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當·斯密理論中的幾個基本概念
——資產階級是斯密的叛徒和人類的敵人的探討(3)
要理解亞當·斯密的理論,首先要弄情這個理論中的幾個基本概念!
第一,國民財富是物質財富而不是價值財富
“一國國民每年的勞動,本來就是供給他們每年消費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源泉。構成這種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或是本國勞動的直接產物,或是用這類產物從外國購進來的物品。”國民財富就是生產出來的以及從外國購進來的必需品和便利品。因此,國民財富是產品的物質組成部分,而絕不是產品的價值組成部分。或者說是物質的產品,而不是價值的產品。
第二,生產是產品生產而不是商品生產
國民財富既然是物質的財富,那么生產自然就是物質產品的生產。這種生產的目的是為了滿足人們的吃喝穿住的需要。當這種需要得到滿足之后,剩余的產品就要用來交換,交換的產品才是商品!交換的產品既然是剩余的產品,那么,剩余產品的生產就是產品的生產而不是商品的生產!在個體化生產階段,因為生產的目的是為了使用、消費,生產只能是產品生產,不可能是商品生產。在社會化生產階段,資產階級為了獲得更多的價值,所以,生產必然是商品的生產,而不是產品的生產!
第三,交換是產品的交換而不是商品的交換
交換的產品是剩余的產品,那么交換就是產品的交換或者物物的交換。為了區別消費的產品和交換的產品,就把交換的產品叫做商品,而把消費的產品叫做產品。人們用各自消費不了的剩余產品相互交換,得到的是對方的剩余產品。得到對方的剩余產品以后就進入了消費,不再用來交換,商品的概念就消失了!在個體化生產階段,因為,交換是用自己剩余的產品和別人的剩余產品的交換,所以交換是產品交換而不是商品交換。在社會化生產階段,資產階級為了獲得產品中包含的價值,所以,商品生產自然而然地就產生了商品的交換而不是產品的交換!
第四,貨幣是產品交換的媒介是和牛、貝殼一樣的物質產品!
杜爾哥說:“白銀和黃金,像其他東西一樣,是兩種商品,不過它們沒有許多別的東西那樣寶貴,因為它們對于生活的實際需要并沒有用處。”“每種商品都可以用來作為衡量所有其他商品的價值尺度或共同標準。”
亞當·斯密說:“我們說一定數額貨幣,意思不僅指這數額貨幣內含的金塊,內中還暗指這一數額貨幣所能換得的貨物,所以,在這場合,這數額貨幣所表示的財富或收入,決不能同時等于這兩種價值,卻只能等于二者之一。但與其說等于前者,無寧說等于后者;與其說等于貨幣,無寧說等于貨幣所值。”
由此可見,金銀貨幣和其他一切商品一樣都是交換的產品或者商品。因此,貨幣和其他一切商品交換,在個體化生產階段,就表現為產品與產品的交換或者物物交換。而在社會化生產階段卻純粹表現為價值交換!
第五,金銀貨幣的交換價值(或者價格)是由勞動決定的,在幾年甚至幾個世紀都是基本不變化的
最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英鎊,偉大的科學家牛頓,在亞當·斯密之前為英鎊確定了價格:一盎司金幣等于3.884英鎊,這個價格保持了200多年直到1933年由美國的羅斯福總統改變了。在亞當·斯密的理論中,金銀貨幣的價格是基本上不變化的,包括代表金銀鑄幣的紙幣也是一樣的!因此,金銀貨幣可以購買任何商品,任何商品也可以購買金銀貨幣!這就是亞當·斯密的商品交換的實質內容,也就是人們所謂的市場經濟的實質的內容!在個體化生產階段,由于金銀貨幣(包括它的代表紙幣)的價格的穩定性,所以,剩余產品作為商品的交換,就自然而然地處于自由、平等的交換,這對于個體化生產階段是完全適應的!在社會化生產階段,金銀貨幣的價格的變化特別是紙幣脫離了金本位的條件下,紙幣的價格就決定于它的發行的數量,隨著發行數量的不斷增加,紙幣不斷地貶值,同時物價就不斷地上漲!
