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讀那本《毛澤東年譜》,看的都是毛澤東當年的“舊事”,不過也饒有興趣。
我覺得尤其是他從建國之初到抗美援朝時期,那幾年,他和中國都處于極度困難的情境下的一些思想和思路,卻是我們和后人永遠的精神財富。那時,國家剛立,執政黨經驗淺薄,國內政局并未全部穩定,國民經濟疲弊至極,尤其是國內的安全形勢異常復雜,在外,雖有蘇聯的支持,但美國在國際上制造的困難非常大,尤其是將戰火燒到鴨綠江;那時中國已經有接近5億人口,階層和階級矛盾要比現在大而直接,想想,是什么力量和思路推動他敢于接下抗美援朝這單的,并且領導中國人民志愿軍很快就取得勝利,換了別人,周恩來,朱德,或者林彪,或者蔣介石,可否?
但毛澤東對某種“真理”的相信到五體投地的地步,那個真理就是實事求是,迎難而上,相信自己,百折不回,必然勝利。
他的思想也沒那么玄,其實極容易懂,但卻極難模仿、學會。
毛澤東帶領中國軍隊加入抗美援朝,在所有問題最為叢集的關口亮劍出擊,因為他看到往往越是困難的時候,只要堅持、勇敢,就會有一劍封喉萬劍歸宗的另一個朝陽時刻出現,這是思維邏輯,也是客觀哲學,更是革命精神。
現在的中國,當然比從前更為復雜,但我們看到更多是對這些復雜的形勢做出更為復雜的判斷和應付,才讓事情越來越復雜,在毛澤東而言,這就是沒有找到問題的根本,也沒有找到問題與問題之間的精準關聯,以及沒有戰勝問題的勇氣,我們向西要媚美國,向北要學普京,向東要哄日本,向南要忍越菲,對內要遷就人民內部矛盾,對外要和諧世界關系,要包容富人,要同情窮人--但,有沒有一種可以一劍封喉萬劍歸宗的招式?
有,不說了,你去看毛澤東吧。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