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說毛澤東時代餓肚子,并因此進一步否定毛澤東時代。有的人還說餓肚子是因為毛澤東只懂得搞階級斗爭,不懂得搞經濟建設。這些謬論一再重復,就對那些沒有經歷過這一時期的年輕人造成誤導。本人文革前出生在農村并一直生活在農村,直到恢復高考后考上大學。下面以本人的自己家人的真實情況,說說為什么毛澤東時代會餓肚子。
我父親有七兄弟,除了老二文革前考上師范學校到城里當了老師、不參加生產勞動之外,老三、老五被縣城的工廠招工,參加基礎工業建設,成了名副其實的“工人老大哥”(而不是沒有名分的“農民工”),老六被生產隊派去修鐵路(民工),生產隊給計工分,老七參加當地水電站建設,先是生產隊記工分,后因技術高超,被電站錄用為正式工也成了工人階級(而非沒有名分的“農民工”),剩下老大,原來是民辦教師,文革后回村當會計參加農業建設,老四一直在村里參加農業建設。就這樣,一家七兄弟,就剩下兩人搞農業生產。而這留在生產隊搞農業生產的,還要經常被抽去修水利、修水庫。
有年輕人會問,你們農民為什么不好好種田,要去修這修那的?我告訴你,我們那兒一直到1970年代初還沒有電,我寫作業時點的還是煤油燈。有一年,我的小叔叔回來,代表電站合上村外變電站的開關,我們村才算通了電,有了電燈,有了從大隊拉線來的廣播。因此,毛澤東時代餓肚子是有原因的,因為在毛澤東時代之前的那個時代,我們幾乎沒有工業,我們農民不修這修那行嗎?
總而言之,毛澤東時代餓肚子的原因,就是改革開放吃飽肚子的原因。沒有毛澤東時代打下的農業基礎、工業基礎、教育基礎、軍事基礎,改革開放仍然要餓肚子。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