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過來人,知道毛澤東社會主義計劃經(jīng)濟實踐下,工礦、企、亊業(yè)單位、政府工作人員、科研等等,低消費低工資卻穩(wěn)當,除非你犯罪被解除待遇外,可謂終身有保障,比如公辦教師、政府干部這類腦力勞動者,吃商品糧、拿國家工資,說旱澇保收,被農(nóng)民稱為“吃輕省飯的人”而倍受羨慕,農(nóng)村姑娘以嫁拿國家工資的男人為榮,以嫁給當兵的為榮,因為當兵的國家都安排工作。
這種待遇被改革開放后稱為“鐵飯碗、大鍋飯”被打破,理由是平均主義弊端,不分貢獻大小,壓制了勞動積極性,又似乎帶有批判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的味道。哈,筆者也是典型的腦力勞動者,當時對打破鐵飯碗也沒什么看法,只是覺得有點兒威脅,又似認可這種改革。
但今天,三十多年改革開放露出本相后,感謝這面鏡子,筆者似乎明白了,才看出了打破鐵飯碗、大鍋飯的真相。
絕對平均當然不可能,相對平均就是符合生態(tài)平衡萬有法理的,反對所謂的這種平均主義就是想造就貧富懸殊,違天而行,違道而行,違反我們這個世界生態(tài)平衡自然規(guī)律。“大鍋飯”,僅從這含義就可見代表大多數(shù),有眾多就餐者,打破它不明顯地不讓眾多的人口爭食,讓少數(shù)“猴王”先吃個夠嗎?鐵飯碗性質(zhì)沒一點兒優(yōu)點嗎?它也可以讓人無饑寒之憂,安居樂業(yè)吧!當然事物總有利弊兩面性,就看利弊誰大誰小了。
大鍋飯、貧富差別不懸殊的時代,人們的工作效率、社會風氣怎么樣呢?以學校為例而言,那時的學生無周末補課、無家庭作業(yè),學風甚濃,教師水平普遍偏高,有能力多才多藝的多、敬業(yè)精神普遍偏高,道徳普遍偏高,教風好,師生心地較純潔。工作、學習積極性大大地有!良性著的呢!
打破大鍋飯、鐵飯碗的今天,一切交給個人生存竟爭去,卸政府擔子、職能,人們的工作效率、社會風氣、工作積極性怎么樣呢?
為個人私利的積極性確實高了,為社會為人民大眾的謀福利的積極性怎么樣了?政府胡夸風更烈,虛報政績近乎普遍化,偽劣產(chǎn)品鋪天蓋地,這就是工作效率,還有罄竹難書的社會邪相、積弊,這就是要的工作積極性!以學校為例,教育的社會責任感沒了,讀書的目的已僅是為個人功利。一切為了應付考試只重所謂的智育,實則是訓練知識的奴隸,淡化了德育、體育。這就是今天人們的工作責任心、積極性!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這恐怕是難違的現(xiàn)象,是由人的差別存在的,區(qū)別就看“治者”是為人民服務或是為自己、少數(shù)特權服務。
打破鐵飯碗,取消大鍋飯,似為了精兵簡政,亊實上,實行企亊業(yè)單位聘任制、”長字輩”負責制、淘汰制,機構精簡了嗎?能淘汰幾個人!其弊端更重,例如校長負責制,那么一個學校正邪、好壞,完全由校長的品性德行而定,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行也不行。淘汰制,把不行的象垃圾一樣推向社會,我們政府的職能,力圖使每個公民就業(yè)、使社會穩(wěn)定還來不及呢!那時代多安居樂業(yè),今天有多少失業(yè)者!打破鐵飯碗、大鍋飯,把一切推向社會,推給個人生存竟爭,讓其自生自滅,是對社會不負責任的體現(xiàn),是惡性的體現(xiàn),加劇了社會不安定因素。
打破鐵飯碗,取消大鍋飯的實踐證明、前后時代證明,輕則可以說思想認識錯了,未弄懂本質(zhì)問題是什么。
現(xiàn)在才明白,原來打破鐵飯碗,取消大鍋飯不過是拆社會主義大廈中的一匹椽子罷了,其弊端無非是個托詞。一切不過為了走私有資本主義道路,哪里是顧大眾死活!
資本主義輸入靡靡之音開始,繼爾色情影視,首先消磨中國人的正能量,中國正道人醒悟時已經(jīng)晚了,資本主義已經(jīng)成功,根深蒂固了,毛澤東好不容易升華的人的正能量很快被壓制,原來人類的正氣如此不堪一擊,同志們啦......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