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說腐儒誤國,并不是一概而論。自古以來,腐儒的存在無時不有無處不在。何為腐儒?筆者認為,凡是那些讀了多少不等的書后表現得行為怪癖,機械呆板,不通正常人情世故,言行荒唐可笑,無為于社會發展進步的讀書人都應該叫腐儒。生活中,這類腐儒的所作所為是令人感到可憐可笑的。然而,這類腐儒表現出來的一切行為并沒有危害社會與他人,因此咋著也招致不了人們的任何痛恨。而另一類讀了不少書,積累了不少學問,且具有相當行事能力和影響力的腐儒就不一樣了。這些人自私偏狹、心術不正,利用自身的地位和竊取的權力,極盡禍害國家民族和賢能之士之能事,他們不僅應該無可爭議地列于腐儒的行列之中,更因其思想意識及其行為危害到國家民族乃至他人的利益,而受到后人永久的鄙視唾罵與憤慨。
前一類腐儒的表現是迂腐是怪異是近似滑稽與荒唐,他們的行為只是表現在日常生活中他自己那個很有限的小圈子里和不和適宜的言語行動上,再加上受當時各種主客觀條件的局限,他們的近似幼稚荒唐的迂腐行為并不為多數人所知道,當然也產生不了什么太大的負面影響。雖然他們中有不少人對自己不合世俗有悖人之常情的言行舉動,不僅不感到羞赧自責,反而還時時表現出孤芳自賞和洋洋自得,但頂多也只是為世人增添一點笑料罷了。有一則笑話就單道這類讀書人的做派。說是一個秀才要過一道狹窄的溝坎,征求別人的意見。人們說你只要輕輕一蹦或者一跳就過去了。秀才很費心思,猶豫了半天,不知選擇用跳還是用蹦。一個人念念有詞了半天:何為跳,何為蹦?雙腳同時跨越叫蹦,單腳先后跨越叫跳。等到跨越溝坎的時候,由于思維錯亂,蹦跳處理不好,卻掉進了溝里,招致人們的齊聲大笑。秀才的迂腐,對自身造成傷害,也平白為人們增添了嘲笑讀書人迂腐的材料,當然也對周圍的一些人在客觀上起到了不可多得的警示作用。這類人的存在如果說是嚴重到危害他人乃至社會的話,似乎根本談不上,充其量只是給自身生活和家人帶來某些不適或者些小損失罷了。如果誰硬要說他們的言行舉止一定危害了社會,那是他本身看問題太過偏執了。
最可怕的腐儒是當是后一類有機會走進時代社會政治權力中心的人。這些讀書人一旦接近了政治核心中某些舉足輕重的人物,他們的某些言行勢必會影響到決策者的思想,進而導致難以預料的不堪后果。因為這般腐儒,自身之腐不甚明了,其才能又確實遠高于一般讀書人,他們日常也時有高人一等的見解主張能折服自己為之效勞的主公或者一般人,因此就能迷惑甚至迷倒一些人,對他們產生頂禮膜拜甚至盲從之心。如果他們在某一特殊時段的某些迂腐見解與主張被決策者采用,所帶來的危害常常是難以預料的。三國時候爆發的赤壁之戰前夕,孫權陣營里主和派與主戰派之間的爭執一度十分激烈。以老臣張昭為首的主和派曾因人多勢眾一度占據上風,連主戰的江東主公孫權一時間也猶豫不定。如果不是主戰派周瑜、魯肅、黃蓋等人的一味堅持,如果沒有劉備諸葛亮在外圍的鼎力支持與開導鼓動,也許整個三國的歷史就會改寫,后來的魏蜀吳三國鼎立局面就難以形成。實在說,以曹操自身的文韜武略和他手下如云般的文臣武將及優勢兵馬,也許打過長江吞并東吳根本就不在話下。那時候依然勢單力薄尚未站穩腳跟的劉備想成點氣候,一展抱負更是難乎其難。按說張昭本人,論自身學問在東吳陣營里罕有幾人可與之比肩,論威望更是連主子孫權都敬他三分,論個人影響周瑜魯肅等人更是難以望其項背。如果不是包括孫權本人在內的吳蜀兩個陣營里主戰派的內外斡旋和矢志不移,也就不會有撼人心魄永載史冊的赤壁之戰。恐怕曹操早已兵不血刃地先拿下東吳,再輕而易舉地拿下勢弱的劉備,早就成了整個中國的霸主了。這里說的張昭,論人品和對東吳的忠心那是絕對無可挑剔的。起碼他絕不會無原則地為了一己私利而出賣國家利益,他的主和完全是鑒于吳國與魏國之間實力的巨大懸殊而定的。他的主和從頭到尾都是為了自己的國家,這一點恐怕誰也不會懷疑的。然而就是這樣的人,看問題只會拘泥于事物的表象,從來不會以辯證的觀點來分析判斷問題。大敵當前,他眼里只有機械的兩國兵馬數量的比較,根本看不到東吳自身所具有的優勢與潛力,更沒有看到當時兵員雖少可上下一心的劉備集團所具備的作戰能力。恍惚間,就被曹“操舳艫千里,旌旗蔽日”的陣勢嚇破了膽,機械呆板地鉆進了一條自掘的狹窄胡同里閉目塞聽一意孤行,險些貽誤了東吳隨后穩居江東與魏蜀兩國三分天下之千秋大業。
