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重溫一下那著名的三只狼的故事,看看這三只狼能給我們什么樣啟迪,這三只狼中兩只是蒲松齡《狼》,一只是馬中錫的《中山狼》,先說說蒲松齡的兩只狼。
一個暮色蒼茫的黃昏,由于家的誘惑,屠夫拖著沉重的腳步,火急火燎的往回趕,可路上突然不期而遇兩位神秘的旅伴,狼!而且這兩位不速之客又非常的執著,不管路途多么艱辛都不離不棄的跟著他“綴行甚遠”!兩位的執著斷然不是怕屠夫路途寂寞孤單好心來給他做伴的,肯定圖謀不軌,沒安好心,比那黃鼠狼給雞拜年的狼子野心一點都不遜色。
不知這兩只狼是戀愛時遇到屠夫臨時起意,還是下崗失業為生活所迫而早有預謀,但它倆肯定是沆瀣一氣的一對幫兇,一對窮兇極惡的畜生,在這樣的窘境下,看來晚歸的屠夫到了人生最“危險的時候”!
面對狼的執著,屠夫“投一骨”以示友好,這是他尋求妥協,犧牲既得利益,追求和諧的無奈之舉。但是,眾所周知,狼,那是畜生,在狼的世界里,沒有義氣可言,他連“政治”都不講,哪里還管你什么“三個代表”,所以,處在這種情景之下的屠夫絕對沒有孔子先生那種“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心情。
在狼的世界里,“沒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所以,絕不會因為一根沒肉的骨頭而放棄自己貪婪的欲望,兇殘的本性也不會因為人的謙讓而有所收斂,反而會把謙讓當作軟弱可欺而變本加厲。
妥協的結果是“骨已盡矣”,而兩狼“并兇如故”,屠夫手里的籌碼已經輸的精光,沒有了和狼繼續妥協下去的希望,再看倆狼,卻表現出極佳的精神風貌,作對的干勁十足。
殘酷的現實表明,不分對象,一味的尋求妥協,追求“雙贏”,那就是一廂情愿的單相思。
不過,“投一骨”那是屠夫的“禮讓”,但在良好愿望都不到應有回應的情況下,就只能“弛擔持刀”,拿起武器,也只有拿起武器,似乎也沒有別的選擇,這樣的結果也怨不得屠夫,畢竟,“狼不犯我,我不犯狼。”狼若犯我,那還客氣什么!
面對追求和諧的屠夫態度的巨變,貪婪兇殘的狼還真有點不適應,有所忌憚,畢竟命是自己的,而且只有一次,沒有重播,終于,“狼不敢前”了!貪婪的欲望不得不有所收斂,只好“眈眈相向”的傻瞪著眼。
盡管有所收斂,屠夫還是沒有露出仁慈之心,發出“救狼就是救自己”的毒咒,而是充分發揚“痛打落水狗”的革命精神,使狼“頃刻兩斃”!
我為屠夫這種“該出手時就出手”的痛快喝彩!
跟豺狼講政治講和諧,那都是扯他娘的蛋!試想,如屠夫瞻前顧后,顧慮重重,猶豫不決,一種最痛最快的結果是被狼吃掉,還有一種就是讓狼跟他一路到家,那可真是“引狼入室”,結果咋樣還真難說,至少沒有蒲松齡“止增笑耳”的感嘆,慶幸的是,屠夫對狼,沒有讓農夫和蛇的悲劇重演。
在強盜面前敢作敢為,不瞻前顧后,不拖泥帶水,不猶豫不決!這才是英雄本色,屠夫的這一做法至少可以給他換來一夜的平安,這一夜他一定平安無事!
再看看馬中錫的那只“中山狼”。
和命喪屠夫刀下那兩只對《孫子兵法》一知半解的狼相比,不知有木有在美國接受過特殊訓練和培訓,顯然,中山里的這只狼的學問顯然要大得多,智慧也高得多。他巧舌如簧,學識絕對不在蘇秦張儀之下,是古代版的MBA,在大難臨頭時竟然如此的從容不迫,做出大膽的市場判斷和準確的商業決策,使那位迂腐的東郭先生折服,即使“私汝狼以犯世卿、忤權貴,禍且不測”,也心甘情愿冒天下之大不韙的“吾終當有以活汝”。哈佛也未必能培養出如此有些大學員!
但看東郭先生的表現,要是活到現在,定是一副“漢奸”的嘴臉無疑!
面對遭人鄙視的豺狼,東郭先生還信誓旦旦,“吾終當有以活汝,脫有禍,固所不辭也!”一個“固”字,明明白白我的心,充分表現出東郭先生為“媚狼”,和“忤權貴”“以犯世卿”去救狼的反人民的態度和決心,他的“態度一貫的,明確”,“決心是堅定不移地”。
從東郭先生的這一態度可以看出,不知他是吃錯了藥,還是這只狡猾的狼魅力無窮,使東郭先生鬼迷心竅,反正東郭先生沒有屠夫那樣的明白心態,打算把一條反人類的道走到黑了!
也許是狼的學位太高,談吐不凡,又通古博今,高談闊論確實感召了這位“墨家之道,兼愛為本”的東郭先生,在“雙贏”無法達到的條件下,他居然在狼撕毀“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敢不努力以效龜蛇之誠!”的承諾,又窮兇極惡的以“天生汝輩,固需吾輩食也”后,還存有“不害狼乎?”的些許幻想,足見這位自認為躊躇滿志的東郭先生是多么的愚不可及!
可惜,畢竟“狼算不如人算”,“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最后依然沒有擺脫滅亡的命運,在老農的教唆下,執迷不悟的東郭先生還是于心不忍的殺了不把信義當回事的狼,“遂舉手且先生操刃區殪,棄道上而去”,使狼以可恥下場走完自己的“狼生”。
以這只狼的學問,做個大學歷史系野獸,或上CCTV《百家講壇》,以對歷史或名著一知半解的瞎猜嘩眾取寵,騙吃騙喝,或以豺狼的普世價值觀愚弄全國人民綽綽有余,干嘛要鉆在山溝里對權貴裝孫子,對有恩與自己但卻懷才不遇,在貧困線以下苦苦掙扎,混跡江湖,既沒綠卡,又沒工作的東郭先生下黑手?真是可恥至極,死有余辜,他不下地獄誰下地獄?!
電視劇《水滸傳》的主題歌有一句歌詞唱得非常好,“該出手時就出手!”所以才有梁山好漢酣暢淋漓的痛快!《狼》里屠夫的表現顯然要比《中山狼傳》里這位博學多才的東郭先生給人的感覺痛快的多,盡管他最后也殺死了那頭能說會道,通古博今的狼!
不知這算不算知識越多越反動,反正,知識多了,考慮問題似乎全面了,但是,也就容易拖泥帶水,猶豫不決,瞻前顧后,這是知識分子的通病,所以別把大學問家的建議當干糧!會吾黨誤國的。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