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我在“誰才是一個社會中真正的精英?(2008-07-01)”一帖中也講過,強勢群體中為弱勢群體說話的那部分人,那些富有社會責任感...思考整個地球及人類社會前途的人,也就是那些極力探索并以實際行動來努力增大“一個沒什么社會資源的人靠自身努力來改變自身在這個社會中的地位的幾率”的人,才是這個社會中真正的精英。在我看來,這類人有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在自己溫飽基本解決后就不再在物質生活上貪婪,而是注重于精神生活和奉獻,對大自然和未知事物充滿好奇,對蕓蕓眾生充滿關愛,較有社會責任感。因而往往被信仰“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經濟人視為偏左。奈何?
這是我在中國強國論壇首次給出的定義:一個社會中,那些自身身處上層社會而為整個社會公平正義搖旗吶喊、憂國憂民,為社會的良性發展而奮斗的人,才是這個社會中真正的精英。
也就是說:強勢群體中為弱勢群體說話的那部分人才是社會中真正的精英;得到老百姓認可的精英才是社會中真正的精英。“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只有得到老百姓認可的精英才能與廣大人民群眾一道去真正創造歷史。否則,從歷史的眼光看,精英的輝煌都只不過是過眼煙云、曇花一現。
十五年前我在研究一個數學問題時忽然聯想到當時的中國經濟學家們正熱衷于運用數學工具來彰顯自己學術論文的理論性和權威性。由此,當時我也試著用數學工具來討論所謂的社會精英問題,甚至試圖給出一個比例,來表示一個社會中各層次的號稱精英的人群里到底有多少我所定義的真正社會精英。當然,這不在今天的討論之例。
按照我的上述定義,那些只為自己利益,按他們圈內心照不宣潛規則行事的人,則實際已形成自己的利益集團。他們在為自己謀利時,是不會真正兼顧社會公平正義的,是貪得無厭的。這種人,無論其社會地位有多顯赫,權力有多大,受教育程度有多高,財富有多少,都不能算作真正的社會精英。他們只不過是該社會中不愁吃穿的食客而已,貪婪地不斷地掠奪和積累財富,只圖自己享受。他們無社會責任感,不屑探求人生真諦。尤其不正當的是,由于他們享有過多資源,有話語權,往往利用其話語權來愚弄百姓,為他們自己的利益集團貼金。實際上,這樣的人不僅算不得社會精英,正相反,他們在一定程度上已成為構建和諧社會和公正社會的阻礙。一個社會是否和諧公正,大致可以用在這個社會中一個人靠自身努力來改變自身命運幾率的大小來度量。幾率越大,社會越公正。一旦某些個階層形成他們自己的利益集團,遇事都心照不宣地按圈內潛規則行事,則對圈外人就是極大的不公正。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拿你身邊一個沒什么資源的農民家庭的大學畢業生找工作的情景與一個大學教授或是一個什么經濟學家或是一個什么什么長的大學畢業生兒子或是千斤找工作的情景對比一下,就會一目了然。難道你能說這樣的按圈內潛規則行事的大學教授或經濟學家或什么長是這個社會的精英?顯然不是。充其量,他們只能算作是這個社會他們所謂精英圈子里的人,不是這個社會里真正的精英。只有那些極力探索并以實際行動來努力增大“一個沒什么社會資源的人靠自身努力來改變自身在這個社會中的地位的幾率”的人,才是這個社會中的真正精英。當年的真正的中國共產黨人就是這么做的,他們奮斗的結果是建立了新中國,而新中國的建立極大地提升了普通勞動者在社會中當家做主的幾率,所以,當年的共產黨人是社會真正的精英。
按照這個定義,只有那些富有社會責任感,時常思考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科學發展,思考整個地球及人類社會前途的人,才配社會精英這個稱號。簡單回顧一下中國近代的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他們的家庭富裕程度大都在當時社會的平均水平之上,可他們偏不做不愁吃穿的食客,而要路見不平一聲吼,為社會的公平正義而吶喊,為廣大勞苦大眾的福祉而奮斗;看看當年那一批批滿懷豪情奔赴延安的青年知識分子,偏不滿足于小資的卿卿我我,而視社會責任為己任,視救廣大勞苦大眾出苦海為己任;再看看新中國成立之初回國的科學家吧,他們胸有大志,心中裝著祖國和人民,義無反顧地回來報效當時雖然貧窮但充滿希望的、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他們,正是這樣的一批人,才是當時社會中真正的精英。
按照這個定義,只有那些胸懷博大,志向高遠,憂國憂民,不以個人恩怨定向背的人,才是社會真正的精英。看看那一批批跟隨共產黨打江山的將軍和老干部們吧,他們有堅定的信念,并沒因為在運動中受到一時的沖擊而動搖自己對黨對領袖對事業的信念。正是當年中國共產黨內積聚了一大批上述這樣的真正社會精英,再加上大眾的衷心擁護和支持(這種擁護和支持是必然的,因為他們不是聲稱代表、而是以行動代表了大眾的利益),黨的事業,人民的事業才無往而不勝,才會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那些片面哭述“傷痕”的人,完全以他們的個人恩怨定向背,不顧整體事實和大眾利益而攻其一點不計其余,肆意把歷史當成“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以快一己之私,哭哭啼啼,胸無大志,毫無信念,有奶便是娘,能配精英的稱呼嗎?這些毫無社會責任感、毫無骨氣、見風使舵的人,無論后來混得有多牛,僅食客而已,可憐可悲。從歷史的角度看,凡是為真理為大眾奮斗的人都是可歌可泣的,凡是以個人恩怨定向背、無社會責任感、有奶便是娘、僅為一己之私的人,都是過眼煙云,風光一時,終成笑談。
現在擺在全黨全軍全國人民面前的問題是:在被忽悠這么許多年后,我們黨內是否還仍然積聚著這樣一大批真正憂國憂民的社會精英?一大批不計個人得失或少計個人得失的真正踐行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社會精英?一大批真正的既有真才實學又有強國信念的社會精英?
如果是,則甚幸;如果答案是不知道,則需立即反思;如果答案是否,則要立刻采取果斷行動。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