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四個現代化的目標,不要國民生產總值翻番的目標
——與經濟學家的辯論(53)給人大代表的信
尊敬的人大代表們,當我們理解了資本和中國資本以后,我們就可以得出結論,經濟學家們為改革開放設計的市場經濟,就是中國的貨幣在市場經濟中用錢賺錢的活動,這個活動就是中國資本!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資本就在市場經濟環境中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完成用錢賺錢的活動,隨著中國資本的不斷地擴大,不斷地積累,自然而然地就出現了資本主義占有制和社會化生產的矛盾,出現了勞動者同資本家之間的矛盾,出現了企業內部有計劃有組織的生產和社會中的無政府狀態狀態的生產的矛盾。這些矛盾不但造成了生產的混亂,而且造成了社會的混亂呢,不僅造成了兩極分化,而且造成了生產過剩即經濟危機!
到十八大習近平擔任總書記的時候,就是解決由中國資本三十年來造成的災難,造成的無法克服的社會弊病的時候。所以擺在習近平總書記面前的任務就是如何解決這些堆積如山的災難和社會弊病。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習總書記提出中國人的夢想自然就受到社會各界的歡迎!中國人民期望過上幸福的生活!
但是,在經濟學家們的堅持下,認為,這些社會災難,社會弊病是改革開放不徹底造成的,是因為政府干涉太多造成的,所以,本屆政府在李克強總理的領導下,按照經濟學家們的誤導,徹底擺脫政府對市場的干預。“把改革開放作為發展的根本之策,放開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用好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促進經濟穩定增長。” 市場經濟的看不見的手,實際上就是中國資本操縱中國經濟的手,或者準確地說就是中國資本這個用錢賺錢的運動這個手操縱著中國的生產、交換、分配、消費的整個活動過程。
總理在這里說的促進經濟穩定增長。這里“經濟”二字,就是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的穩增長。國民生產總值是什么呢?就是各個資本家獲得的利潤的總和,利潤是什么呢?就是中國資本家用錢賺到的錢,就是比原先數量更多的貨幣。這個利潤就是中國全國的勞動者無償創造的剩余價值。我們不說剩余價值應歸全國人民所有。我們就看看中國資本是如何利用56。9萬億的國民生產總值的。或者說,把這些國民生產總值實用到為實現四個現代化的目標上呢?還是用到中國資本的用錢賺錢的目標上呢?
誰都知道,改革開放當初定的發展目標就是實現中國的四個現代化!但是,在經濟學家們的縱容下,就把這個目標改成為國民生產總值的翻幾番的目標。毫無疑問,國民生產總值翻幾番的目標,和四個現代化的目標,有本質的不同。農業現代化的目標就是全部農業實現機械化。而農業生產總值的目標則是把農業商業化,把土地分配到戶明晰農民的產權,讓個體農民在市場經中完成賺錢的活動。工業現代化的目標是,所有的工廠都實行機器生產或者自動化生產。而工業總產值的目標則是把工業全部商業化,讓工業的生產資料落實到人,落實到公司、或者落落實到國家,做到產權明晰化,讓所有的工業在市場經濟中自由競爭,讓市場配置資源。由此可見,把四個現代化作為經濟發展的目標和把國民生產總值的增加作為目標的不同的地方就是:四個現代化的實現需要的是實實在在的物質的東西,是實體經濟的東西。這些物質的東西的增加是隨著勞動生產力的提高而增加。而國民生產總值的增加需要的是抽象的價值的東西,是物質產品的貨幣形式。物質的實體的東西,是看得見摸得著的,一個就是一個,絕對不能變成兩個!而物質產品的價值形態是可變的東西,一個物質產品的價格可以是五元,也可以是五十元,還可以是五百元。所以,物質產品的數量的增加,和這些物質產品的價值數量的增加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可見,國民生產總值的增加的目標并不是四個現代化的目標!
中國人民需要的是什么呢?自然需要的是四個現代化!農業現代化的目標是根據全國四百萬個自然村,根據中國的可耕地的面積,計算出一共需要多少臺播種機、收割機、摘棉機、大型拖拉機等等。總數計算出來以后,就要根據生產資料的情況安排生產,然后調撥給需要它們的地方。工業的現代化,就是根據全國的主要的工廠,計算出需要的各種各樣的機器設備,需要各種自動化的設備,總數計算出來以后,就要根據原料設備狀況,生產力狀況組織生產,然后調撥使用。因此,在實現四個現代化的過程中,政府的任務就是統計數量、安排生產、組織調撥,以及解決所有與工業生產農業的生產有關的事情。毛澤東時代的政府部委設置,機關人員的任務都是圍繞著實現四個現代化的目標組織的,或者說,那時的政府就是以實現四個現代化目標為己任的!
對于十三億中國人民來說實現四個現代化這個非常非常重要的,與人民的生存條件有關的,絕大的任務,在政府的報告中幾乎看不到,致使得全國人民不知道實現四個現代化的目標,現在到了什么地步!我認為這是這次甚至可以說改革開放以來歷次人大會議的報告最大的缺陷,幾乎所有的這些報告都沒有談到有關四個現代化的實際措施和有關政策,以及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是絕大的錯誤!
現在要問,毛澤東時代由全國人民流血流汗艱苦創業創造出來的為實現四個現代化的物質基礎都到哪里去了呢?那些為農業制造機械的工廠現在都干些什么?那些為工業制造機器設備的工廠現在都干些什么?毋庸置疑,那些物質基礎都被中國資本瓜分了,用來在市場經濟中實現或完成用錢賺錢的活動了!那些為實現四個現代化制造設備的工廠現在干的是,不僅為個人創造利潤同時為國家創造國民生產總值!由于毛澤東時代的國營企業在創造利潤上競爭不過私人企業,所以,就被私人企業收購了!變成了私人資本!不僅如此,在所有的中國資本的企業中,按照經濟學家們的利潤最大化的原則,設計了什么經濟轉型,結構升級。所謂轉型,就是什么掙錢就干什么!所謂結構升級,就是以賺錢的多少為標準,把企業掙錢少的結構升級為掙錢多的結構!這樣一來,什么四個現代化的目標早就拋到九霄云外了!
按理說,如果政府還要把實現四個現代化作為經濟發展的目標,那么即就是在中國資本的統治下,也應該按照實現四個現代化的目標,組織中國資本在為四個現代化制造機器、機械設備的工廠里投資!可是政府報告中卻采取放任自流的政策,讓市場起調節的作用,放棄政府的組織管理的責任!四個現代化的目標自然就泡湯了!
尊敬的人大代表們,試問中國的四個現代化重要呢?還是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的增加重要?
勞動者2014年3月6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