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翻閱“民主”文章無數,渴望字里行間能蹦出一個統一解釋——“定義”,但是沒有。為什么如此多人談論“民主 ”,卻不給定義,不得不令人生疑?只有一個解釋,不是概念抽象模糊,或者千人千詞,難以統一。概念如果模糊,常常給圖謀不軌者以偷天換日、操弄民意,讓投機者渾水摸魚的機會,使無知者辨不清真偽,人云亦云。民主確實是人類的“普世追求”,西方國家正是利用其概念的模糊,把自己打扮成民主的救世主。筆者認為,在缺乏科學定義之前,奢談“民主”,毫無意義,奢談誰是“民主國家”,誰是專制國家,也毫無依據?
一、“誰”的民主
如果說讓100%的人都能享受民主,哪是騙人鬼話。按此比例,世界各國領導人就無一不是獨裁,也無一國家能稱為民主國家。西方國家的監獄、刑法、警察和軍隊要來干什么?就是專制的嘛!既然有人被專制,怎么會有全民民主呢?同樣,任何國家也不會有100%的人被專制,哪也是騙人鬼話。世界上沒有百分之百的“全民民主”,也沒有百分之百的“全民專制”,過去沒有,現在和將來也不會存在。任何國家都只會對一部分人講民主,而對另一部分人搞專制。關鍵要看,誰享受了民主,誰被專制。籠統地,不加分類地談論民主和專制,不是無知,就是居心叵測。
封建社會取代奴隸社會,封建主說自己是民主,奴隸主是專制。資本社會取代封建社會,資本集團說自己是民主,封建皇權是專制。社會主義誕生了,人民說社會主義是民主,資本主義是專制。
西方國家為什么總是聒噪自己“民主”?一是西方“民主”的由來,緣于英國議會制度,是中世紀英國資本貴族與封建皇權政治斗爭的產物。資本集團從封建國王那里爭到了民主,塑造了一個資本集團的“民主社會”。這張牌他們要牢牢抓在手中。二是掩蓋虛偽面目,麻痹民眾,維持統治的需要。三是蠱惑人心,顛覆敵對國家的需要。
現在,說奴隸主和封建主專制已無歧義。但是,資本集團不但聒噪自己“民主“,還反咬社會主義專制。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所以,首先必須搞清民主的內容是什么?其次必須搞清誰在享用民主;再次必須搞清是多少人的民主;第四必須搞清惠及各類人群民主的法律和政策是否平等,誰有特權,誰被歧視?
民主的內容應該包括三個方面:第一,生存的民主,要讓人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有基本生存保障。如果連生存都沒法保障,何談什么參政議政。第二,人民擁有追求美好生活和創業的民主環境。沒有和平、安全、自由、公平的社會環境,何來什么民主。第三,才是參政議政的民主。平民階層首先關心的是第一、第二兩項民主,畢竟生活是人的第一需要。如果不談前兩項民主,只談后一項民主,那只能是少數權貴人奢談的民主,因為他們衣食無憂,除了想著更多的錢和權,不必考慮平民的生活疾苦。
誰在享用民主?人類世界,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不同的國家雖然比例不同,但人群種類類同。大致分為平民階層:包括工人階級,農民階級,普通公務員、軍人、職員、教師、醫生、藝人和市民等;小資產階級;資產階級;超級資本集團和權力階層。平民階層是社會的最大群體,一般占有70%左右。其次為小資產階級(西方稱為“中產階級”)和資產階級。超級資本集團和權力階層人群僅占1-3%左右。
如果少數人的民主也算“民主”,那么,按照民主惠及的人群比例,民主可分四種:即最大多數人的民主;多數人的民主;少數人的“民主”和極少數人的“民主”。凡是惠及到平民階層的,必然是多數人的民主。凡是不能惠及平民階層的,必然只是少數人的“民主”。如果只能超級資本集團獨享,就只是極少數人的“民主”。那么,就連英國國王獨享的,也應該叫“民主”。所不同的是,一個是皇帝家族少數人享用,一個是超級資本集團少數人享用。既然大家都“民主”,你那個“議會制度”還稱什么“民主制度”呢?這樣的“民主制度”與廣大平民階層有什么關系呢?
