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的土地政策無比正確
土地是大自然賦予人類最寶貴的生活資源,它在人類來到這個世界之前就早已存在,人類進化的整個過程都是在土地上進行的。人類作為最高級動物主宰世界以后,其生存和繁衍所需要的生活資料,也都是通過自己的勞動從土地上索取。因此說,土地就是人類最根本的家生存園。
人類通過自己的勞動從土地中索取自己的生活資料,這不但是人類的過去,而且也是人類的現在,大概還是人類的未來。在原始社會,群居的人類與各種野獸都生活在這個世界適宜自己生活的土地上,經過勞動的鍛煉逐步提高自身改造世界的能力,從而由原始時代的世界大同,逐步過渡到國家的產生。
談到國家的產生,我們就必須首先弄清楚國家是什么?從其組成要素上講,國家無非就是有一定數量的國土面積,在這片土地上生活著一定數量的人。在這里生活著的人們為了生存就必須進行生產勞動來創造財富以供人們消費。當人們創造的財富除去消費還有了剩余以后,人們為了這些財富的占有就產生了矛盾。為了使這一矛盾得以調和,于是就產生了社會的政權,這樣,國家就產生了。國家的主體是什么?當然是這個國家的人民。而不是這個國家的政權及朝廷。為什么這樣說呢?現在看新疆曾有個國家叫婁蘭,由于生態環境的惡化人們在這里已經不能生存,所以就都逃亡到別處,于是,這國家就消亡了。試想如果這里還能生存就是因為朝廷爛透了,這國家會消亡嗎?朝廷爛透了還可以建立一個好的;而人民都逃亡了,國家就沒有了。
既然如此,在一個國家內,究竟誰應該是土地的主人?正確的答案,只能是這個國家的勞動人民。其根據就在于這個國家的耕地是勞動人民開墾的,按民族傳統的繼承觀念,農民的祖先開墾出來的耕地,其合法的繼承人就應該是現在的農民。
有人一定會說:“從古至今朝廷總是說土地是國家的,奴隸制時代朝廷對官員進行封賞,不僅是將土地賜予,而且還包括再這片土地上生活著的人民。到了封建社會,耕地雖然大多被地主占有,但地主必須按時向朝廷納稅,這就說明地主的土地仍然還是國的。”
我們說,實際情況的確是這樣的。但自有階級以來的統治階級都是剝削階級的代表,他們所奉行的土地國有,都是將本來的國家主人——勞動人民當做自己的奴隸來進行剝削和壓迫。這不但是歷史前進的反動,而且也是對人民是國家的主人的位置的顛倒。這正是人民進行革命要解決的問題。
有人還會認為沒有軍隊的守衛,國家的土地就會被外敵侵占,從這一角度看,說土地是國家的也不是沒有道理。而我們確認為守衛國土的戰士都是勞動人民的子弟,他們守衛國土是為了自己的父母,而不是為了代表剝削階級的朝廷。
我們說毛澤東時代國家的土地政策是最正確的,在毛主席領導的社會主義社會里,中國的所有耕地都歸組織起來的農民集體所有,這不僅體現了農民是國家的主人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按民族的繼承傳統理念,現代的農民最有資格繼承祖先開墾出來的土地。而那些還未開發的礦山、草原、林地、水域等都歸國家所有,既符合國家利益,也合乎實際情況。
后來搞的分田到戶解散了農民的合作化組織,使農民又回到了個體的小農經濟中去,使農民單靠經營這點土地根本就不能生活,為了生計只好外出打工。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各級政府以土地國有為借口巧立名目大量征用農民手里的耕地。給農民的補償僅為每畝幾萬元,可政府在轉手賣給開發商就是每畝幾十、幾百萬元。這樣干的實質,就是國家先將耕地由農民集體所有變成國家所有,由政府的主管部門行使管轄權。然后再由政府出面從農民手里進行征用,征用后再將土地出售給資本家。政府只給農民不足10%的補償,剩下的90%多都受到政府的手里。
你要問政府這樣做的理由,他會告訴你因為土地是國家的。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再問一問政府:“到底誰是國家的主人?國家范圍內的耕地到底是人民的還是政府的?政府收入賣地錢的90%以上有什么根據?這90%的賣地錢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還是大多用于三公消費和中飽私囊?”
結果的回答人們是可以想象的。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