生大約280天,哪位名人胚胎期超長肯定大書特書,就像秦始皇親生父親是誰就靠這個炒作了,還有漢武帝也為懷孕14個月的小老婆專門修建了“堯母門”。孔子的胚胎期應該比較正常,據此推算,懷他的時候大約在陽歷元旦前后,如果誕辰是陰歷,懷孕時間大致在陽歷1月月底,都是數九寒天,就算是春秋時期山東氣候比現在暖和得多,大冬天野戰要求對孔子六十多歲的老爹和十幾歲的母親也忒高了。孔子是當時有數的“長人”或大個子,智商更是出類拔萃,基因優秀不用說,他父親叔紇梁是當年有名的勇士,所以才贏得了美少女顏征在(起名的老丈人肚子里肯定墨水不少,對比下西乞術、白乙丙)的芳心,年紀輕輕守寡也沒有再嫁再生傳聞。與之類似的是太祖的“嬌楊”,生死關頭對丈夫也矢志不渝,從這點就知道攻擊者有多無恥。孔子還有個叫孟皮的大哥,不過是個跛子,另外從名字就知道是父親別的小老婆生的(正妻生的應該叫伯皮),孔子后來把侄女嫁給了善于明哲保身的南容,把閨女嫁給了坐過牢的公冶長,兄弟關系應該不錯。“野合”真實背景,大概是孔家為謀奪叔紇梁身后地位和財產,不接納孔子他媽(當正妻),孔子長大后把父母合葬也被挖墳(所謂大雨沖垮)。無論古今,小老婆和小老婆生的都是沒地位的,孔子遠祖是殷人,末代的紂王同父同母哥哥,因為是母親沒扶正時所生,所以不能繼承王位。政治領域“正名”極其重要,因此身為政權既得利益者的走1資派再恨老毛,也不敢輕易改旗。
中國很多禮法制度在遠古時期已經相當完備了,因為技術原因資料缺失,雖善無征罷了,或者因為統治者的刻意隱瞞才鮮為人知。孔子是整理傳承中國古代典籍的集大成者,托古絕對不是只借幌子(否則當時就有揭短的),石峁古城是黃帝時期或更早時期中華文明程度的最好體現,還有更早的紅山文化(有文字)等,更不用說稍晚的圣君堯舜時代文明程度,有可能大部分文明痕跡毀于大洪水。中國最遲從-841年共和元年史料就有精確紀元,迄今為止同期歐洲史確切年月有一大半是空白,“欲滅其族,先毀其文”,所有發展中國家,都不應陷入西方殖民者豢養的走狗誤導,跟著它們妄自菲薄自己祖先文明程度。因此不管基于國情還是世情還是其他,紀念孔子最好把祖述的“堯、舜”和治水英雄大禹、孔氏先祖商湯一塊加上(因為是孔子所處朝代共主祖先,文王武王就算了),加上炎黃二帝和蚩尤,就是中華多數民族的共祖。《山海經》很多事情已經難以考證了,不過按照《史記*夏本紀*匈奴列傳》等記載,“夏禹,〔一〕名曰文命。〔二〕禹之父曰鯀,鯀之父曰帝顓頊,〔三〕顓頊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黃帝。禹者,黃帝之玄孫而帝顓頊之孫也。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鯀皆不得在帝位,為人臣。”“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黃帝苗裔應該遠不止遠遁歐洲的匈牙利人,而且可以利用DNA檢測技術的進步,期待“殷地安人”早日認祖歸宗。
可惜孔子尸骨難以確定(即使不扒孔林),否則真該對比下他名義子孫(孔府當家人)基因,享受孔子余蔭的孔家后人實在配不上祖先遺傳的藍血,尤其宋代至今,好像沒出一個杰出人物,“冒牌圣裔”孔祥熙絕對是拔乎其萃的。宋末以來,孔府當家人違背“忠”、“恕”主動當三姓家奴欺壓良善的事干得太多了,9-18事變以及七七事變后公然與倭寇勾勾搭搭,解放前部分孔府佃戶也是孔子后裔,批孔時展示的刑具很有意思,解放前孔府當家人不得不跑到臺灣,然后繼續當光頭的招牌。既然孔子教導“當仁,不讓于師”,孔氏后人真心紀念孔子,最好主動把孔家敗類揪出族譜批臭為止!