任何人都不能無限追求絕對民主,就是說,民主是有限度的。凡是侵害公眾利益的言行,不能稱為“民主”,而是專制,就必須受到限制。如果你要自己絕對民主,就必然侵害或使其他人群失去民主,也將遭到其他人群的反抗。真正的民主,不能只是自己或少數人享用,也不能只是自己或某個階層擁有特權,而必須惠及最大多數人群平等享用。這就是說,真正的民主制度設計,需要找到各類人群都能接受的一個平衡點,筆者稱其為“最大公約數”的“公共民主”。只有這樣,各類人群才能和平相處,人民才能安居樂業,國家才能穩定。
何謂“最大公約數”?每個階層都有不同的民主訴求,都希望本階層的民主權利最大化。西方議會制度是富可敵國的超級資本集團與封建皇權媾和的產物,被稱為“原教旨民主”。其制度設計者為權力階層和超級資本集團預留了過多特權。他們只強調與皇權的權利平衡,沒有顧及與平民階層的利益平衡。各個階層的一些訴求是不同的,有些甚至相互沖突。如果不對各個階層的過分訴求加以限制,就不會有公共民主,甚至引發民族分裂,社會沖突和戰爭。尤其權力階層和超級資本集團因為處在有利的社會地位,掌控著民主的生殺大權,如果他們擁有特權,可以為所欲為,必然擠壓和剝奪平民階層的民主空間。因此,要對他們有更多的限制。最大公約數的“約”,就是限制,就是在限制每個階層過分訴求的前提下,尋求各方都能接受的“公共民主”最大化。這,應該作為制度設計的“民主守則”。
二、如何評判民主
西方強調的是輿論、民意,從表面看,沒什么錯,但仔細深究,是靠不住的,因為輿論和民意往往被權貴人操弄。西方的主流媒體、職業演說家,職業游說家,都是受控于超級資本集團的。這些人文化層次高,訓練有素。他們以控制輿論為生。他們可以24小時口沫橫飛,來淹沒民間聲音。可是平民、工人、農民呢,他們文化程度低,沒有輿論工具,需要不停地工作養家糊口。即使有優秀的口才,也沒有時間去糾纏。所以西方的所謂主流輿論、民意,往往不能真正反映平民的心聲,是不公平的。
筆者對民主的評判設計了三個指標:
第一個指標,國家首腦候選人是誰推舉的。
國家首腦的推選是天大的事。但選舉的關鍵不在投票,而在候選人的推舉。候選人是資產階級政黨推舉的,平民百姓再投票,選出的總統只會替資本集團辦事。只有平民政黨推舉的候選人,才會替平民辦事。
西方國家自鳴得意的是多黨競選。號稱民主天堂的美國,表面上看,其候選人初選是州選,各個黨派都能推舉。實際上,只有共和、民主兩黨是大黨,在全國各州都有黨員布局。其他黨都很小,既無法與兩黨匹敵,又只在少數州有黨員布局。唯一代表平民階層的共產黨是美國政府的打擊對象,被禁止從事政治活動。共和、民主兩黨都有美聯儲背后超級資本集團操控。雖然民主黨的理念涵蓋中大資本集團,但兩黨都是資產階級政黨。禁止共產黨競選,可以堵住平民候選人出局。基于大黨和財大氣粗的有利地位,可以保證兩黨候選人不會大權旁落。
人們天真地認為非裔奧巴馬是平民總統,實際上,他與麥迪遜、約翰遜、杜魯門、卡特家族是旁系隔代親,與切尼是表親。出于這種關系,地位顯赫的肯尼迪家族才鼎力推舉,奧巴馬才平步青云。看一看美國歷史上的七位總統,因為觸犯銀行家的利益而遭行刺,五位相繼遭殺害。坐上寶座的總統尚且如此,超級資本還能放過一個不同道的候選人嗎?兩黨推舉的候選人只能是超級資本相中的政客。在超級資本設計的游戲規則中投票,是出不了平民領袖的。轟轟烈烈的競選活動只是愚弄民眾的一場鬧劇。
在中國,表面上看,共產黨一黨專政,但共產黨是平民階層政黨。一是,她的創黨元老都源于平民,黨的性質是無產階級先鋒隊,深得民眾根基;二是,她是世界第一大黨,擁有八千萬黨員,廣得人心;三是,她推舉的領導班子還要與民主黨派協商;四是,候選人沒有競選費用負擔,不需要政治獻金,當政后不必看金主臉色行事,不會受制于少數人,有效地避免了西方競選的制度腐敗。
