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聽到有人講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可是本人卻一直找不到對這三個自信的根據。經過努力尋找,結果得出的結論卻是對自信的質疑。
先看理論自信:這些年來,官方一直說中國指導思想的理論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及特別是理論之夢。對于這種提法,不少人都有不解之處。馬列毛主義與特別是理論之夢,難道真的是同一理論體系嗎?人們之所以有這樣的疑問,就是因問他們知道在階級社會里,所有的理論都是有階級性的,毛澤東在他的《實踐論》中就曾著重強調了這一點,并公然申明馬列毛主義就是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的。而特別是后面的特別是理論之夢的階級性也是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的嗎?如是,它為什么不象毛澤東那樣公然申明?就是公然申明了,你能夠說出令人信服的所以然來嗎?不敢說,不能說和不愿說,都不是自信的表現。
再說道路自信:什么是道路?就是人們要到自己想去的目的地,于是就步行或乘坐交通工具直奔目的地而行,人們所走的(或走過的)線條,就是人們說說的道路。道路產生的前提,就是首先必須要有“人們想要到達的目的地”。按馬列毛主義的原理,共產黨人要到達的目的地就是共產主義社會。而要到達共產主義社會,就必須走科學社會主義的道路。
然而,毛澤東以后的各屆領導人索要到達的目的地都是小康社會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與共產主義社會好像并不是同一個地方,這是不是通往共產主義大路上的一個中間站,哪一位領導人也沒有講過。是或者不是,還是要講清楚才對。不講明白,讓人們自己去理解,就很有可能有的認為是奔向共產主義的中間站,而有的則認為是奔向資本主義天堂的目的地。如果是前者,我們所走的道路就是科學社會主義道路;如果是后者,我們所走的道路就是資本主義道路。對這樣的大是大非的問題你不講清楚怎么行?如果你是不敢講、不能講或不愿講,就說明你并沒有自己所說的自信。
最后說制度自信:人類有史以來的社會制度,無非就是私有制與公有制兩種。現在我們中國的社會制度究竟是公有制還是私有制?對此,官方從來也沒有明確的講過。我們知道,人類社會自從原始公社解體以后,就已經進入了私有制社會,私有制社會的顯著特點,就是財產私有,再就是社會上始終存在階級的剝削。這樣的社會一直被叢林法則所控制,在這樣的社會里,勞動人民始終處于被剝削的地位。根據以上的社會特點來觀察,中國現在的社會制度就是私有制,可是官方對此卻從來不敢說、不敢說或者不愿說。毫無疑問,這樣做也是沒有自信的表現。
說有自信而實際上并沒有自信,這就是人們普遍的看法。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