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世界杯結束之后,我們都會無比失落。
其實,想來想去,巴西世界杯跟我中國人嘛關系沒有。
巴西人的世界杯是“杯”,中國人的世界杯是“悲”。
說到頭一句話,咱還是要把中國足球給搞上去――如果再過20年還是搞不上去呢?
據說,本屆巴西世界杯,除了中國足球隊被拒之門外,無論是比賽用球、球員隊服、球鞋,還有比賽場地的建設,甚至連幾個主賽場的空調系統都出自中國人之手,你若站在中國的制造業的角度,也許會更不理解中國足球隊為嘛一次次在世界杯決賽圈栽大跟頭,走向世界或者統治世界明明是件很簡單的事情嘛。
就是說,中國人除了親自上場踢球,都能包打天下。
在世界杯期間,有才的網友們發揮出了無窮的力量,給王老吉集體造出了一個“求環”行動,特別吸引眼球,廣告詞寫得看似半通不通,倒也俗趣:
賽前競爭裝神算,手把涼茶把賽觀,
且喝且集且為樂,現今共集三十個,
差兩個,沒集全,如蟻噬,摧心肝,
巴西阿爾及利亞,有的都來找我換,
若得環,滿心歡,想要重謝也不難。
能集齊32支球隊拉環,到底需要世界杯期間喝掉多少罐王老吉,這幾乎是道無法算計的難題。所以,以我淺顯的數學常識估計,最后的真正幸運者一定寥寥――但就像中國球迷在這屆世界杯上突然發現的新玩法――猜比賽一樣,參與的機會被無限地放大了,說到底,還是那個字:玩。
其實,它們這次的玩法也談不上新穎,掃描罐身二維碼登錄、輸入拉環上兌換碼領取積分參與活動贏取獎品,這種手法在快消領域早已司空見慣。不過,與如今流行的各種逆轉劇情一樣,最后恰恰是這種你覺得不值一提的小伎倆反而更加實用,最終據說吸引了1800來萬人參加活動。
究其原因,其實并不復雜,你做的是世界杯營銷,甭管創意大小,只要能沾上這東風的邊,想不上青天也難。世界杯不比俱樂部聯賽,吸引的更多是不知越位為何物的偽球迷群體。他們看不懂所謂的技戰術風格、陣型打法克制之類的,但是他們起碼會玩,32強國家拉環收集,拿積分去競猜個賽果等等,運氣好中個獎,運氣不好只當玩了玩世界杯游戲。只要玩了,也就證明關注了世界杯,在融入主流球迷群體時也就更有說服力,這也是為什么本屆世界杯真球迷們都愿以“天臺球迷”自居,其潛臺詞是:你們還停留在“看世界杯”的階段,哥都到了“玩世界杯”的進階水平了。
另外,為了滿足網友們愛曬的心態,在王老吉的騰訊世界杯競猜活動中,競猜結果可以被一鍵分享至微信朋友圈、QQ空間、新浪微博、騰訊微博等不同平臺,加上勝率、全民排行榜、基于QQ社交關系的好友排行榜等數據,王老吉成功地為每個參與者建立起了一個世界杯期間”刷存在感“的平臺,充分調動起了眾多消費者的參與熱情。
自媒體時代,公共話語權被碎片化地無限解構,被技術性地贈予無數活躍其中的年輕網友,這時候真正要拚的,除了他們表達和傳播信息的質量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們在網上的活躍度;而且,在中國還有另一個非常特別的現像,每一個網民都會具備若干個不同的互聯網身份或者ID,社交媒體完成商業化最重要的“劇場效應”,有時候其實只是為數不多的網友用他們為數眾多的互聯網身分或者ID發動的,用傳統的互聯網理論套在上面,得出的結論往往還是網友們為了自我展示和自我打造,滿足內心里對自我的定位;但我看來,如王老吉這樣直截了當地為無數更為成熟、更有野心的網友提供“刷存在感”的平臺,同時又有誘惑足夠的大獎相隨,其時,“刷爆”就成為網友活動一種最為起碼的表相。
而在這次世界杯期間,網友在微信端發起的一個網頁游戲的推廣詞雖寫得又是那么的半通不通,但令人印象深刻:
你是風兒,我是沙,不求拉環都是渣。
面對這兩句堪比“今年過年不送禮,送禮只送腦白金”一個通俗水準的“段子”,你不得不為之莞爾一笑,但只要是為之一笑了,“求拉環”這3個字一定已經被你轉發出去了,你的朋友圈里一定總會有人在那兒等著,等著接你的力。
其實,我一直認為所謂“大數據”不過是在中國特殊的互聯網治理環境下,互聯網的產業精英們集體矯造出來的一個大謊言用以忽悠他們不想面對、又不得不面對的政府管理者,而為了達到目的,最后只能以坑蒙捐騙對付之。
但這次旁觀王老吉跟企鵝的合作,以及合作后所產生的網友自發活動行為來看,不得不相信,大數據這東西還真的存在。
企鵝是互聯網巨頭里真正的大數據大佬,不說別的,就是每天早上10點鐘必然更新的由王老吉冠名的世界杯彈出框新聞這一個互聯網入口,一鍵登錄立即打通多平臺,優勢互聯網入口作為互聯網成熟態中的重要“戰略資源”這時會在一瞬間將用戶送入由QQ、微信、微博等眾多海量平臺,它們給我這樣一個新加入者的制造的假像是,天啊,我們原來在如此巨量的參與大潮中參與著王老吉。
若論王老吉作為騰訊網的廣告主在本次世界杯中的所得,吸引參與,調動高潮,以及針定關注,我看這還只是最為傳統的媒體營銷結果,更重要,是王老吉或者可以利用此“貫穿式”跨社交平臺(和自媒體平臺)的流暢傳播,認識和把握了無數必然屬于它們的無數消費者的互聯網行為和網上互動習慣,尤其跨平臺互動過程中用戶的行為軌跡都將進入王老吉的洞察視野,為接下來的傳播戰略提供重要參考。
有心人應該還記得2008年汶川大地震期間,一家來自廣東的涼茶品牌豪捐1億的石破天驚,想當年,也是互聯網用戶用百米海嘯一樣的度卷能量,讓這個叫“王老吉”的品牌瞬間家喻戶曉。
而剛剛過去的世界杯,相對于那場大地震在國人生活里的震動,顯然要弱勢得多,但今日互聯網所積蓄起來的傳播勢能卻是當年的無數倍,真沒想到,這又被王老吉逮到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