在美國禁止平民政黨推舉,其候選人代表性就失去了七成民眾基本盤。超級資本推舉的候選人,其基本盤最多一成民眾。由于西方憲法和法律的資產階級性質,無論政策如何調整,其民主性只是少數人的。在中國,由平民政黨推舉的候選人,其代表性就達到七成民眾基本盤,只要政策調整得當,可以團結九成九的民眾響應。所以,選舉民主,不在于一黨還是多黨,關鍵在于推舉政黨能不能代表廣大民眾。這就是中國共產黨任爾驚濤駭浪,我自巋然不動的秘訣。
第二個指標,誰在主宰國家政權。
1、憲法和立法是決定政體運作的籠子,國家的氣脈。
在西方,超級資本利用初期逼宮英國國王之機,先入為主,搶得了“民主”繡球,塞進了有利自己的過多特權,創立了所謂“西方民主制度”的憲法。西方憲法的本質是資產階級憲法,缺乏平民階層的民主訴求,甚至還有歧視平民的條文。例如美國憲法規定,選舉眾議員的人口計數,不能包括印第安人。
在中國,憲法規定國家實行“工人階級領導、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體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就象五星紅旗的五星標志,共產黨要將“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緊緊團結在自己周圍,搞最大多數人的人民民主。西方憲法敢寫嗎?
2、政權機關是國家的首腦和心臟,但決定運作的不是機構本身,而是人。
在西方,按照資產階級憲法設計的“上下院制”“三權制衡”“司法獨立”架構,從詞面上看,頗有道理,實際只是掩人耳目的工具。美國歷屆總統和國會議員基本都是盤根錯節的家族聯宗。亞當斯、漢密爾頓、塔夫脫、哈里森、羅斯福、肯尼迪、洛克菲勒,這些姓氏伴隨了美國政壇200年。美國國會基本為共和、民主兩黨霸占,僅共和黨議員就占參、眾兩院的55%和53.1%。1789年美國首屆國會中,45%的議員是親戚共事。美國政界、軍界和國會議員,很多都是執掌巨額資產的官僚資本。上屆政壇三巨頭,總統布什是石油巨頭,副總統切尼是軍火巨頭,國會議長南希是摩根家族。實際上,西方國家都是超級資本綁架的政權。
在中國,共產黨是平民百姓的政黨,近期吸收了一批民營資本家入黨,但只是少數。人大代表既按地區,又按人群、民族、行業比例分配,代表面廣泛。平民階層的參與率較高。同時禁止官僚資本當政。在體制上排除了利益集團和少數人操控國家政權的制度腐敗。
3、金融是國家的血脈,尤其貨幣發行權更是血脈中的命脈。
在西方,控制金融和貨幣發行權的不是政府,而是家族資本。美國“中央銀行”美聯儲掌握在四大財團的7個私人股東手里。美國政府沒有發行貨幣的權利,只有發行國債的權利。每一張美圓都出自美聯儲之手,而不是美國政府。美圓的流通由美國政府向美聯儲“貸款”,并必須以政府國債作為抵押。這種畸形的金融體制,釀成了美國政府欠美聯儲16.7萬億債務的欠債運行。一方面政府不能自主,一方面永久地欠債付息。稍不符合超級資本的意志,就擱止政府預算,要挾逼迫政府停擺。超級資本就像吸血的螞蟥,緊緊裹附在國家政權的肌體上,吮吸著人民的血汗。美國《獨立宣言》作者托馬斯,杰斐遜疾呼:“如果美國人民最終讓私有銀行控制了國家的貨幣發行,那么這些銀行先是通過通貨膨脹,然后是通貨緊縮,來剝奪人民的財產,直到有一天早晨當他們的孩子一覺醒來時,他們已經失去了自己的家園和父輩曾經開拓過的土地”。難怪老羅斯柴爾德狂妄地說:“如果我控制了一個國家的貨幣,我就不在乎誰來制定法律”。 這是一種超級資本“絕對民主”的特權制度。哪里有平民百姓的民主?一旦人民覺醒,總有一天是要走到頭的。
