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在之前文章中將華西村等說成是資本主義的優等生,這個說法我不打算收回;我認為現在的央企更是這種優等生,而且在層次和作用上,絕非華西村所能比擬。
華西村等根本上是個較成功的工農株式會社。在全中國開始細散資本化的時候,它們保留了集體。單干的瓶頸是資本薄弱,原始積累很難,這時候為數不多的“集體”,優勢就大了去了,發展鄉鎮企業快人一步,然后愜意地以周邊甚至全國作為產品傾銷的市場,維系其資本主義發展的所有政權成本(諸如軍隊、警察、海關等等等等)由國家承擔,只要一個稍有水平、格調不會太低(私欲有度)的帶頭大哥,想不成功都難。不管怎樣,以馬克思《資本論》的角度,它們都是標準的資本主義經濟單元,在資本主義土壤環境下抓住機遇發育成一棵大樹。以這種方式進入良性循環,其資本累積是呈加速度的,就是說——來錢相當快,在此基礎上,收入分配按社會主義或福利式(北歐也差不多這樣干的),就顯得奇高。令人羨慕嫉妒恨。
央企更是這樣。作為國家資本的重要組成部分,天生雄厚、集約,一步邁過了艱辛的原始積累階段;國家扶持,政策傾斜,有利于壟斷(少來道義性抨擊,西方少數大資本壟斷那才叫真壟斷);相較于私人資本,更不計近利,而著眼于中長期目標,有利于技術研發,后勁足;以國家為后盾,開拓海外市場,底氣足,成效大……
所不同的是,華西村等幾乎不承擔政權成本,反而蒙惠于此;而央企卻在相當程度上肩負著政權成本,甚至就是政權最重要的財政基礎。百余家央企上交的利稅約占全國的兩成,而且作為“長子”,在政府困難和需要的時候,責無旁貸,用起來了無滯礙、得心應手。火車票、鐵路運費十多年未漲價,發電企業虧本也得干,等等,為GDP長期高速增長立下汗馬功勞;航天和軍工部門所從事的,是國家安全的基石,其效益更不是錢所能衡量……當然,國企和央企的作用和成績單,杜建國同志已經談得全面而深透,我不敢贅復,大家要以學毛選或重要文件的精神認真學習領會;但若杜建國們反對這方面的“改革”,我期期以為不可。
事物從來不是一成不變,而必須與時俱進地改變、改革,當然包括諸如華爾街或者中國央企之類。華爾街要“改革”很難,我們必須為美國“99%”的兄弟們幫忙喊大聲一點,提醒美國的政經當局要切實關注人權,尊重普世價值。這是題外話。我們的央企當然也需要改革,問題是怎么改。首先調門不要喊那么高,比如惠及全民、有利民生云云,動聽而光鮮,最后卻搞出“新三座”,大家的舊傷疤還沒痊愈呢。我們先關心“改革”能不能讓政權、政局更鞏固更穩定再說,這是萬千黎民的命根子,其他什么提升民生、幸福指數的,后面慢慢來。
前面說到,央企是政權的財政基礎,手中有錢,心中不慌,萬一給改成神圣不可侵犯的私了,不管是內私還是外私,哪還能“了無滯礙、得心應手”,不要說抑制CPI,回饋農業補助“三農”,即使想繼續保證體制內幾千萬人養尊處優的生活,恐怕也大成問題。動搖根基啊!
到那時想要維持,方法大致有四。第一種時髦而接軌,就是向內外資本家借錢,效美聯邦政府乞白條于美聯儲,利滾利永遠還不清,只好永遠做了資本家的奴才。不過,危機、海嘯一來,中國做不了美國,連希臘也做不了,應該比之海地索馬里吧。第二種極難,就是與豪強爭利,但阻力很大、可操作性小,如美聯邦政府不敢斗膽真正課重稅于富人,如王安石新政之最終遺禍趙宋。第三種相對容易,就像歷朝末期,苛索于一盤散沙的窮人,卻是飲鴆解一時之渴,前路兇險可期。還有一種就是效前國民政府印金圓券,沒時間去計什么后果了。凡此四路,皆可歸“死路”。
央企當然要改革,但恐怕得朝另一個方向走,改得更集中、強大,用起來更加“了無滯礙、得心應手”,這樣,我等素民和嗷嗷待哺的三農一類的,還存有念想、心懷希望,還有要求“透明”和監督的積極性、正當性。具體怎么弄,可詢以杜建國他們,哪怕再平庸一點的,只是絕不能假手于居心叵測的外人。有句閩南話很到位:找鬼拿藥方。
聽說中樞研究中心里,有百來號人來自什么物競研究所——一家米國基金會“贊助”的機構。日本前外相前原誠司正好在一年前辭職,起因是“誤收”了一旅日韓國女人的政治獻金,折合人民幣1.6萬元。日韓還是同一陣營的,米國對我們什么心思,地球人都知道,他們已經這么困難了,所資助的遠遠不止那一家,大概不會出于國際主義或者雷鋒精神之類。他們還沒有這方面的傳統。西方國家大都立法嚴禁接受外國政治獻金,這些才是我們要認真學習的。
人總改不了兩嗔:一為“僥幸”,一為“忘性”。 幾百年前歐洲貴族的大資本化,變相而“永久”地世襲化,似乎故事美好,大路開闊;但不就“幾百年”?中國大多數成功的朝代福祚也有幾百年,見過誰家千秋萬載富且貴的?“后人而復哀后人也”是因為忘性;總寄望自己可以例外,是為僥幸。說到“世襲”,給有志做“貴族”者算算數學題:一個人的十八代祖宗,有262144位(2的十八次冪);假設富貴能傳十八代,這個小貴族也有262144位十八代祖宗,考慮血緣重合因素打個對折,還有13萬多,你只是其中普通的一位,肯定其中若干是現在蓬頭垢面的拾荒人。除非效法古埃及法老,規定只限于兄妹通婚,以保證血統的“高貴純正”……若這樣不可取,何不現在積極響應構建“和諧社會”,善待那些“拾荒人”,也讓你的十八代孫臉上有光一些,而不是一門心思想著做“世襲”的貴族?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