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1918年,中國正為黑暗所籠罩。在眾多尋找光明與希望的努力之中,新文化運動領袖陳獨秀的呼吁顯得如此特別:“擁護那德謨克拉西(民主)和賽因斯(科學)兩位先生”“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他的疾呼吸引了眾多追隨者。次年,五四運動爆發,這場偉大的愛國革命運動、思想解放運動,將民主、科學兩位先生的大名播撒進無數人的心里,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由此拉開帷幕。
90多年彈指一揮間,中國已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然而,對德、賽二先生的堅持卻始終不動分毫。但這并不能阻擋雜音漸起:先是國外有人說,中國沒有民主;接著,有些明明享受著民主好處的國人也隨聲附和:中國沒有民主。時至今日,當“民主”一詞堂堂正正寫進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卻仍有噪聲在耳:中國沒有民主……
民主是什么?是不是只有“一人一票”才是民主?中國到底有沒有民主?請看對話——
民主是追求
■建設“真正讓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
記者:為什么要將“民主”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鍵詞之一?這反映了我們怎樣的價值取向?
房寧:將“民主”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鍵詞之一,反映了我們追求的目標是“實現人民當家作主”。這是中國共產黨的一貫追求,也是中國共產黨的價值取向。
民主既是全世界普遍追求的價值目標,也符合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趨向。通過建立完善的民主政治制度,有利于調動全社會的積極性,有利于協調各種社會矛盾,有利于社會的穩定和發展。
中國根據自己的國情、發展階段、歷史文化、國際環境等,逐步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將“民主”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反映了中國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是中國發展進步的重要元素之一。
張維為:“民主”作為國家層面價值觀的三個關鍵詞之一,就是要回答一個問題:我們要建設一個什么樣的國家?而我們的回答是:要建設一個真正讓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而不要金錢主導的民主,也不要既得利益集團控制的民主。
我們的民主建設從中國傳統中汲取了許多智慧,例如“民為邦本”的民本思想、“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的中國式“契約論”,以及“選賢任能”的選拔理念和制度,等等。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的實踐中不難看出,凡是成功的制度安排,往往都體現出中華文明傳統因素、紅色元素和西方有益元素三者的有機結合。
蘇長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民主”,其核心是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三者的有機統一,也就是將黨的領導的集中性、人民當家作主的積極性和依法治國的合理性充分結合起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原則是民主集中制,也就是通過科學的方法將正確合理的意見集中起來,將集中起來的意見轉化為大多數人共同奮斗的方向和目標。從這個角度來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表現形式是豐富多樣的。
民主是復數
■沒有什么民主模式放之四海而皆準
記者:有人說“民主就是一人一票”,也有人說“中國沒有民主”,我們該如何看待這些問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與西方宣揚的民主有什么異同?
張維為:西方把民主簡單地界定為多黨制和一人一票,我稱之為“形式民主”或“程序民主”。我走訪過100多個國家,得出一個簡單的結論:一個非西方國家和社會采用“形式民主”的模式,基本上只有兩種結局,要么從希望到失望,像烏克蘭;要么從希望到絕望,像伊拉克。實際上,西方國家自己今天也陷入了“民主困境”,西方民主制度在西方國家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主要表現為“金錢政治、失靈政體、債務經濟”。
而中國和西方的最大差別,就是我們把重點放在“實質民主”上,也就是從民主的“目標”和“結果”出發,不斷探索如何最好地實現人民當家作主,實現“良政善治”,探索最能實現“實質民主”的民主形式。
蘇長和:民主模式是復數,不是單數。世界上不存在哪一種民主模式可以放之四海而皆準。我認為,社會主義中國對追求民主價值所定的標準要比西式民主高。
從歷史條件上看,中國民主是在超大規模的地域和人口以及更具競爭性的國際環境條件下實現的,沒有任何實踐經驗可供參考;
從經濟基礎上看,中國嚴格規范政資關系,保護民主內容和形式不受資本的危害,而在資本主義民主下,民主正在受到越來越多的金錢干預;
從制度體系上看,中西民主都有自己的選舉制度、政黨制度等,西方政黨制度是一屆隔著甚至對著一屆干,中國則是以“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為目標一屆接著一屆干;
從外交行為上看,尊重他國主權,堅持互不干涉內政原則,是衡量民主制度模式優劣的重要標準之一。這也是認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民主”與西方資本主義強調的“民主”區別的重要指標。
房寧:民主作為全世界普遍追求的價值目標,其最基礎的涵義就是“人民的主權”。在這一點上,中國和西方是相通的。但民主的形式是有差異的,這是由歷史和國情的不同所導致的。中國民主所要實現的第一個目標,是把人民凝聚起來,讓人民真正成為創造歷史發展歷史的主體。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只有當民族、國家獨立了、解放了、進步了,才能實現每個人的權利。
對于民主的價值,西方主要局限于政治領域,而我們認為,民主政治體制要有多方面的價值。中國依靠民主極大地調動了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積極性,而且注重發揮國家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協同促進作用。
民主是共識
■豐富多樣的民主形式有助實現良政善治
記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形式都包括哪些?我們應該如何做好民主建設?
