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偉大,勞動光榮
——強國論:勞動篇
作者:lqszglz1216
央視一套走基層欄目把“工人偉大,勞動光榮”作為總標題,進行了“最初上班時你是如何看待工作的”的大面積采訪,采訪對象橫跨分為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及新世紀時最初就業的勞動者。我最感興趣的是這個總標題“工人偉大,勞動光榮”。
它雖然出現在五一勞動節之際,卻應該擁有較永恒的意義,是對我們國家性質再次認定、對勞動地位的再次確認,它必然將體現在收入分配上,勞動、誠實勞動是社會進步的第一動力,它必然得到合理的報酬,因為這是占全國絕大部分人口的主要生產方式也是他們收入的最主要形式、在其全部收入中的比重應在90%以上,想一想涉及全國人口絕大多數、社會發展前進的主要動力、主要生產與收入形式,我們這一社會主義國家如何能不在制度與體制中充分重視與具體體現?
我國的工人階級在解放后由無產階級變成了有產階級但它無法變成資產階級,因為他們的有產是以階級的、集體的形式來實現的,實行的全體勞動共同占有叫全民所有制(因以國家的名義占有也叫國有經濟)或部分勞動者共同占有制叫集體所有制。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結合的方式決定著他們在分配中的地位,公有制的形式決定了他們的勞動相對于私有制必然處于優勢地位,從而保證和實現著社會主義的生產目的——為了保證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這種需要必然既有消費的愿望又有消費的能力,收入是消費的基礎與前提,所以保證勞動收入的增長幅度與gdp同步增長只是一個保障性指標與舉措,它應該引入政府官員的政績考查的一票否決類的范疇來給予確保。我國占全部人口絕大多數的勞動民眾主要屬于收入的中低層,這從根本限制了我國國內消費市場的開拓、對生產的促進作用及社會主義生產目的的實現;而極少數巨富階層的生活支出卻集中表現為外國名牌奢侈品的消費上,對國內需求的拉動作用甚小(這符合恩格爾系數)。新中國的工人階級作為有產階級,擁有共同所有的公有資產的所有權及相應收益權,表現在生活上他們在盡了勞動義務后當然有權享有較富足的生活。他們為什么不能變成資產階級呢?資產階級是擁有資本的階級。什么叫資本?資本是能夠帶來剩余價值的價值。貨幣轉化為資本的社會條件就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存在。在中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我們實行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尊重要素的所有權與收益權。但必須弄清本質、前提與手段三者之間的關系。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經濟前提是公有制為主體及按勞分配為主體;社會主義制度是我國的本質規定,人民群眾是國家的主人,他們既是財富的創造者也必須的財富的享受者,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根本目標;市場經濟的市場調節在資源配置中發揮基礎性作用是手段。前提、目的、手段三位一體不得相悖。
尤其是在國際市場疲軟之際,它既給我們帶來了壓力同時也將成為我們重視國內市場擴大內需的契機。尊重勞動、勞動光榮、工人偉大必然體現在多個方面,核心是思想、落實在分配。改革的深水區是什么、具體由什么原因造成、解決的措施何在?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人與物中重物輕人的錯誤傾向必須給予校正,尊重勞動才是回歸正途。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