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家吳敬璉先生提出“權貴資本主義”這個概念以來,這些年來,網絡上爭得不亦樂乎,這方面的人說那方面的人是“權貴幫兇”,那方面的人又說這方面的人是“權貴幫兇”、走狗、奴才,讓人們一下子分不清楚,究竟誰才是真正的“權貴幫兇”?
這讓我想起了《西游記》中真假美猴王的故事。看《西游記》第五十七回,說是“六耳獼猴”化作孫悟空的摸樣,傷了唐僧,后又和孫悟空大打出手……這位假孫悟空,實力不用多說了吧,和真孫悟空一般無二,大戰孫悟空,鬧到上天入地下海。在唐僧那:念緊箍咒,兩個都喊疼,自然看不出哪個真假;到天宮:拖塔天王拿照妖鏡照,也看不出;又到觀音那:觀音也看不出。最后到幽冥處閻羅那,經“諦聽”聽過之后,“諦聽”卻說:“我看出來了,卻不敢說”……最后還是如來老佛爺道出六耳真身并用金缽盂罩住,才被孫悟空一棍子打死。
另外,還有一個兩女爭孩子的故事。傳說某朝代,一次兩個婦女爭奪一個孩子,告到縣令處,兩個人都說孩子是自己的,而且都說得有鼻子有眼,縣令審問了半天也沒有結果,結果他如此斷案:“我不審了,你們搶這個孩子,誰搶到手歸誰。”于是其中一個婦女馬上動手搶孩子,結果縣令喝令衙役馬上把搶孩子的那婦女拿下,一審她果然是拐賣人口的人販子。
回到現實生活中,要弄清楚誰是真的“權貴幫兇”,首先應該弄清楚什么是“權貴”。
雖然吳敬璉先生提出“權貴資本主義”這個概念,但是他并沒有給“權貴資本主義”這個概念下定義,那么只能按照我自己的理解,所謂“權貴”就是那些或者“因權而貴”或者“因貴而權”或者“既權又貴”的人,而“權貴”的最大特點和本質特征就是腐敗。另外,這些腐敗的“權貴”還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個人、家族、小團體的利益至上,什么國家利益、民族利益,什么領土、主權什么的在他們心目中一文不值,而且是“有奶便是娘”,誰能夠幫助他們達到目的,他們就可以向誰出賣一切,包括自己的人格、靈魂。
再回到現實生活中來,在對罵為“權貴幫兇”的兩種人中,一種人大多數是平民,而且在人數上是大多數,他們既不“權”又不“貴”,他們雖然仇恨“權貴”,但是他們分得清楚好歹,他們也許會對身邊的具體的貪官污吏進行反抗,但是他們中除了部分人希望回到某段時期,并且少數人從另外一方面否定當局以外,一般都會珍惜國家的安定的局面。就像前面那個案子中,孩子的真正的母親怕搶孩子會拉傷自己的親骨肉一樣,他們中的大多數不一定有很高的覺悟,但是對自己的孩子的感情是真真切切的。
而反觀另外一方面的人,在“對待腐敗的態度”這一個“如來老佛爺”手中的“法器”面前,就現出了“六個耳”的特點:
他們曾經為腐敗的泛濫立下功勞,他們力推“價格雙軌制”,為“官倒”的形成并且掘到第一桶金立下汗馬功勞,他們提出“口水理論”、“冰棍理論”、“腐敗次優論”等一系列瓜分國有資產的理論,為“權貴”的形成再立新功。他們提出“貪官免死”,受到全國大多數人的反對后又來了一個“曲線貪官免死”,希望在中國免除死刑,為達到此目的,他們不惜從一個個民憤極大的“兇殺案”中具體推進“免除死刑”,以蹂躪公理、良知和社會正義為代價來曲線盡力挽救貪官。他們不但要保護罪大惡極的貪官,就連一般的反腐敗他們也要干擾和阻止。他們用“如果反腐敗過于強硬,會導致官員造反”來嚇唬高層,他們甚至提出“反腐損害憲政”論、“反腐維護舊體制”論,來忽悠民眾和干擾高層的強力反腐,還給人們開空頭支票――假如按照他們說的去做,腐敗就絕跡了。這對于對腐敗的危害有切膚之痛的民眾來說就像成語《涸轍之魚》中的一樣,莊子只要借一升半斗糧食,就可以解決家里揭不開鍋的問題,監河侯卻說等收到租稅后可以借給他三百兩黃金,就如同鯽魚只要一升涼水,就可以活命一樣,哪里能等到引來遙遠的西江之水,解決問題,要從現實的時間、地點、條件出發。先不說某些人掛“羊頭”賣的會是什么貨色人們從埃及、泰國、烏克蘭那里最起碼已經初見端倪,就算那些人賣的真的是“羊肉”,這與高層嚴懲腐敗的行為有什么矛盾呢?難道那些人所謂的“憲政”歡迎腐敗?或者中國應該根據他們這些人的政治需要,把腐敗留下來,等到實現他們所謂的“憲政”以后再反?而且說不定,還會由腐敗分子參與甚至領導我們推行所謂“憲政”呢!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有比較才有鑒別”。“權”并不是罪惡,“貴”也不是罪惡,而“權貴”體現出腐敗才是罪惡。“誰對待腐敗的態度怎么樣”就像“如來老佛爺”手中的“法器”一樣,一照,六耳獼猴的本相就露出來了。至此,誰是真正的“權貴幫兇”,還用老夫說透嗎?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