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媒體請求采訪孔和尚,多數都被孔和尚以或文雅、或粗暴、或要錢、或要命的方式予以巧妙謝絕。少數獲準采訪的,又往往因為準備粗疏,提問不當,半數未能達成預期采訪目的。今天公布一份某電視欄目的書面采訪問答錄,供各界欣賞,看看為什么這樣采訪是基本上失敗的。
1、 您對傳統文化基本特征的認識?
答:問題不合理,一言難盡。
2、 您認為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什么?請用一些詞語或成語概括?
答:這些需要用一百本書來說明的問題,企圖用幾個詞來概括,典型地表現了電視人的沒文化。
3、 您認為目前傳統文化的現狀如何?
答:非常糟糕。
4、 請介紹目前您所了解的姓氏文化現狀和重要性?
答:亂七八糟,但是也沒什么大不了的。
5、 基于您對文化類電視節目的了解,結合本欄目,請談談對姓氏文化類電視節目發展走向的看法?
答:不能只談姓氏,要以姓氏為話題,輻射到整個文化層面。
6、 做為電視欄目的特邀嘉賓,您在欄目里所承擔的是一種什么樣的文化角色?您認為該文化類電視節目的的優勢是什么?有哪些不足,如何改進?
答:本人是所有節目的“救場大師”,可以隨時變換任何角色,缺啥補啥。該節目優勢是創意,不足是“文學性”還欠缺,詩情畫意不夠。
7、 您認為傳統文化的發展障礙是什么?如何破解?
答:此類問題請轉近平同志。
8、 請問傳統文化如何與現代媒介有機結合?電視媒介之于文化傳承的作用?
答:找到打通古今、打通雅俗的人,他們自然能夠解決。
9、 傳統文化電視欄目的潛力?
答:人民的內心需求,會逼出一個又一個好節目。
10、 傳統文化電視欄目所面對的市場?
答:有時間看電視的人。
11、 傳統文化欄目如何保持“純文化”?
答:這個思路不對,文化沒有“純”的,電視更不要“甲醇”。嬉笑怒罵,才是文化。
12、 傳統文化欄目如何創新,如何突破?
答:以人為本。好比有了毛主席,共軍怎么打都是勝仗。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