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社會主義
上 篇
我國經濟走上了市場經濟之路, 并將沿著這條路走下去,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和改變。 市場經濟給中國帶來了繁榮富強。 經濟飛躍發展,綜合國力大增,人民富裕安康,社會幸福穩定,是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 然而,走市場經濟之路, 在人們享受到巨大利益的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同樣巨大的困惑:“這是社會主義道路嗎”? 幾乎所有的人,擁護走這條道路的人, 反對走這條道路的人,甚至我們黨內的一些口頭上喊著這是社會主義道路的人,內心深處無不抱有極大的懷疑,私下議論時都更傾向于認定這是一條逐步走向資本主義的路。 這樣的擔憂是有理由的。 想想十幾年來,從擴大企業自主權開始,到承包經營責任制,到股份制,到放開中小型國有企業,用傳統的社會主義原則衡量,不正是一步一步地背離社會主義而去嗎? 當然,現在人們也理解了這種“倒退”的原因:我們以往選擇了一種不適應我國生產力發展階段的社會主義模式。 這種“倒退” 無可非議,“倒退” 正是為了更好地前進,為了更快地發展社會生產力。 人們真正的擔憂在于退到哪兒為止? 這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 改革開放之初, 沒有任何人能想到我們會走到現在這樣的地步。今天依然沒有任何人能斷言我們就不會再退下去了。 正在實行的“抓大放小”用傳統的社會主義衡量, 就又是一次倒退。 放開成千上萬個國有中小型企業,讓它們去搞股份制,搞私有制,不就是“倒退”嗎?但這一步不退也不行。多年來,這些企業一直躺在國家身上,大量地出現虧損, 成批地走向破產,國家竭精盡力, 仍是百方難治,既管不好,也管不了, 與其這樣死下去,為何不退一步求生存呢? 我們不是想要放棄社會主義原則, 而是這樣的社會主義原則與我們不適應, 我們總是堅守到不可再守時方才退卻,就是明證。我們與以往一樣, 當然有后退的理由, 但是,剩下的國有大型企業和關系國計民生的行業, 這最后的一塊社會主義陣地, 就一定能守的住嗎? 它們就一定能夠長期做為國有制企業或國家控股的股份制企業存在下去嗎?這在市場經濟的路上是沒有先例的。 從來沒有過任何一個走市場經濟道路的國家, 能夠把有關國計民生的行業, 諸如軍工、 郵電、 航空、 鐵路、 銀行等等這類中的任何一種長期據為國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能開創出一條新路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也是一種市場經濟,也必須遵循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在某一行業里排斥競爭,就不存在市場經濟; 國家做為一個商品生產者, 壟斷某種生產資料, 也違背市場經濟規律; 市場經濟更不會允許, 某個人或者某個集團甚至國家, 做為一個商品生產者在全部生產資料中居有主體或主導地位。 不管我們是否愿意看到,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 國有制還將受到新的沖擊, 我們還必將被迫退出大型企業和關系國計民生的行業這塊最后的陣地。 一旦到了私有制把我們的中小型企業蠶食貽盡, 并開始對大型企業和骨干行業發起最后的攻擊, 我們將發現已退無可退,中國被逼上資本主義也就成定局了。 這將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最大悲哀, 是我們最不愿看到的結局。 所以盡管現在談這些大有不合時宜之嫌。但真到了那時, 再談社會主義就為時晚矣。
我們把中國領上了一條繁榮昌盛的道路, 卻又事與愿違地將把中國送入資本主義,這算什么事呢?難道社會主義就真是不行了嗎? 市場經濟這條路上就只能跑資本主義的車嗎? 就真象某些人預言的那樣: 蘇聯、 東歐通過突變走上資本主義, 中國將通過漸進滑入資本主義嗎? 如果不是這樣, 那問題又出在哪兒呢? 又該怎樣看待似乎已不可避免的公有制萎縮, 私有化蔓延的趨勢呢?從根本上講, 造成我們今天困惑的原因, 造成資本主義一步步逼近, 以至于我們終將感到沒有退路的原因,仍然是造成以往社會主義建設各種失誤、 挫折以至失敗的同一個原因,即:我們至今仍沒有徹底擺脫舊的, 不適應我國國情的社會主義觀念,仍在用傳統的社會主義原則指導我們的社會主義建設。我們是抓住了至今仍不具備實現條件的社會主義, 而放棄了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社會主義;用未來才能實現的社會主義,否定了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社會主義。 我們是以一種違背市場經濟規律的社會主義來發展市場經濟,因而,即使面對的是存在著極大弊病和破壞作用,早已日薄西山,氣息奄奄的資本主義,也不能取得勝利。我們曾經正確地看到對手的缺陷和薄弱環節, 但卻采取的是更笨拙的攻擊方式, 以至于將被那原本不堪一擊的對手打倒在地。 這就是我們的悲劇。
