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感受到公有制的優越與私有制的殘酷
一、公有制的優越
1、幾年來鐵道部幾成全民攻擊的對象,最終被改為了鐵路總公司,其后果會在不遠的將體現出來。我要問的說雖然原來的鐵道部有著這樣那樣的問題,但一個更大的事實是全民享受著各種公共交通中最低的票價,民眾是受益者。改制后價格走向如何,人們可以拭目以待。
2、中小學教育問題多多,包括廣大老師在內也有諸多的不滿,但有誰能否認民眾實際享受著低成本的教育呢?現在九年義務教育免學費,在山東聊城市內高中分700、650、500元/第學期三種情況,十幾年一貫制這是根據學校是省級規范化學校、市級規范化學校還是普通學校而定的,高中階段政府是不劃撥基本建設資金的,包括日常辦公經費在內學校都是自收自支的,教師的工資是各縣財政劃撥的。至于教育產業化專指高等教育,與中小學教育無關。
二、私有化(即所謂的市場化)、殖民化的殘酷
1、醫療產業化,使醫院改變了救死扶傷的宗旨,轉而以收入最大化為原則。醫生們在享有高工資的同時又拿著高額的回扣,埋單的就是普通百姓。國家所省的就是醫生的部分工資及醫院基本建設費用?,F在隨著城鎮的醫療保險、農村的合作醫療的推行,財政對此的投入應遠大于醫生工資差額部分及下來的醫院基本建設費用,只要轉變思路不再盲目崇拜市場,就可以還醫院救死扶傷的本質,減輕民眾的就醫擔負,遏制中間商暴利及醫生的超高收入。
2、洗滌、化妝品市場,國營經濟退出了,市場化的、外資壟斷了,包裝精美了,價格高高了。
三、華潤出事了,宋林被抓了,不代表國有經濟的本身是惡的是需要消滅的,只說明國有經濟需要加強管理、治理,。正確評價核算國有企業的實際業績,哪些是生產經營所創造的,哪些是由于特定的壟斷經營所形成的,如何確定上交國家的部分與企業留利的比例,如何確定企業內部管理層與普通職業的收入比例?防止國有資產收益集團化分割,企業收入高管壟斷性超額占有、甚至出現窮廟富和尚現象,核心是職工的主人翁地位必須得到尊重,不再走精英治理的路子。習總指出的公有制的主體地位不變、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不變、防止有人借國企改革之際侵吞國有資產,這是執政黨指明的方向,需要產生相應的機制與責任,只有與追責相結合才能防止有人鉆漏洞。大型國企已經成為中國公有制中最后的兩塊蛋糕之一。“改革家”們是緊盯不放的。另外一個就是農村的農民土地。下來準備專文論述。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