蘇長和:我國民主在實踐中的表現形式豐富多樣,例如民主生活會制度、協商民主、信訪制度,等等。豐富多樣的民主實踐形式,保障了我國民主內容和形式的統一。比如,在政治微觀生活中充滿著民主活力,而宏觀層面上又不失科學的集中。這解決了“民主有余、集中不足”的問題;再如,社會主義協商民主解決了西式民主下對抗式民主的弊端;還有,我們倡導人民有序地表達、有序地參與,既強調民主,又強調團結,也是民主實踐中的一個可貴特點。
認識中國的民主并做好中國自己的民主建設,必須自覺、自信地確立民主標準和坐標,形成中國民主政治的常識和常態。中國民主的標準和坐標就是共產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這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民主”上的最大共識。
需要指出的是,中國人民在民主問題上的共識,是對“中國制度”的共識,而不是對其他外來民主模式的共識。這是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共同價值和思想基礎之一,絕對不可以動搖。
房寧:中國的民主既要保障個人的權利,也要保障國家的權利。對人民權利的保障,中國作出了巨大努力,也取得了很大進步,煥發了中國人民的積極性,推動了社會的進步。
在發展過程中,我們更加強調均衡性、包容性。“人民當家作主”,并不是“人人當家作主”,我們希望的民主,是國家、社會、集體都能夠進步,而每個人在其中都能各得其所。因此,我們將民主的重點放在協商民主上。所謂協商,就是求同存異。這與選舉民主不同。選舉民主在社會發展不均衡的情況下,會擴大社會分歧,使社會趨近于短期行為。而我們目前正處于矛盾凸顯期,顯然不能再擴大矛盾,只能彌合分歧、縮小矛盾,因此要采取協商民主的形式。協商民主可以取得最大公約數,在大家都同意的利益交集下,實現發展。
此外,我們還強調民主監督,強調對權力的監督。只有這樣才能保障相對集中的權力能夠為民所用,而不是變成謀取私利的工具。
張維為:我們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是國家的根本制度。比較中美兩國的民主制度,可以看到,我們的人民代表大會優先討論的問題是大多數百姓關心的問題,比如三農問題、義務教育問題、醫療改革問題、養老問題等,而且對問題的回應更快、更直接、更有效。而美國的民主制度面臨一個巨大的挑戰,就是高度組織起來的既得利益集團完全綁架了民主制度,人民真正關心的問題難于得到真正的討論,更不用說解決了。
此外,我們還有廣泛的協商民主,集思廣益找到最好的解決方法,盡量減少反對的阻力,也盡量使我們的決策能夠反映社會最廣泛的共識。我們實行的“民主集中制”解決了西方“只有民主而難于集中”的問題,國家發展有戰略、有規劃、有定力。我們還有廣泛的基層民主,在最基層實行百姓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監督。
當然,我們的民主事業還在探索之中,還存在不少問題,但這樣的民主探索接地氣,這條道路一定會越走越寬廣。
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
學界公認,近代民主政治起源于西方:英國民主最早起源于統治集團內部的政治斗爭,因此更加注重權利保護;法國民主起源于社會內部階層之間的矛盾,因此自由成為其鮮明特色;美國民主則誕生于獨立戰爭,實行公民權利和國家權力的雙重開放。
五四運動前后,中國的思想者們將民主引入中國,并試圖把西方成熟的民主政治模式移植在中國大地上???ldquo;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無論哪種民主政治模式,最終的結果都是發生變異,然后失敗。究其原因,彼時的中國正處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境地中,人民過著風雨飄搖的日子,國破家亡的威脅時時刻刻籠罩,哪有什么精力與愿望奢談“民有、民治、民享”?民主在中國的第一任務是救國圖存,這在西方的民主試驗中從來沒有過。
歷經幾十年的艱苦磨難,中國人民在自強、自立的過程中,選擇了與西方截然不同的民主政治模式——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成功開辟和堅持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為實現最廣泛的人民民主確立了正確方向。
差異引來爭議,中國獨樹一幟的民主政治模式讓許多“言必稱西方”的人士不滿。“為什么不實行多黨制?”“為什么不三權分立?”“為什么不能一人一票地選舉?”種種看似有理、實則荒謬的詰問背后,都隱藏著一條荒唐邏輯:西方民主是世界唯一的民主,一絲一毫也不能改動。如此不看國情、不問歷史、不管傳統地要求照搬西方民主,與“削足適履、殺頭就冠”何異?
行行重行行。誠然,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展到今天,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和缺點,西方民主也有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地方,但這并不意味著就要“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潑掉”。當歷史已經證明西方民主政治模式不適合中國、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卻能幫助中國實現高速發展的時候,我們為什么還要回過頭去重走老路?放眼世界,伊拉克的混亂、北非中東的動蕩、烏克蘭的內戰哪一個不是強行推動西方民主導致的水土不服?難道我們要放棄來之不易的大好局面,硬要把“春天”變成“冬天”?
黨的十八大提出,人民民主是我們黨始終高揚的光輝旗幟,是社會主義的生命,強調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這個重要論斷,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根本要求,也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健康發展、充滿活力的根本保證。
面對未來,我們理應充滿希望。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