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里所說的極端個人主義是指個人利益至上、為了個人利益不惜損害集體利益的理念和主張。
個人和集體是相互對立而又相互聯系的。集體是由個人組成的,個人是集體中獨立的分子。在現實生活中,按照社會關系的不同,個人可以被包含在不同的集體之中。如,家庭、工作單位、居住地區、所屬國家等等。在個人所在的各種集體中,個人都有獨立的、與所屬集體不盡相同的利益。但任何個人都離不開集體,都有與集體共同的利益。不承認每個個人獨立的個人利益是不符合實際的;不維護集體利益的結果是集體中每個個人的利益都要受到損害,因為集體利益本來就是集體中的個人的共同利益。
處理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系應當是力求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同時都能得到維護和提高。理想的狀態是個人的發展和提高有利于集體的發展和提高,集體的發展和提高能夠為個人的發展和提高創造更好的條件。當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也有不一致甚至是矛盾的時候。在這時不能突破的底線是,不能為了個人利益損害集體利益。因為這會損害所有人的利益。而極端個人主義的問題就在于為了個人利益不惜損害集體利益。
細細想來,每一個人都生活在各種各樣的集體當中。大到國家、地區、城市、鄉鎮,小到工作單位、社區、樓院、家庭。在每一個集體中都存在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系,都要處理好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系。如果讓極端個人主義大行其道,會危害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奉行極端個人主義,就可能為了個人利益損害國家利益,為了個人利益損害所居住的地區或城市的利益,為了個人利益損害工作單位的利益。在一個工作單位中,股東或合伙人是一個集體,車間或班組是一個集體,企業或部門是一個集體。在其中每一個集體中,都有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區別和聯系,都應當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系。在每一個家庭中,也都存在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系。家庭成員之間本來是血濃于水,但如果個人利益至上,為了個人利益不惜損害家庭利益,家人之間的親情也會被淹沒在利己主義的冰水之中。可見,極端個人主義不僅會損害國家的穩定、社會的和諧、經濟的發展,而且會損害家庭的和睦、鄰里之間的團結。
兼顧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高度重視集體利益、集體利益先于個人利益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自古以來中華文化就講“忠孝”、講“仁義”、講“廉恥”。雖然這里面有封建主義的色彩并且有維護封建制度的作用,但卻包含著正確處理國家、社會、家庭、個人之間利益關系的合理內核。在以華人為主體、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新加坡有“國家至上,社會為先;家庭為根,社會為本;社會關懷,尊重個人;協商共識,避免沖突;種族和諧,宗教寬容”的“共同價值觀”。毫無疑問是把集體利益置于個人利益之上的。這并沒有影響新加坡的發展,反而促進了新加坡的發展。其實,這正是中華民族優良傳統中最寶貴的東西。這種兼顧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高度重視集體利益、集體利益先于個人利益的理念和主張與馬克思主義的觀點是一致的,對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這種正確的理念和觀點應當大力提倡和宣傳。對極端個人主義必須堅決反對。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