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言說普世價值的什么自由.人權等在中國很是時髦。然而什么是自由呢?小人們總把自由理解成自私自利的自由。所以說小人們要的自由應該反過來說叫由自。中國人現在缺自由還是道德?因為世界并非我自己,所以和自由相比我更要道義.西方的蠻夷文化只會言說價值而不會言說道義。
中華文化對人在人類社會的活動不以什么價值來界定。不是以什么有價值無價值來指導決定人的行為。相反只有利益小人的行為才總是用價值來衡量。中華文化對人的社會行為講的是人的道行與德行,仁與義的觀念是超越價值的無價之寶.仁的思想不是自私,也不是無私。。“仁”是處理自己與他人關系的一種態度,不追求個人利益的最大化.而是個人利益的合理部分.不能自私自利。利取中道則為義。每個人在處理面對的利益分配問題時以仁.義思想來相接。所以說利者義之和也。
中華文化的辨證法講矛盾的對立統一,事物存在利弊的兩重性.人生必架于物。物是人的生存基礎。人只有利用物才能生存。辨證法認為人對物的關系是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僅僅占有物是存利而不用。就如同花錢買東西,錢才發生使用價值。而利與害是相對而言的,當有些人想窮盡天下之利為據己有,就成了獨夫民賊。這時,利與害就倒轉過來,利就成了害。所以中國人說物或益之而損,而或損之而益。“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如現在貧富差距已經拉大了,再繼續執行損不足而奉有余的政策對民資就必然不是好事。因為“反者道之動"事物的發展就是必然向其對里面轉化,這是不以人的主觀意識為轉移的規律。
西方人魁奈認為老子的無為就是自由放任。什么是老子的無為?應該從老子的道德經全篇思想去理解,而不是斷章取義。無為不是“自由放任”,也不是無所作為。老子講道,認為人們的活動要實現的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無為是講人不能違反自然規律,主觀的一相情愿行動,順乎遵從自然規律才叫無為。老子交給人們認識世界的方法叫以身觀身,以國觀國,以天下之心觀天下。而不是我們學西方自由主張的以自我為中心,個人利益最大化。中國人沒有盲目的個人自由.人權的崇拜。而是主張尊道而崇德,而今天中國的自由主義者們就是妄想離開道的自由。
自由主義者茅于軾總是在言說利益,而不會言說道。其實一個自由的社會未必就是好社會。一個互利的社會才是好社會。而一個互坑的社會必是壞社會。
胡德平前有“為改革放言”,后有“為自由鳴炮”。然而他就不會這個開眼看看,今天我們的社會都成了什么樣子。如魏克漫畫:“中國已經進入互坑時代。今天你用毒大米毒饅頭坑我,明天我用毒火鍋毒膠囊坑你。為了錢財殺雞取卵自相殘殺,哪管道德良知和什么未來!坑吧,全坑死了拉倒,咱們都一鍋毒水煮了下地獄,誰都別想跑!”互坑的社會循環已經證明小人之道走不通了。然而窮兇極惡的小人們至今未明道。動不動舊祭出“不改革是死路一條”或者“文革模式是死路一條”的說法。你不認識道,懂得什么是生路,什么是死路。只有明道才能謂懂得何為生路一條,何為死路一條。中國只有走向互利的時代才是生路一條。悖公道,走私道,怎么改都是死(私)路一條。
所以說中國今天不缺無道的自由,中國社會今天真正需要的道德重建。中國人很早就有了“道”思想。明白施于人者反諸己的道,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進而主張君子利己而利人,達己而達人。
現在有些人要人權與自由。而個人的人權與自由是否該有個邊界呢?這些人從來沒說過。也許在他們看來,有了邊界就不是自由了。然而一個人成不了世界,個人必須和眾人生活在一個世界上。怎樣去正確對待個人的合理自由呢?我看還是離不開道德與仁義。每一個個人在追求個人的自由與人權等利益的時候都要以仁義與他人相接。仁不是自私,也不是無私。。“仁”是處理自己與他人關系的一種態度,不追求個人利益的最大化.而是個人利益的合理部分.與人相處抱有"仁"的態度.不能自私自利。個人的自由與人權不能侵犯公道與正義。不能去追求不仁也不義的自由。個人追求的自由應該如音樂需要和旋與旋而律。沒有旋而律的不是音樂是噪音。所以說個人追求的自由與人權還是離不開道。要為自由立道。
大道廢有仁義。有網友問我清朝為什么打不過西方列強?在此簡答回答:如我的文章《少了公天下,哪有真仁義?》中指出的舊儒家的主張是私天下而后仁義。所以必然是假仁假義。清王朝的失敗正是因為為政者自私自利,不仁不義,才不同上下同心共御外敵。
現在我們要學會用自然資源.社會資源與社會管理權的私有制與私有繼承制和自然資源.社會資源與社會管理權的相對公有制.共同繼承制來思考人類社會問題。從大禹把天下公權給了夏啟,中國就成了公權力私有繼承的社會。這就是古人說的大道廢。但哪個封建帝王能把天下公權的私有繼承延續萬世呢?一個也沒有。人類社會是一個動態發展的社會。很顯然人類社會發展并不是依照生產能力發展而按部就班的走過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乃至社會主義社會的。其中我們隨手就可舉出幾個例子。如西藏等就不是這樣。確切的說法應該是人類智慧的進步決定了人類社會關系的進步。而人類智慧的發展就要分兩個方面——對自然界規律的認識和對人類本身規律的認知程度決定的。人對自然規律的認知和應用可概括為用天之道,分地之利。這句話涵蓋了現代所有科學在為人類利用的。如自然界只有鋼鐵等元素,可沒有人類可直接利用的鋼鐵形式。也沒有機械設備等的器具形式。但人類利用自然規律可以煉出鋼鐵,利用運動規律可以造出飛機。這些都不是被稱為天之道的自然規律改變了,而是人類科技水平提高自然規律為人類使用了。
現在許多人談復興中華,其實許多人不理解不知道中華文化的復興內容是什么?個人認為復興中華應該以下幾個內容必不可少:
一.天下政治觀.天下一家思想與人的圣賢政治,天下政治觀與為人民服務。(從略)
二.以仁義觀處理利益的思想。少了公天下,哪有真仁義。但不能因為假仁義不要真仁義。(從略)
三.天人合一的世界觀與思想哲學。(從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