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是對《國富論》的繼承和批判!
——資產階級是斯密的叛徒和人類的敵人的探討(23)
《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一開篇,馬克思就從斯密的前提,采用斯密的語言和它的規律,對工資、利潤、地租進行了批判。
資本、地租和勞動三者的分離對工人來說是致命的。工人和資本家同樣在苦惱時,工人是為他的生存而苦惱,資本家則是為他的死錢財的贏利而苦惱。
工人不僅要為物質的生活資料而斗爭,而且要為謀求工作,即為謀求實現自己的活動的可能性和手段而斗爭。
在社會的衰落狀態中,工人遭受的痛苦最深重。他遭受特別沉重的壓迫是由于自己所處的工人地位,但他遭受壓迫則由于社會狀況。
而在社會財富增進的狀態中,工人的淪落和貧困化是他的勞動的產物和他生產的財富的產物。就是說,貧困從現代勞動本身的本質中產生出來。
社會的最富裕狀態,這個大致還是可以實現并且至少是作為國民經濟學和市民社會的目的的理想,對工人說來卻是持續不變的貧困。
勞動本身,不僅在目前的條件下,而且一般只要它的目的僅僅在于增加財富,它就是有害的、造孽的,這是從國民經濟學家的闡發中得出的結論,盡管他并不知道這一點。
我們是從國民經濟學的各個前提出發的。我們采用了它的語言和它的規律。我們把私有財產,把勞動,資本,土地的相互分離,工資,資本利潤,地租的互相分離以及分工,競爭,交換價值等概念當作前提。我們從國民經濟學本身出發,用它自己的話指出,工人降低為商品,而且是最賤的商品:工人的貧困同他的產品的力量和數量成正比;競爭的必然結果是資本在少數人少中積累起來,也就是壟斷的更可怕的恢復:最后,資本家和他靠地租生活的人之間,農民和工人之間的區別消失了,而整個社會必然分化為兩個階級,即有產者階級和沒有財產的工人階級。
我們不象國民經濟學家那樣,當他想說明什么的時候,總是讓自己處于虛構的原始狀態。這樣的原始狀態什么問題也說明不了。國民經濟學家只是使問題墮入五里霧中。他把應當加以推論的東西即兩個事物-例如分工和交換-之間的必然的關系,假定為事實,事件。神學家也是這樣用原罪來說明罪惡的起源,也就是說,他把他應當加以說明的東西假定為一種歷史事實。
讓我們從當前的經濟事實出發吧:
工人生產的財富越多,他的產品力量和數量越大,他就越貧窮。工人創造的產品越多,他就變成廉價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貶值成正比.勞動不僅生產商品,它還生產作為商品的勞動自身和工人,而且是按它一般生產商品的比例生產的.
這一事實不過表明:勞動所生產的對象,及勞動的產品,作為一種異己的存在物,作為不依賴于生產者的力量,同勞動相對立。
由此可見,產生這些事實的原因是勞動的異化,勞動的異化產生了私有制!馬克思認為斯密最大的缺陷就是以私有制為基礎論證國民財富產生的原因是站不住腳的!
《國富論》的真理部分是由以下幾點組成的:
第一,國民財富是由勞動生產的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組成的。第二,國民財富增加的原因,是勞動生產力增進和參加有用勞動的人數增加的必然結果。第三,國民財富的數量的增加,既是人口增加的原因,也是人口增加的結果。
《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對《國富論》中的真理的繼承和發展表現在以下幾點:
首先,人的本質是,勞動是人的生命活動,生產生活本來就是人類的生活。這是產生生命的生活。一個種的全部特性、種的類的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動的性質,而人的類的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覺的活動。
其次,人是類的存在物。無論是在人那里還是在動物那里,類的生活從肉體方面說來就在于:人(和動物一樣)靠無機界生活,而人比動物越有普遍性,人賴以生活的無機界的范圍就越廣闊。從理論領域說來,植物、動物、石頭、空氣、光等等,一方面作為自然科學的對象,一方面作為藝術的對象,都是人的意識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無機界,是人必須事先進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糧;同樣,從實踐領域說來,這些東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動的一部分。人在肉體上只有靠這些自然產品才能夠生活,不管這些產品是以食物、燃料、衣著的形式還是以住房等等的形式表現出來。在實踐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現在把整個自然界——首先作為人的直接的生活資料,其次作為人的生命活動的材料、對象和工具——變成人的無機的身體。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體而言,是人的無機的身體。人靠自然界生活。這就是說,自然界是人為了不致死亡而必須與之不斷交往的、人的身體。所謂人的肉體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聯系,也就等于說自然界同自身相聯系,因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再次,自然科學卻通過工業日益在實踐上進入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并為人的解放做好準備,盡管它不得不直接地完成非人化。工業是自然界、因而也是自然科學跟人之間的現實的、歷史的關系。因此,如果把工業看作人的本質力量的公開的展示,那么,自然界的屬人的本質,或者人的自然的本質,也就可以理解了
最后,歷史本身是自然史的一個現實的部分,是自然界生成為人這一過程的一個現實的部分。正像關于人的科學將包括自然科學一樣,自然科學往后也將包括關于人的科學:這將是一門科學。人是自然科學的直接的對象。
馬克思的結論是:人要像人一樣生活。人類發展工業的目的是在實踐上進入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并為人的解放做好準備。為此就要消滅異化勞動!消滅異化勞動就要消滅私有制!所以“共產主義是私有財產即人的自我異化的積極的揚棄,因而也是通過人并且為了人而對人的本質的真正的占有;因此,它是人向作為社會的人即合乎人的本性的人的自身的復歸,這種復歸是徹底地、自覺地、保存了以往的發展的全部豐富成果的。”
綜上所述,馬克思正是在繼承斯密理論中的真理部分,批判斯密理論中的缺陷部分,才在理論上形成了消滅資本主義的馬克思主義!
勞動者2014年7月14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