我們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源于馬克思科學社會主義理論。 馬克思在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理論的基礎上, 科學地對“未來社會”的基本特征作出設想。他關于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的論述和對共產主義兩個階段的基本設想,至今仍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所驗證,無疑是一條顛樸不破的真理,閃耀著人類智慧的燦爛光輝。 但是, 長期以來,我們一直沒有注意到,
馬克思在分析資本主義必然滅亡時,實際上是指出了兩種不同的資本主義滅亡的情況。 第一種情況, 當資本主義周期性經濟危機爆發后, 生產社會化與資本主義占有之間的矛盾尖銳,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已經成為生產力發展的桎梏, 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就被提上歷史日程。 這時,無產階級在斗爭中取勝并奪取國家政權, 必然要建立社會主義。 馬克思曾經設想, 通過社會主義革命在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同時爆發, 用社會主義全面取代資本主義, 導致資本主義的徹底滅亡。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 這時, 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還有發展的余地, 盡管是通過周期性經濟危機, 通過破壞社會生產力才能得到新的發展。 第二種情況,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單純從經濟的角度劃出了資本主義發展的最后界限。 他認為:資本主義競爭必然導致生產積聚, 導致壟斷; 壟斷高度發展, 當生產資料掌握在極少數人手中時,只有把生產資料收歸全社會所有才能架馭龐大的社會生產力, 這時資本主義就無路可走了, 社會主義必然取代資本主義。馬克思沒有意識到這是兩種不同的資本主義滅亡的情況,也沒有想到會造成兩種不同的社會主義。他在設想“未來社會”時, 只設想了一種情況。 他一直以生產力的發展足以消滅商品貨幣關系為前提來設想未來社會。 因為消滅了商品貨幣關系, 必須實行生產資料的全社會所有;因為消滅了商品貨幣關系, 必須實行全社會對經濟的直接的計劃管理; 因為消滅了商品貨幣關系, 必須實行全社會范圍內的直接的按勞分配; 等等。 也就是說, 馬克思設想的“未來社會”, 只是資本主義走到盡頭時的社會主義,馬克思沒有想到, 這樣的社會主義,對他設想的資本主義滅亡的第一種情況是不適應的, 更想不到由于后人的誤解,給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帶來多么嚴重的后果。
當代社會主義并不是等到資本主義走到盡頭后才建立的, 而是在馬克思設想的資本主義滅亡的第一種情況出現后建立的, 即是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已經成為生產力發展的桎梏, 盡管資本主義還有發展的余地,但用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已被提上歷史日程后建立的。雖然當代社會主義的建立和馬克思的設想有些區別,它不是在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同時產生, 也并沒有全面取代資本主義,而是首先在一個,接著是幾個,十幾個,較為落后的國家產生,并與資本主義長期并存。但是,這種區別,絲毫也不影響馬克思設想的資本主義滅亡的第一種情況的科學性。當代社會主義的產生就已經證明了這點。我們在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出現的各種失誤、 挫折以及失敗的原因,不是因為社會主義搞早了; 不是因為沒有等到資本主義走到盡頭時再搞社會主義; 更不是因為馬克思對社會主義的設想以及依以做出這一設想的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的理論都錯了, 我們根本不能戰勝資本主義。 而是因為, 當我們在資本主義尚未走到盡頭就著手建立社會主義時, 卻一直在以馬克思設想的資本主義走到盡頭后才能建立的社會主義, 來指導我們的社會主義建設,我們一直努力要在今天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社會主義, 其實是未來才能建立的社會主義。這就像,要求一個尚未學會走路的嬰兒去學習跳高一樣, 是不能不失敗的。