讀書人的迂腐表現自古以來實在為數很多。這些人有的是思想認識上的局限,誤了國家大事;有的是人品操守上出了問題,存心誤了毀了國家大事。而真正能把所學知識正確使用到利國利民事業上的實在少之又少。最可怕的不是讀書人學了多少不等的知識,懷揣著參差有別的見識,能做出多少大小不等的貢獻。可怕的是一旦個別讀書人所學的知識和由知識衍生而來的見識進入了極其狹隘甚至自私陰暗的胡同里,就會誤導執政者在大政方針上步入歧途,給國家和民族帶來難以預料的損失。
歷來的統治者,不管自身的文治武功怎樣,即便是那些大字識不了多少的近似文盲的統治者們,從武力取得政權到文治打理天下,都喜歡在身邊網絡一幫讀書人。這些讀書人或稱做幕僚或稱作謀士,或如現在般稱作智囊。在一線將士出生入死攻城略地前后,運籌帷幄的主公主帥們,總要來一番民主舉措,廣泛征詢這般謀士的意見。好的謀士如三國時的諸葛亮、荀彧、陳宮等人,確實能從戰略全局的高度,面對眼前的實際和以后發展的愿景,為主子提出許多至關重要高屋建瓴的建議,幫助主公撥云見日下定決心實現宏圖大志。這些讀書人利用自己的學問和智慧,既實現了協助自己主公奪取天下一統山河的愿望,也為自己爭得了崇高的地位和流芳千古的美名。諸如此類的人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實在是舉不勝舉,漢代的張良,唐朝的徐茂公,宋朝的王安石,明朝的劉伯溫,清朝的周培公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如果你仔細探究,就會發現一個共同的事實存在。這些助王成功的智囊謀士們,不僅胸藏運籌天地之才,更有忠君為民無私無畏的高尚情懷。即便他們身上確實有希圖自己青史留名的念頭存在,那對于任何一個身懷經緯天地的奇才來說也是合乎情理無可厚非的。
話說回來,自古以來讀書人中文武兼備心憂天下的人也時有出現。他們審時度勢,心在朝廷,為了國家的尊嚴與強大,為了黎民百姓的幸福和安全,不避任何艱難險阻甚至甘愿為此付出生命代價。他們是讀書人里面的人中蛟龍,是國家民族興旺發達的中流砥柱,他們為歷史的發展與進步做出了卓越的貢獻,理當受到后世人們永遠的頌揚。宋代的范仲淹、岳飛,明代的于謙、戚繼光等人便是如此。論文才,他們個個學富五車才高八斗;論領兵打仗,他們人人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他們是名符其實的國家棟梁,民族干城。他們以自己的高尚人格和非凡能力,上效朝廷,下安黎民,忠心報國,磊落光明,功勛卓著,肝膽照人。在中華民族的歷史星空中,他們都是璀璨耀眼永放光芒的北斗明月,其精神永遠激勵后人在民族奮斗的長河里劈波斬浪勇往直前。
可恨的是在我們民族歷史上那些深處高端,為了謀取私利而悖逆國家民族大義的讀書人。這些人,說其迂腐實在有點太小看他們了,因為他們精于世故見風使舵投機鉆營無所不能;說其無才有點太貶低他們了,他們確實滿腹經綸才智過人很善于趨吉避兇明哲保身;說其無德倒不算對他們有任何不公,因為他們眼中心中只有個人榮辱得失,只有小集團利益,只知道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極盡一切卑鄙齷齪之手段誤國害民。他們不把自己的才華和能力用在利國利民的事業上,而是全部用在妒賢嫉能和一己私利上。為了達到個人的目的,他們既蠱惑個別昏聵的統治者,又妖言惑眾,打壓賢良,甚至不惜出賣國家民族的一切利益。一朝朝一代代的國家基業無不是壞在這幫可恨的讀書人手里。