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南在《毛澤東和他的長子》座談會上的發言精彩極了,頂贊!這位著名社會問題評論家真不是吹的,為了國家、民族和老百姓的前途,他敢于仗義執言;為了捍衛毛澤東的最高歷史地位,維護毛岸英的英名與崇高犧牲精神,他盡了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應盡的責任。可以說,他無愧于自己、社會和老百姓。發言中,在講到毛主席和他的長子毛岸英時,由于動情萬分,司馬南數度哽咽;在講到某些令人憤慨的問題時,他又禁不住憤憤然在桌子上猛擊一拳!看著視頻聽著司馬南的發言,我的冬用厚手絹因為揩淚水而濕了大半片。他直面現實之所以敢于這般的所言所行,為什么?
回想少年時代,曾經讀過《十萬個為什么》,看得是津津有味,一部科普讀物將我引進了無垠的未知世界。然而,浩浩之大千世界,“為什么”又何止10萬個。在大自然領域里有無限個“為什么”,而存在于在人世間的“為什么”也是何其的多,多到數不勝數,舉不勝舉,讓人乍舌不算,甚至驚訝到感慨無限,涕淚俱下。……
到本月26日毛主席誕辰120周年時,毛澤東時代已經遠離我們37年有余了。但是,這個偉大的時代,中國歷史上空前的真正由人民群眾當家做主的時代,給今天活在號稱盛世、和諧社會下的人們留下了很多很多的“為什么”。
毛澤東時代貧窮,這似乎是鐵定的事實,幾乎也沒有一個人說毛澤東時代富裕。對此問題,由張宏良、孔慶東和司馬南等來分析、解析,可能是最好的選擇。為什么,就在那個貧窮的時代,造就了兩彈一星?今天處于幸福感十足之中的人們,千萬千萬別小瞧了這2和1,恰恰是這2和1,使新中國拔地而起般地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使得蘇修只敢言而不敢妄動,使得在侵朝戰爭中慘敗給中國的美國破例由總統親自來訪問紅色中國。那時候中美沒有外交關系,美國封鎖了中國、中美雙方敵對了20余年,那么,美國總統的來訪說明了什么呢?如果說毛澤東時代時的中國是富國,也有一半是說對了的,為什么?答案很簡單,中國人民的精神很富裕,腰桿挺得筆直筆直,在巨大的精神財富毛澤東思想光輝照耀下大干社會主義,大踏步地向著光輝的前景邁進!而今天的處于幸福感十足之中的人們,有上述那樣的精氣神嗎?缺少、略有和沒有幸福感的人們,就根本無從談了。這是為什么?順帶提一筆,尼克松幫周恩來脫大衣,是客人對主人的尊重、敢放和甘放美國總統的架子;今天我們為來訪的美國總統打傘,僅僅是出于禮儀,中國是文明禮儀之邦嘛。
我寫“文章”從來不走“起承轉合,有條不紊”的正統老路,也不講究文法的“推敲、潤色”,為什么?緣由其實簡單極了。我根本無路可走,也講究不了。不像小崗村人那樣,從30多年前的違法分地單干,到今天又要抗拒土地的流轉,好似猢猻翻筋斗一樣,真乃滑天下之大稽也!博物館里那張血手印血跡尚未干透,現在又出來一張血手印。前后兩張血手印,前者將自己從新中國農民變回到了舊中國農民,后者使自己淹沒在了嘲笑聲和唾沫之中。為什么竟會如此呢?答案當然只能問他們自己。回想當初,違法分地、不怕殺頭坐牢的“壯舉”顯得是何等的威風凜凜,又被拍成了電影;而今卻又顯得委屈萬分、有苦難言似的,這到底是為什么?不管如何,后悔藥是沒得買的,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當然當初是顯赫的,樹小崗而舍大寨,害苦了喜歡走農業集體化道路的大多數新中國農民,但雖能顯赫一時,遺臭卻得千年。我是眼睜睜看著生產隊倉庫里充盈的糧食、農機等等物質被徹徹底底地瓜分掉的,當時看得真是痛心之極,頓足無力……
“失地農民”終于誕生了!沒有了土地的人也配叫“農民”?由農村來到城里做了十年以上工作的依舊叫“農民工”?頗具特色,頗具特色啊!為什么,為什么,10萬個“為什么”。近聞杭州將建280米高度的“世界浙商中國總部”大廈,不錯,浙江人杰地靈,經濟發達的富庶之地,“成功人士”遍及于世界。但就在浙江的山區學校里,還有著好幾萬缺這缺那的孩童,所缺之物并非鋼琴轎車等等高檔的東東,而只是些“一雙鞋、一本書、一張課桌”等等,而已。可憐啊,浙江山區的窮孩子們!為此,我倒想建議,將“之家”的高度減低至240米,用40米高度的建造費雪中送炭般地贈送給那些孩子,今日之中國社會畢竟是和諧盛世社會啊!其實我是在做夢、癡人說夢,但為什么還偏要說出口來呢?為什么?我也不知道自己究竟“為什么”。
冬至將至,天氣是一天寒比一天,不過我還好,尚能用得了取暖器,并在電腦前坐著將鍵盤亂敲一氣,夜里嘛做著夢,醒來后望望窗外,看看手機里的中國氣象頻道,啊,竟又是一個霧霾天,寧波還發出了“霾黃色預警”;交通臺又傳來城里、高速路上堵與不堵、大堵、中堵和小堵的消息,以及今年轎車產銷量又居世界第一,截止11月份,產量略高于銷量,庫存100000輛左右。老百姓是已經生存于霧霾之中了,為什么還要如此這般地刺激老百姓的神經?為什么?!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