從列寧領導建立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時起,我們就一直努力按馬克思的設想來建設社會主義。并且, 從那時起,我們就開始了一步一步地, 但又是違背我們心愿而不得不為之的,從馬克思設想的社會主義退開了去。 每退一步都付出了沉痛代價, 每退一步我們都曾自認為搞清了什么是社會主義,但等待我們的依然是新的“倒退”。 我們在以失誤、 挫折以至失敗的教訓, 在以血的教訓, 來換取對當代社會主義的重新認識,在這一步一步地“倒退” 中, 逐漸完善對社會主義的理解。今天, 我們已經正確地描繪出當代社會主義的許多特征, 并且已經基本具備了把它完全勾畫出來的條件。在這方面列寧、 斯大林、毛澤東都曾做出過卓越的貢獻。 但貢獻最大的莫過于鄧小平同志。 在他的領導下,提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 提出了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 提出了商品經濟是不可愈越的發展階段, 必須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觀點; 提出了社會主義經濟是市場經濟, 必須遵循市場經濟規律的觀點; 提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觀點; 等等。這些思想觀點, 表明我們正在塑造出一個完全不同于馬克思設想的全新的社會主義。 但是。這并不等于說, 我們已經徹底擺脫了馬克思設想的社會主義的束縛, 并不等于說, 我們已經消除了以往所犯錯誤的根源,而不會再重導覆轍。我們在許多方面至今仍然堅持馬克思設想的基本觀點。 尤其是我們從來沒有從根本上動搖過馬克思設想的社會主義賴以建立的公有制形式——國有制, 這一基石。 當我們不斷地發現馬克思設想的社會主義總是與我們的時代無法適應時,當我們不得不對馬克思設想的社會主義不斷地進行補充、修正時,令人遺憾的是,竟從來沒有人懷疑過這一基石就根本無法奠定在我們所處的時代。它就象我們已經認識到的不屬于我們時代的馬克思設想的其它社會主義原則一樣,也只屬于未來。所以,盡管我們已經認識到當代社會主義的許多性質特征,盡管我們已經用這些性質特征對馬克思設想的社會主義做了符合我們時代要求的補充和修正, 盡管我們今天所說的社會主義已經與馬克思設想的社會主義面目全非, 但是, 由于并沒有把這些性質特征看做是完全不同于馬克思設想的當代社會主義的性質、 特征, 由于依舊是在馬克思設想的社會主義的基石上重新塑造社會主義, 因而,仍然不能擺脫馬克思的設想對我們的束縛, 仍然是在堅持用馬克思設想的社會主義指導我們的社會主義建設。我們依然不能正確回答什么是當代社會主義, 依然不能走出不斷“倒退” 的怪圈, 依然會重犯前人的錯誤。 所不同的是, 我們現在面臨的形勢更為嚴峻。 蘇聯, 東歐等社會主義國家, 經不起不斷失誤的折騰, 已經徹底放棄社會主義, 重新搞資本主義去了。 我國國有制也受到猛烈沖擊, 已不得不放棄國有中小型企業了, 而當我們感到將不得不從國有制占主體或主導地位再向后退時, 就會發現沒有退路了, 等待我們的也將是資本主義。 從社會主義產生時起, 我們就一直是,一方面堅持用并不屬于我們時代的社會主義原則指導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另一方面又跟在受錯誤理論指導的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后面, 一點一滴地修正我們對社會主義的認識。 這條老路不能再走下去了。 不完全放棄馬克思設想的并不屬于我們時代的社會主義對當代社會主義的指導作用, 不徹底把我們的思想從馬克思設想的社會主義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就不可能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當代社會主義。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