還有儒家各類儀式,古代那樣搞是受生產力限制,現在再效仿,不是文科基地專業課和拍戲或旅游表演需要,純屬食古不化或者別有用心。一定要搞,建議先考核相關領導的《禮記》水平,免得濫竽充數的混子招搖撞騙勞民傷財。過去條件那么差,孔子“三千弟子,七十二賢”,現在全國范圍內找出720個精通《禮記》(不說四書五經,不說六藝)不怕網民圍攻的學者總可以吧,找不出來玩排場就是胡鬧+誤人子弟。笨狼只在幾年前通讀過一遍《禮記》原文+謬誤甚多的譯文,很多相關知識是文化積累造就。不過我敢肯定,那些搞這樣那樣祭典的,不管是地方領導還是高校領導,模范裝B導演們多數沒精讀過(另外估計原文可能讀不懂)1萬多字的《論語》原文(于丹等注釋就算了),甚至不理解先秦“忠”、“孝”本意,盡往愚忠愚孝歪路上帶,還不如玩玩堯舜時期穿獸皮,住草棚,瓦罐當鍋的行為藝術。《笨狼認為戰國時期虎狼之國秦國是忠孝治國的楷模》http://www.cchere.com/article/3655505
想封圣,立德、立言、立功缺一不可,古今圣賢影響力都是建立在給當時或后世大眾帶來幸福的前提下,所謂孔子一生不得志要分跟誰比,以他和眾弟子實力,當時楚(昭)王都忌憚三分,別說一般小國,影響力最大的晉國權臣趙簡子殺賢達也是不得已的表態(敢來這里隳三都就拼命),孔子不得志,某種意義上也是諸侯國君沒膽量借孔子對抗新興豪強,也怕請神容易送神難。
孔子早年在齊國受重視不受重用,回國沒幾年執政時壓的昔日強齊沒脾氣(懷疑嫉賢妒能的宴嬰是夾谷會盟后氣死的),割地后還送大批美女腐蝕魯國君臣。孔子晚年弟子子貢出使,“卻齊、存魯、滅吳、霸越”,直接改變了當時中國政治格局。孔子一生“三千弟子”即使是虛數,再傳弟子和弟子第二代估計也能占到當時中國識字人口(各諸侯國加起來)幾個百分點,還不說延續至今的教化。墨翟、吳起都可以算孔子n代弟子,老師無能才自立門戶。
圣賢之所以是圣賢,一是水平高,貢獻巨大,二是和貢獻比,在世時所得太少,堯、舜、禹和孔子都是如此,但圣賢絕不是有錢舍得花錢就能當的,那樣富人上天堂或受尊崇就不會比駱駝背上穿針難了。本人能從無到有,能幫助忠實信徒從無到有而且原創理念無可替代的才配當圣人,搞孔子學院如果不是建立在給學員帶去幸福的前提下(僅僅靠主動撒錢比大方就算了),效果估計還不如給藏民發毛澤東身后最高領導像。想拓展國際空間,不如多給國內人才清洗出部分上升空間,多為友好國家甚至不友好國家提供些留學名額(后者可以到恢復后的桂1林陸軍學院定向學習),多派駐些自愿援外人員,只發基本生活費,免得成了權貴崽子的鍍金渠道。“其身不正,雖令不行”,任何反對“天下為公”推崇“各親其親,各子其子”卻不“謹于禮”的家伙,教出的恐怕也多是難堪大用的自私鬼,不拿出實際好處,說得天花亂墜也忽悠不了聰明人,只會被反利用。國內階級矛盾調和不好,想懷遠也有心無力。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時間寶貴,和平發展的時間窗口已經很小了,早點向有能力貢獻的中下層精英敞開上升通道才是強國正理,否則患不在外,也會在蕭墻之內發酵。“有教無類”,基礎教育甚至高等教育普及后,誰玩階級固化是自己找死,孔子教徒弟不問是否出身貴族也是幫助中下層子弟崛起,因為貢獻巨大所以他才是世界級的圣人,巴金寫的《孔老二罪惡的一生》其實更適合打著尊孔旗號倒行逆施的鄉愿們。
注明作者和出處,本文全文網絡轉載一律免費,作者西西河文集http://www.cchere.com/user/迷途笨狼博客笨狼出山http://mememevvv.blog.tianya.cn
夏啟商湯姬發,趙政寄奴重八,佛貍燕燕獾娃 鹿失其家,英雄染指中華
冷眼祿蠹為非,直面愚民賤胚,恥尋無道富貴 才高位卑,斬邪龍興富危
壯志豪發,海天闊,鹿鼎明滅。翻坤乾,明分日月,揚善懲惡。天下興亡百姓苦,古今治亂英雄業。厭逐流,浸涼滿腔血,祿蠹孽。庚子恥,明日雪。裂土恨,回歸克。運妙筆、劃補中華圖缺。臥薪嘗膽上下責,縱橫捭闔尋常策。礪倚天、鋒刃利屠龍,萬邦賀。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