在中國,作為中央銀行的“人民銀行”,屬于國家所有。只有人民銀行唯一擁有貨幣發行權。國家所有,就是人民大眾所有。工、農、中、建四大商業銀行都是國家絕對控股。這就保證了國家的金融血脈牢牢地掌握在人民手里,避免了少數人的裹挾。
綜上所述,誰在主宰國家政權,事實已經涇渭分明。我們不要妄自菲薄,別人奢談他自己民主,你就跟著喊人家民主。別人說中國專制,你就鉆進別人下套的籠子,攻擊自己國家專制。當然中國還并不完美。但我們所要做的不是改變政治體制架構,更不能動搖人民根基,而是具體完善。
第三個指標,誰在決定國家重大事項。
戰爭,是最嚴肅而重大的命題,西方國家卻經常視為兒戲。
美國建國才200多年,卻已經發動了100多場對外侵略和顛覆戰爭。兩次大戰也是資本集團分臟不均引起的。每次戰爭摧毀了一個,甚至一批國家,奪去了無數生命。日本侵華摧毀了中國,奪去了中國3500萬生命。戰犯岸信介逃過了歷史懲罰,現在,他的外甥又瘋狂重祭納粹衣缽,否認侵略歷史,妄圖重起戰火。
美國石油巨頭為了控制中東石油,把肥皂粉說成“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借機兩次入侵伊拉克。不但燒掉了美國納稅人幾萬億財富,還釀成伊拉克十多萬人死亡,數十萬人流離失所,國家重創,民不聊生。美國的決策既沒有聯合國合法授權,又至席卷全國的反戰浪潮于不顧。超級資本集團完全操縱和強奸了國家和民意。
美國超級資本對中國崛起妒忌仇視。他們習慣于設計圈套,巧取豪奪,鯨吞世界。一邊派佐立克到中國兜售金融私有化,希望用美元、美債控制中國。一邊武力展示“亞太再平衡”,調2/3兵力圍堵,妄圖擇機搞垮中國。當年為了教訓不聽話的法國,美聯儲曾經挑起二次大戰,僅1932年5月就向希特勒政權暗運了1200萬美元黃金,作為整軍備戰軍費。人們懷疑,現在安倍政權又象當年希特勒打了雞血一樣瘋狂,是否超級資本又想挑動日本聯合教訓中國。而且,通過日本銀行向安倍政權電子支付,可以暗箱操作,更加不露聲色。人們總是聽到,美國經常有兩種不同聲音,那是因為人民反對黷武燒錢,但只能是無奈的吶喊。
為什么資本集團熱衷于戰爭,熱衷于世界動亂?是因為資本集團與國家的利益是不一致的。戰爭消耗的是人民的財富,而資本集團卻可以借機賣軍火,賣棺材,賣石油、鋼鐵、化工、電子產品,大撈戰爭財。損了國家,肥了自己。對他們而言,沒有戰爭,就沒有賺錢機會。
中國是人民政權,人民與國家的利益是一致的。國有資本就是人民的財富。人民希望發展經濟,不希望戰爭,不希望無端消耗自己的資源。所以,中國的國策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我們“不挑事,不惹事,不首先打第一槍,但不會允許別人打第二槍”。
需要按人群比例設計一種科學的民調方式。任何一個重大決策,如果民調超過20%的人反對,必然不是民主的決策。
私有資本綁架操縱的國家政權,人民不得民主,國家不得民主,世界不得民主。人民主宰的國家政權,國家才會民主,世界才會民主。
三、民主的定義
綜上所述,人類沒有抽象的民主,只有階級的民主。嚴格地說,真正的民主定義是:凡是以平民階層代表及其政黨為核心,團結最大多數人群,推舉國家首腦,主宰國家政權,決定國家重大事項的社會環境,才稱為民主。在中國稱為“社會主義民主”。按照這種環境設計的制度,叫做“人民民主專政制度”,俗稱“社會主義民主制度”。
由于西方國家的執意,如果少數人獨享的,也非要冠以“民主”,則西方民主的定義是:凡是由超級資本集團代表及其政黨推舉國家首腦,操控國家政權,決定國家重大事項的社會環境,稱為資產階級民主。
以此類推,凡是由皇帝家族推舉國家首腦,操控國家政權,決定國家重大事項的社會環境,稱為封建皇權民主。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