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改革的對稱性、主體性、復雜多樣性,只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而沒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正好象通向羅馬的道路有千萬條,而羅馬只有一個。作為社會主義,只有同一的模式,不可能有不同的模式。通過研究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來研究社會主義的一般規律、研究經濟發展的普遍規律、建立一般的經濟學。這里研究的方法、結論、模式都是一般、特殊、個別的統一,多樣性、多元性與一元性的統一。
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不是外在的兩張皮,而是內在的統一——真正的社會主義是真正的市場經濟,真正的市場經濟只能是真正的社會主義。西方的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二者的互補關系,是用社會主義去整合市場經濟,用市場經濟去完善社會主義。這與其說是意識形態的功能,還不如說是社會發展的自然歷史過程。
社會主義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有共同的本質、共同的本質特征。這本質和本質特征就構成了社會主義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共同的模式。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本質:政府與民間、法制與自由、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效率與公平的對稱。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本質特征: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核心價值:平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核心規律:價值規律。2.社會主義的所有制——共有制;完善的勞動力產權制度。3.健全的民主與法制;4.政府宏觀調控成為市場必要的組成部分;5.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6.以財富GDP、社會GDP、綠色GDP作為發展的指標。效率與公平的對稱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最本質特征。
社會主義改革既是社會主義的對稱發展、自我完善,也是市場經濟的對稱發展、自我完善。對稱經濟學也就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學。資本主義工業市場經濟→資本主義信息市場經濟→社會主義知識市場經濟。效率與公平對稱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既不是全盤照搬只講效率不講公平的西方市場經濟的模式,又不是回到只講公平不講效率的計劃經濟的老路,而是西方市場經濟和傳統社會主義的“揚棄”和綜合。制度高于技術,中國只有在經濟體制方面后來居上,率先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形式建設比現有西方更完善、更徹底的市場經濟,才有可能促進生產力更快發展并后來居上。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有本質區別:
理論基礎不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基礎是對稱經濟學與價值經濟學,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基礎是價格經濟學與一般均衡理論。
經濟基礎不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經濟基礎是共有制,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經濟基礎是私有制。
經濟主體不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經濟主體是勞動者,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經濟主體是投機者。
核心機制不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核心機制是價值機制,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核心機制是價格機制。
動力機制不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動力機制是合作機制,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動力機制是競爭機制。
核心價值不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核心價值是平等,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核心價值是效率。
發展條件不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條件是充分自由,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條件是完全自由。
發展途徑不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途徑是工程化,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途徑是產業化。
發展目標不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目標是人的全面發展與共同富裕,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目標是利潤最大化、經濟規模最大化與兩極分化。
發展階段不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完善的市場經濟,是市場經濟發展的高級階段;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是不完善的市場經濟,是市場經濟發展的低級階段。
發展模式不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模式是主客體對稱、五度空間與復雜系統論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模式是線性非對稱、純客體均衡論的;
發展趨向不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趨向是國進民進,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趨向是國退民進;
市場結構不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市場結構是微觀經濟與宏觀經濟的統一、民間自由與政府調控的統一、政府是市場經濟的組成部分,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市場結構是微觀經濟與宏觀經濟的對立、政府屬于市場外部性、宏觀經濟歸結于微觀經濟;
政治體制不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政治體制是共產黨一元化領導下的立法、司法、行政三權獨立,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政治體制是多黨輪流執政下的三權分立;
發展過程不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是可持續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伴隨周期性的經濟危機,發展是不可持續的。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