宋朝的嚴嵩、秦檜,清代的和珅、李鴻章,就是他們中的典型代表。這些人論學問和智慧在讀書人中都是受屈一指的人物,論地位大都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當朝權臣,惟其如此,他們才可能呼風喚雨左右一切,才能為了給自己撈取利益,而千方百計坑害正直賢能之士,犧牲國家利益換取自己家族的巨大財富。而他們為之依傍的朝廷,又無不是消亡在他們的胡作非為之中。一個嚴嵩的出現,就使得大明王朝由此墮入日薄西山的滅亡之路;一個秦檜的出現,就使得“王師北定中原日”成為了陸游生前死后的永久哀嘆和岳飛“直搗黃龍”抱負永遠破滅的符咒與噩夢;一個李鴻章的出現,就使得大清王朝失去了中華民族屹立五千年的儒雅與傲岸,跌入了內憂外患交疊奴顏屈膝度日的死亡之谷。
再看看如今的中國,由于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和西方世界思想意識的長期滲透與顛覆,有多少中華讀書人不是在或多或少地步歷史上那些敗類們的后塵?明明是利國利民的正確思想意識和路線方針,硬是被這些讀書人唾罵得一無是處;明明是危害國家民族利益的勾當,卻被他們美飾成治國之良策;明明是犧牲多數人利益肥了極少數人的罪惡私有化政策,卻被他們說成是灑脫發揮人自身能量的靈丹妙藥;明明是在毀壞環境耗費資源貽害子孫后代,他們卻說這是在補中國沒有經過資本主義制度的課;明明是在拿中國人民的血汗錢助紂為虐,他們卻要詭辯說什么救美國就是救中國;明明是老百姓的孩子因經濟困窘上不起學,他們卻要說上不起學那是因為學費還不算太高;明明是人所共知的出賣國家民族的千古大漢奸,他們硬是說這些人是曲線救國的真正民族英雄;明明是腐敗嚴重加速了政府與百姓之間的矛盾激化與隔閡,他們卻振振有詞地說這是改革進程中不可或缺的催化劑;明明是無序的市場經濟造成民眾和集體財富被一些別有用心的投機分子掠奪占有,他們卻處處為這些人打掩護找理由,說這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規律;明明是在為洋主子做內線不惜一切出賣國家民族利益,他們卻說自己是在洋為中用踐行西方民主;明明是中國的主權和自身諸多利益在遭受侵害,他們卻說這是融入世界經濟大家庭的正常現象......總之,這些讀書人眼中心里沒有國家和民族,更沒有這個國家和民族的廣大人民群眾,即是目前這個國家的貧富差距在全世界位于前列,他們還在歇斯底里地為少數富人搖旗吶喊加油鼓勁開脫罪責呼喚并制定所謂的法律保護。
許多讀書人在創造歷史的過程中所發揮的正確作用是不容否認也無可替代的,尤其是那些為了人民自由與幸福眾生孜孜以求的讀書人更值得所有的人尊重緬懷學習。可是讀書人中難以排出那些利欲熏心喪失氣節出賣靈魂禍害國家民族的渣滓存在。這些人中,有的思想僵化思慮單一行事不合時宜;有的自私自利目光狹隘為了個人利益絲毫不顧國家民族之整體利益;有的靈魂骯臟卑鄙齷齪最善于打壓真善美張揚假惡丑,盡其所能危害國家民族正當的權益;有的心里只有自己的蠅頭小利蝸角虛名,一點也沒有國家民族的千秋大業;有的投敵求榮甘愿做國家民族的敗類,以做洋奴內奸為最大榮耀。
讀書人如果恪守民族優秀文化道統,潛心服務于自己國家民族的永久和現實利益,他們不僅是時代的驕子,民眾的楷模,社會正能量的得力創造著和傳遞者,更是民族興旺發達最可依托的保證和動力催化劑。這樣的讀書人,他的存在和意義,他的貢獻和業績,他的作為和能量,一定能把人類帶勁越來越輝煌的理想境地。反之,就會給人類帶來無盡的劫難。
治國者,既要尊重讀書人,又要甄別讀書人。心底自私狹隘靈魂卑鄙齷齪的讀書人,一概摒除,使他們永遠沒有禍害人類的條件,沒有宣揚踐行謬誤與罪惡的機會。倘能這樣的話,則是國家民族之大幸,更是人類之大幸。
2014.3.24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