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挺喜歡回顧以前接觸過的一些東西,興之所至,恣意徜徉,每次都有不一樣的火花。在這個天地里,我才感覺自己是自由的,能夠有完全不同的生命體驗。最近,又去感受《大秦帝國》里波瀾壯闊的天地,去找尋中華民族失落的根,有一種豪氣頓然而生。在我的意識里,讀不懂春秋戰國,也就讀不懂中國歷史。甚至,近現代波云詭譎的風云變幻都能在那個時代找到依據,不管世事如何變幻,這個世間的法則不曾改變。
在那么短的時間里,有多少的霸主意氣風發,但都是各領風騷數十年。在商鞅看來,那就是沒有找到富強的根本。東方的大國富庶繁華,但卻無法厚積薄發,永葆青春。關鍵在于,國家越強大,利益集團也就越固化,直至盤根錯節的大網將自我纏住,窒息而死。那些新興的國家都是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網的國家,但都不能徹底。秦國的改變,真的是一個奇跡。秦國之后,再無秦國,商鞅和秦孝公締造了一個無與倫比的王國。
我們也不得不承認,貴族們的確很有能力。他們能夠用簡單至極的辦法把國家打理的井井有條,并且讓國家擁有強大的造血能力。但他們之間的內耗會毀掉整個國家。在秦國發展的歷史上,間諜一直起到關鍵的作用。六國也派間諜到秦國,反而成為秦國的助力,這不能不令人深思。歷史給過六國無數的機會,但權臣們為了各自的私欲,置國家利益于不顧,將機會拱手相讓,中國由秦統一也就不足為奇了。也并不是每個國家都能夠抓住歷史機遇的,想要打敗貴族文化,自身精神的一以貫之要做的非常好才行,這需要長時間的涵養。秦的成功,一直讓我想到了共產黨的成功,它們的處境那么相同,它們所淬煉的精神之光令人神往!
我以前說過,從商鞅到毛澤東,是一個歷史大輪回,我現在還堅信此說。《大秦帝國》說商鞅變法是戰時變法,以后會有調整。毛澤東接過了商鞅的接力棒,在國家統一之后,繼續革命。毛澤東的思想核心仍然是耕戰。但嚴酷的法律針對的不是平民階層,而是統治階級上層。重視的不是肉體折磨,而是思想改造。他走的比商鞅更遠,但也沒有建立理想社會。中國的歷史還會再有千年的輪回。
人是有慣性的,那就是總想要承襲以前的生活方式。這是社會實踐培育的價值信念,用一個時髦的詞是文明沖突。草原文明和農耕文明就是這樣開啟了千年爭斗模式。所謂的同化是什么呢?那是一種補償機制。就是對放棄原有生活習慣的補償。中華文化的同化力也就表現在在共同富裕的模式上。一旦上層貪得無厭,中國的平民力量就會起來扭轉乾坤。中國的歷史進程也就沿襲了打江山、坐江山的模式。中國的混亂時代,像晉、隋、宋,都是最高統治者力量不足,而實行的貴族聯合統治的時代。這是最糟的時代,有的只是表面的繁華,一旦不能迅速調整,國家的前途命運堪憂。
在我看來,改革開放之后的中國也有點貴族聯合統治的意味。中國之所以沒有走蘇聯的老路,在于《苦難輝煌》中所描述的中國革命的殘酷。經過了國民黨、共產黨的嚴厲整肅,中國的腐朽一族幾乎消失殆盡。毛澤東說,立場錯誤,知識越多越反動,是非常有見地的。黨內高層某些人物的資產階級化,以及知識分子的權貴化所帶來的惡果是讓人不寒而栗的。中國的知識階層沒有長成氣候,89年中國才渡過劫難。中國夢的提出讓人鼓舞,但不能抓住時機,一鼓作氣,夢終歸變成了夢,水中花、鏡中月。歷史上中興的時期太多了。但翻遍史書,緊接著中興而來的,有多少是不堪回首的屈辱呢?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時代呼喚英雄,但一個英雄不能挽狂瀾于既倒,我們需要一批英雄。而造就英雄的是一個國家的底蘊,一種偉大的精神。小個子的拿破侖曾經震撼了整個歐洲,但最終在滑鐵盧灰飛煙滅。他的成功靠的是他無與倫比的鼓動力,他能讓他的士兵為他去死。而真正撐起這些的是人們對自由的向往。但當他把他解放的歐洲分給他的家人親信掌握時,這種精神力也就大打折扣了。當他娶了奧地利公主,做一個舊王公時,他的傳奇也不在了。他沒有一種精神讓他持續奮斗下去,他也只能重復別人的路。希特勒是個魔鬼嗎?還是他一直與魔鬼共舞?但最終他也變成了魔鬼,分不清彼此了。他要的是精神,而容克地主要的是利益,他們的車輪不同軌,他的悲劇不可避免。在大資本聯合統治的時代,單個人的奮斗沒有出路。
馬克思的學說是和中國的氣質緊密相連的,也只有在中國才和慷慨赴死的悲壯相伴而行。在別的國家,沒有中國這么多可歌可泣的事跡。這種精神是天然的,是深入骨髓的,是和我們的生命一樣綿遠流長的。世界的希望在中國,在商鞅,在毛澤東。我們輸出革命,是輸出我們的精神,我們的文化。一個朋友在西藏的邊遠山區看到一個醫生家里供奉的毛澤東畫像,感慨萬千,這就是偉大的傳承。在北京,我還遇見一個年紀相仿的美國朋友,他對毛澤東紀念堂外川流不息的人群不可思議,那就是信仰的力量!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