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果林文藝討論會(23-4)
飛舟:五月的鮮花別樣紅
“五月的鮮花開遍了原野,鮮花掩蓋著志士的鮮血。為了挽救這垂危的民族,他們曾頑強地抗戰不歇……”這首歌詞的作者是時年僅22歲的革命詩人光未然的獨幕劇《阿銀姑娘》中的序歌。1935年,日寇吞食冀東,威脅平津,制造了“華北之大,已經安放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的民族噩夢。同年底,“一二九”運動爆發,學生們走上街頭,發動示威游行,遭到反動派血腥鎮壓。一位學生拿出了《五月的鮮花》一詩,閻述詩老師被學生的精神感動了,飽含熱淚,揮手而就,為這首抗日救亡的詩歌譜了曲,很快便唱遍了整個北平。這首曲子樸實、深情,旋律激昂,蘊藏著催人奮進的力量,呼喚千千萬萬熱血青年為解民族危急勇赴國難,視死如歸,顯示出大無畏的革命英雄氣概。
白居易詩云:人間四月芳菲盡。荼蘼花開,百花將謝,仿佛人間美景驟然嘎止了。其實不然,自然界的花兒逐漸凋零,人間的鮮花上演了,有奮起之花、正義之花、光明之花、血染之花……
甫一開始,便是五一國際勞動節。它是全世界勞動人民共同擁有的節日。美國芝加哥工人不堪忍受資本家的壓迫和剝削,舉行了約35萬人參加的大規模罷工和示威游行,示威者要求改善勞動條件,實行八小時工作制。美國政府出動警察進行殘酷鎮壓。為紀念這次偉大的工人運動及抗議隨后的宣判,在世界范圍內舉行了工人的抗議活動。這是工人走向歷史舞臺的一個里程碑。
接下來,便是五四青年節。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使中國像一個得了癌癥的病人,毫無生氣,奄奄一息。感知最敏銳、行動最勇敢的青年學子站了起來,向這垂而不死的頑固勢力宣戰。五四精神在表面上是高舉“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旗幟,本質上則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在此基礎上直接催生了中國共產黨的形成。從此,光明才真正照在普羅大眾的身上。
1966年五月中旬,《五一六通知》正式發表,它是第一次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綱領性文件。毛主席在修改時,加寫了這樣的話:
“中央和中央各機關,各省、市、自治區,都有這樣一批資產階級代表人物。
必須同時批判混進黨里、政府里、軍隊里和文化領域的各界里的資產階級代表人物,清洗這些人,有些則要調動他們的職務。尤其不能信用這些人去做領導文化革命的工作,而過去和現在確有很多人是在做這種工作,這是異常危險的。
混進黨里、政府里、軍隊里和各種文化界的資產階級代表人物,是一批反革命的修正主義分子,一旦時機成熟,他們就會要奪取政權,由無產階級專政變為資產階級專政。這些人物,有些已被我們識破了,有些則還沒有被識破,有些正在受到我們信用,被培養為我們的接班人,例如赫魯曉夫那樣的人物,他們現正睡在我們的身旁,各級黨委必須充分注意這一點。”
時過四十多年,再看毛主席的話,是多么的高瞻遠矚。復活了的大大小小的赫魯曉夫不正是重走前蘇聯的老路嗎?無產階級被資產階級打得頭破血流,遍體鱗傷!廣大勞動人民被壓迫與剝削得喘不過氣來。這時,人們又想來了毛主席用心良苦的教導,又懷念起毛澤東時代的革命氣息。文革被否定了,但文革的精神與原則永存。
五月還有震驚中外的五卅運動。這次運動是在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的以工人階級為主力軍的中國人民反帝革命運動,標志著國民大革命高潮的到來。五卅運動的狂飆迅速席卷全國,從工人發展到學生、商人、市民、農民等社會各階層,并從上海發展到全國各地,遍及全國25個省區(當時全國為29個省區),約600━700個縣,各地約有1700萬人直接參加了運動。北京、廣州、南京、重慶、天津、青島、漢口等幾十個大中城市和唐山、焦作、水口山等重要礦區,都舉行了成千上萬人的集會、游行示威和罷工、罷課、罷市。6月11日,漢口參加游行示威的群眾行至公共租界時,英國水兵向人群開槍射擊,打死數十人,重傷30余人。漢口慘案進一步激起全國民眾的憤怒。全國各地到處響起“打倒帝國主義”、“廢除不平等條約”、“撤退外國駐華的海陸空軍”、“為死難同胞報仇”等怒吼聲,形成了全國規模的反帝怒潮。
五月的鮮花何其絢麗多采!它象征著覺悟、奮起、抗爭,象征著人類為追求真理與幸福前進的步伐。它的每一個腳印,都在歷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鼓舞著后來人不斷進取。
(2014-5-26)
(群號:225174960)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