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出產的智能手機,六成是在中國完成最后組裝的“中國制造”。經過多年苦干實干,中國的GDP規模已經世界第二,按這個趨勢,再過五六年可能就會成為世界第一。這些聽起來很了不起,不是嗎?
可是,在這些表象背后,藏著什么呢?
拿智能手機打個比方吧。當我們玩手機的時候,看到的是漂亮友好的界面,我們看不到芯片,也看不到操作系統。也就是說,我們看到的是表象,不是本質。智能手機簡單好用,好像人人都了解它,但事實上沒多少人真的懂。
GDP最終反映只為一個數字,它跟真實的經濟運行世界的本質存在多遠的距離,沒人能說得清楚。《潛伏》里有句經典臺詞,“兩根金條放在這,你能告訴我哪一根是高尚的,哪一根是齷齪的?”同樣的道理,從統計數字上看不出誰獲得收益,誰承擔成本。
“世界工廠”模式的發展取得了GDP規模的迅猛增長,是否就意味著該模式的成功?經濟體量的增長,是否就意味著中國在世界舞臺上越來越強?好多這樣的問題都沒有標準答案,都需要進一步探討。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禮。本專題在國家利益和發展主義的視野范圍內,關注兩個層面的問題。首先是中國的發展模式面臨壓力,“世界工廠”亟待升級,否則難以為繼。這是形勢發展倒逼的結果,是迫在眉睫的問題。
其次,探究全球發展與治理模式背后的密碼。中國是個大國,不能總是被形勢逼著團團轉,緊迫的問題要解決,也要有長遠眼光,搞懂規則,主導規則。
借用習近平主席的話,思考中國的問題,“既要登高望遠,又要腳踏實地”。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