第六,資本是為了獲得利潤的多余資財,而不是為了獲得增值的價值或者為了獲得更多的貨幣的貨幣。
因為資本本身就是資財、就是物質的國民財富,因此,使用資本就是使用資財,無論在農業生產中,還是在工業生產中,還是在運輸行業中,還是在商業中,使用資本就是使用各種生產資料,就是使用各種勞動,就是使用土地。所有這些都是國民財富,因此,生產的結果所獲得的利潤、工資、地租、或者說收入,也都是資財都是物質的國民財富。因為貨幣也是資財,因此,利息、賦稅等等也都是資財。正是因為這樣,所以,“一個國家或一個社會的總資財,即是其全體居民的資財,所以,亦自然分作這三個部分,各有各的特殊作用。” 第一部分是留供目前消費的,其特性是不提供收入或利潤。第二部分就是固定資本。其特性是不必經過流通,不必更換主人,即可提供收入或利潤。第三部分是流動資本。其特性是要靠流通、耍靠更換主人而提供收入。亞當·斯密就是這樣為新興的資產階級建立了他的永世長存的資本主義制度!這對于個體化生產階段是適應的。令亞當·斯密沒有想到的是他為資產階級建立的這種以物質財富為資本的資本主義,被后來的庸俗經濟學家們,被貪婪的資產階級們,把資本變成了價值!變成了價值的增值!資產階級和政治經濟學家門,想繼續打著亞當·斯密的旗號,發展資本主義,為自己辯護,結果被馬克思發現,并用畢生精力寫了《資本論》來揭露資產階級和政治經濟學家們背叛亞當·斯密的伎倆!
第七,《道德情操論》與個體化生產階段的生產方式和交換形式是相輔相成的。
在《國富論》中人們常引用的一段話是“每個個人都努力把他的資本盡可能用來支持國內產業,都努力管理國內產業,使其生產物的價值能達到最高程度,他就必然竭力使社會的年收入盡量增大起來。確實,他通常既不打算促進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是在什么程度上促進那種利益。由于寧愿投資支持國內產業而不支持國外產業,他只是盤算他自己的安全;由于他管理產業的方式目的在于使其生產物的價值能達到最大程度,他所盤算的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在這場合,象在其他許多場合一樣,他受著一只看不見的手的指導,去盡力達到一個并非他本意想要達到的目的。也并不因為事非出于本意,就對社會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況下更有效地促進社會的利益。”這段話告訴我們,1,資本家投資產業是為了自己的利益。這就是自利!2,這種自利的盤算,受一只看不見的手指導,去盡力達到一個并非他的本意(盤算自己的資本的安全,不要破產)想要達到的目的。也并不因為事非出于本意(盤算自己的資本的安全)就對社會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盤算自己資本的安全,不要破產)的情況下更有效地促進社會的利益。結合資本是物質財富這一點看,看不見的手指的就是物質財富的勞動生產力的必然增長的自然規律!而不是西方普遍流行的“自由放任政策、完全市場競爭”思想,也不是薩繆爾森對“看不見的手”學說定義稱,“在市場完全競爭的情況下,追求個人利益可以促進社會的高效生產”。3,個體化生產使用資本取得利潤在勞動生產力必然增長的規律指導下,總是要不斷地增加國內民財富。所以,《道德情操論》中用道德上的同情心理解使用資本的經濟人是完全合情合理的!在亞當·斯密的理論中,資本家、勞動者、土地所有者、商人甚至包括上層建筑的人們都是朋友的關系!而在社會化生產中,由于資本主義的私人占有造成的資產階級和物產界的對立,朋友的關系已經變成了敵人的關系!所以,絕對不能把《道德情操論》中的朋友關系的道德觀運用在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已經成為敵人關系的現代的資本主義生產的關系中!
勞動者2014年6月11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