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所周知,房作為一種商品,是可以自由買賣的。任何商品,都有一個價格,房屋的價格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呢?無非是成本加上利潤。利潤是如何計算呢,成本與利潤率相乘,大家可能有點奇怪,怎么沒有利潤先有利潤率了?其實,是先有利潤率才有利潤的,因為在資本主義的任何時期,都有一個一般利潤率,這個數字是由于資本的普遍競爭產生的,因為資本要增值,資本家就要盤算他投資是否合算,如果達不到社會資本大致認可的那個利潤率,他就會撤回資本,重新投到利潤較高的領域,這個一般的利潤率以上下波動的形式出現,可最終有一個平均數,如果有哪些朋友做過投資,就會明白我的意思,這是資本主義經濟的自然現象,誰都不能否認。
既然利潤是成本與利潤率相乘,而利潤率在社會的某一時期又是一個常量,那么利潤就由成本來決定了。
我們假設建筑商用自己的錢,沒有向銀行借錢。那么成本包括哪些呢,所有職工的工資再加上物質上的消耗,比如建筑材料和辦公用品,最后還要加上土地的費用,因為建筑商要從土地占有者那里先購買土地。
成本等于職工工資, 建筑材料和辦公用品的耗費,土地費用的總和。在一定的社會時期,人們的工資是個大致恒定的常數,建筑材料和辦公用品的耗費也同樣如此。我們大都能自己估計。
剩下的是土地價格,大家都知道,建筑商都是從土地占有者那里先購買土地,那么這以土地作為商品為前提,商品必然就有一個價格,價格是什么呢,用貨幣表現出來的價值,價格的多少就反應了價值的大小,可是價值由什么來決定呢?包含在商品里面的勞動時間。商品的價值由勞動時間來決定, 這個規律我們不能違反,這是商品產生的前提,也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產物,人類也只有想到了用產品里包含的勞動時間作為標準,雙方都不吃虧,才會發生產品 交換,產品就成為商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的價值,這是馬克思以前的古典經濟學家的天才發現,在大衛。李嘉圖的價值理論中得到完善,在以往的人類歷史活動中 得到證實的。
既然商品的價值由勞動時間來決定,那么我要問:空氣價值多少,自然界的河流價值多少,一塊野生的土地價值多少?
毫無疑問,它們都不是人類的勞動產物,里面沒有包含任何的勞動時間,它們的價值是零。
既然用貨幣表現出來的價值就是價格,土地的價值是零,價格當然也是零。
我現在要問:土地能不能買賣?
回答是:至少原始的土地不能買賣。
土地有價格和資本主義制度恰恰矛盾,因為資本主義制度就是以商品生產為基礎的。
資本主義制度產生的荒謬我們現在看見了,它的行為和它的基礎矛盾。
如果嚴格按照商品的價值規律來交易,商品房的價格會難以置信的低落,因為里面不包含購置土地的費用。
可是這在資本主義的制度里是做不到的,至于原因,我們可改天討論,但是要明白這一點,幾乎在所有的資本主義國家內,大地主和大資本家是兩個對立的階級,它們也在激烈的斗爭。但這是后話了。
要真正使房屋按照商品的價值規律來交易,土地就必須公有。
結果是,只可能住房公有制。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