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商品經濟的罪行分析中得出的結論!
——給老同學的信(24)
老同學:你好!我們在分析了商品經濟的罪行——破產、囤積居奇、證券投機和寄生現象以后就要得出結論。
這里我以一些情節來預先支持我所提出的對于自由的和欺騙的競爭制度的責難。首先簡單重復商品經濟的四個罪行特點,這些特點證明現代商業所追求的只是不顧一切的掠奪。
一,破產有利于商人對整個社會的掠奪,商人在破產中是從來不會吃虧的:如果一個聰明的商人,他會考慮到破產的危險性,并按足以彌補所預料的損失的那種比率來安排好自己的收入;但是如果他是一個輕舉妄動的人,或在商業中性質上完全近似騙子的人,那么他就會毫不遲疑地宣告破產,并在宣告破產中把以前二十次破產所損失的都撈回來。由此可以得出結論,破產的危險是威脅著整個社會,而不是威脅著個人。
二,囤積居奇掠奪整個社會,因為被囤積的物品漲價的重擔,最后是落到消費者頭上,首先是落到工業家的頭上;工業家們被迫維持工廠時,只好在金錢上作出犧牲,不顧很少的利潤來生產,為的是期望將來有一個美好的前途;他們竭力支撐著每日所賴以生存的機構,只是到了很久以后,才獲得當初囤積者很快就迫使他們忍受的那種漲價的機會。
三,證券投機掠奪整個社會,他們抽去資本,以便把它投入到為最狡猾的投機家們帶來巨額利潤的那種漲價跌價的骯臟投機事業中。自此以后,農業和工廠只有支付極高的利息才能得到生產上所必需的資金,而那些異常緩慢地和非常費勁地才能得到收入的有益企業,則被吞下了極大部分現金的證券投機拋在一旁。
四,寄生現象或過多的經理人通過兩種方法,來掠奪整個社會,一種方法是從社會上奪取不計其數的工作者去從事于不生產的勞動,另一種方法是通過從無數商人自相火并中所產生等于禁止的障礙。
我認為,重提一下以前的敘述足以證明:自由競爭只能在經濟關系中——不只是在商業方面,而且在商業所包容到的一切機械的、自由的職業內——制造詐騙行為。人們對商業的自由也像對政治自由一樣,在沒有遇見到經濟學將會把他們引導何處去以前曾輕率地加以利用。現在人們開始認識到錯誤,但為了改正它,又犯了更加愚蠢的錯誤,他們在改正錯誤或犯錯誤時,總是把商業利益與工業生產的利益混合起來,殊不知道商業正是工業生產的真正敵人。
把這兩者加以對照,就可知商人作用的微不足道和工業家的重要性,而人們卻想把兩者的利益混淆起來。工廠的指揮者很容易排除商人而代行其職務,因為他們可以直接購買原料,直接批發成品,或者排遣自己的辦事人員去執行購買和銷售的業務。可是商人就無論無何也不能代替工業家,沒有工業家就無論無何也不能從事生產。
如果任何一個城市,如鬧鼠疫時期的馬賽那樣,失去了他的商人們,只要情況仍然需要商業,那么新的商人又會布滿這座城市。但是如果一個城市,像盧文所發生的情形一樣,失去它的工業家時,那么不見得新的工廠主會把自己的工廠遷移到哪里去。只要哪里可以自由地做生意賺錢,那里一定有很多商人出現。但工廠卻不是可以隨便出現的,雖然那里一切都對他有利,并有獲得成功的希望。假定工廠主都離開國內,那就將使為這些工廠服務的一切原料商和代理商都無事可做,可是一切商人的離開并不會引起任何工廠的停閉,如前所述,工廠的指揮者及其職員在必要時可以代替商人。
我們看到一切強國怎樣堅持不懈地把自己的商人安置到東方個民族中,而沒有一個強國愿意把工廠主從歐洲安置到東方去的;恰恰相反,它希望從中國和印度把工廠吸引過來,但很少關心從這些國家把商人吸引到歐洲來。這種對比說法越多,就越能使我們確信應該把商人和銀行家置于嚴格的管理之下,使他們只限于從事如我所說的那些有益的事業。如果依照經濟學家們的意見給他們以無限的自由,那么他們將把自己的資本用來反對生產;并將仿效一個無紀律的士兵那樣去干,后者一旦擺脫了受處罰的恐懼心理時,就會立刻開始掠奪他應該在那里維持秩序的祖國。
要使現代的人們對自己的偶像即商業自由發生疑問并承認應該完全改變萬惡之源的商業制度,那還得經過一個相當長的時間。
勞動者2013年12月6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