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西式廣場民主”亂象風云未定,烏坎又受到媒體關注了。關心中國“民主”的人們應該會記得2011年發生在烏坎的群體事件。事件吸引外界各方人士參與,尤其是各路媒體人和維權人士。2012年3月,村委會重新選舉。事件也因而被媒體人和各種維權人士報道為中國“民主革命”事業的一大標志性事件。之后外界人士散去,但烏坎的土地問題并未解決。村民直言:不需要選票,只要解決問題。短短兩年之后,3月13日,烏坎再起波瀾,不過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是在“民主”選舉中當選的村委會副主任楊色茂因為貪污而被檢察院拘傳。據《廣州日報》報道,村委副主任楊色茂因涉嫌在該村民生工程項目中收受賄賂,被陸豐市檢察機關依法立案偵查,并予以刑事拘留。這又是怎么一會事情?
2012年3月,在推翻原來的烏坎村兩委后,進行了民主選舉。在此次選舉中,作為之前的維權運動的領導者之一,楊色茂退出了村委會主任的競爭,而當選為村委會副主任,村委會主任一職由當時德高望重的林祖戀當選。
楊色茂在他自己的博客上表示,在其主管的民生工程建設中受賄屬實,兩次受賄,共計兩萬元。不過,他聲稱,這兩筆賄款中的第一筆已經以熱心人士的名義捐贈給了烏坎學校,第二筆本欲同樣捐贈給烏坎學校,但因為春節放假,學校無人接洽而未果,節后他將賄款送還給了行賄者。隨后,烏坎村兩委申請了取保候審,經檢察院同意,對他進行保釋,被拘傳的3月14日下午,他回到了烏坎家中。
近幾年來,村干部受賄的消息時常見諸媒體,社會公眾已經屢見不鮮,之前的“房爺”、“墳爺”等新聞中,主角都是村干部。與別的受賄新聞相比,楊色茂的受賄數額可以說不值一提,更何況他已經將賄款分別捐贈給學校和退還了。
既然如此,為什么他會受到檢察院的拘傳調查呢?我們可以在楊色茂的博客上找到一些蛛絲馬跡。
值得注意的是,同樣是在其自己的博客上,3月3日,楊色茂表示,本來他一直很崇敬林祖戀,但自2013年6月以來,他在看清林祖戀的“真面目”之后,已與林徹底鬧翻,并宣布在即將于3月30日舉行的換屆中競選村委會主任一職。
可以想象,經此事打擊,楊色茂在烏坎維權運動中所積累的支持度必將大幅下挫,從而影響其選情。
這樣,劇情就回到了我們熟悉的“票決民主”的政治劇本上。在選舉政治中,真正能夠提高自己的支持度的辦法其實是有限的,很容易就達到頂點,接下來的主要節目就是通過揭露競爭對手的劣行惡跡,以打擊其支持度。
不過,在過去兩年的村委會副主任任期中,楊色茂除了負責村里的道路、供水等民生工程項目建設,同時也負責直接引發“烏坎事件”的被原村兩委轉讓出去的土地的收回問題。
2013年3月,當主流媒體和維權人士不再關心烏坎的時候,我曾奉命前往烏坎采訪。當時了解到的情況顯示,村委會選舉才過了三四個月,對新村委的不滿情緒就已開始在烏坎村中蔓延。村民都迫切希望能夠趕緊收回土地,而賣出去的土地都辦理了相關手續,收回同樣也需要經過相應的法律程序,可村民們并不愿意等待。
楊色茂(右)是烏坎追討土地事宜的具體負責人,近日被拘傳
在經歷了“革命”成功的烏坎,村民們更加相信“鬧”的效果和媒體報道的力量,而不愿遵守程序和規則。林祖戀當時告訴我,村民甚至當面對他說,如果他肯自殺,就會引起更高層面的關注,問題就會解決。而村民則更加露骨地告訴我,2012年底廣東省委派來的工作組級別還不夠,還不能解決問題,要中央派人來解決才行。2012年9月,就有超過200名村民進入村委會大院聚集不去,大聲指責村委工作不力,不能解決土地問題。最終,另一位維權運動的積極分子、新村委的村委會副主任在任期不到一年時就被迫辭職。
在這種環境下,楊色茂所負責的土地收回工作長期進展不大,村民的指責可想而知。2013年采訪時,林祖戀就告訴我,還有村民認為,新村委在當選后,被政府收買了,不再代表村民的利益訴求了。
村委會內部對林祖戀也存在諸多不滿,有干部指責說,林祖戀搞一言堂,專權獨斷。而林祖戀則解釋說,很多時候,并不是他要管某些事情,而是村民認為,他是一把手,找他能夠更快地解決問題,所以就越過分管該項工作的干部,直接找他。
更重要的是,在其他“民主”國家發生的反對派運動中,一旦推翻政府,失去統一的斗爭目標,內部很快就會出現“分贓不均”的問題,為內部職位的分配問題而鬧得不可開交。烏坎也發生了同樣的事情,曾經在維權運動中并肩戰斗的人,在選舉中也很快就分裂了。未能當選的人指責當選的人當初積極參加維權,就是為了取而代之,并不是為村民利益服務,是投機分子;當選的人則認為未當選的人挾怨報復,在村民中散布對新村委的不滿情緒。
所以,在采訪之后所寫的報道中,由我執筆的專題導讀原來的標題為《烏坎不是答案》,就是希望能夠表達這個意思。所謂“烏坎模式”雖然推翻了原來被指責為腐敗、專橫的老村委,但帶來的未必是更好的結果。就在我們去采訪的時候,就已經有人開始懷念老村委,認為老村委威信高、能力強,“老村委什么都好,就是賣地;新村委除了不賣地,什么都不好”。
更嚴重的是,烏坎事件打開了一個廣場政治的喧鬧的潘多拉盒子,村民變得戾氣很重,不遵守秩序和規則,認為自己提出的所有要求都是合理的,都應該得到滿足,稍不如意,就聚集起來示威。
至于在“革命”之后上臺的新當權者的腐敗,也并不鮮見。烏坎模式雖然廣受外界好評,但不能掩蓋的事實是,中國實行基層民主選舉已經多年,而其帶來的腐敗和宗族混戰也早已為世人所熟知。就是在實行“民主”政治已經多年的印度、菲律賓等廣大第三世界國家,腐敗、瀆職也十分普遍地存在,而且很少受到追究。“橙色革命”之后的烏克蘭,腐敗也仍然廣泛存在,即使有簡化的票決民主選舉,也不過是換一批人繼續貪污腐敗而已。因此,票決民主并不必然能避免貪污腐敗。雖然楊色茂自稱已將賄款分別捐贈和退還,但這畢竟是一個令人擔心的苗頭,如果任期再長一點,賄款數目再大一點,結果會是什么樣呢?
烏克蘭在經歷了“橙色革命”之后,并未走上穩定發展的道路,而是在持續不斷的政治斗爭中分化,直至最終發展為不同政治派別之間的惡斗,直至今天的亂局。但愿這不是烏坎的明天。那些為簡化版票決民主的幻象盲目歡呼的聲音始終不絕于耳,又能否靜下來看一看現實,等一等自己的靈魂?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