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的一貫宗旨是人民當家做主,實際操作卻存在諸多具體措施難以實施。所以,時下的群眾路線所要貫徹的第一步就應該是人民的監督權。右派強調一人一票的民主選舉制度,實際上,比率數據更容易讓人民實施監督權,杜絕民粹主義。
一般來講,我們看到現在的朝鮮現狀,很容易想到改革開放前的中國。雖然有金家王朝的世襲獨裁,但朝鮮有五大項免費,卻是中國官僚右派最頭痛的五項:一 是免費教育;二 是免費醫療;三是免費分配住房;四是實行國家養老制度;五是實行免費分配工作制度。其實中國改革開放前與朝鮮一樣。隨著一些數據曝光,近來官方媒體不得不承認:中國行政管理費占財政總支出的比重,在1978年僅為4.71%。朝鮮能夠抗拒美國60多年的封堵遏制的經濟制裁,除了與中國市場交往,很大原因是朝鮮的社保福利比率高的原因。
筆者從人民網、百度百科、中國青年報等各大網站搜集了一些數據,尤其是一些國際數據被媒體羅列出來后,中國老百姓對于所謂“‘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殺出一條血路”、“倒逼”的口號越來越產生懷疑。
2003年九國行政管理費占財政總支出的比重排名:
第一名,中國: 19.03%
第二名,美國: 9.9%
第三名,加拿大: 7.1%
第四名,法國: 6.5%
第五名,印度 6.3%
第六名,泰國 5.2%,
第七名,韓國: 5.06%
第八名,英國: 4.19%
第九名,日本: 2.38%
2003年中國行政管理費占財政支出比重數據多出第二名美國兩倍多,高居榜首,而且近年來中國行政管理費用增長還在大跨度上升,平均每年增長23%!。
2012年世界九國行政管理費用財政支出中的比例:
第一名,中國(超過軍費的維穩經費應該不算在內)26.5%
第二名,美國 9.9%
第三名,俄羅斯 7.6%
第四名,加拿大 7.1%
第五名,印度 6.3%
第六名,泰國 5.2%
第七名,韓國 5.1%
第八名,英國 4.2%
第九名,埃及 3.1%
2012年四國教育、醫藥衛生開支占財政支出的比重排名:
第一名,日本: 23.3%。
第二名,美國: 21.5%
第三名,印度: 19.7%
第四名,中國: 3.8%
社會福利開支在政府總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增加值
2011年3月8日, 全國政協委員宋曉梧在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記者會透露:1976-1980年間階段同1981-1985年間階段的兩個階段平均數字相比較,則各國政府的社會福利開支在政府總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增加值排名:
第一名,德國從58.1%增加到58.8%。
第二名,瑞典從56.8%增加到58.7%。
第三名,美國從48.7%增加至52.4%,
第四名,日本從50.9%增加到51.1%,
90年代以來還有進一步的增長。
世界國家社會福利開支占GDP比率排名:
第一名,瑞典:丈夫有9個月的全薪產假,社會福利開支占GDP的38.2%
第二名,丹麥:全民免費醫療免費教育,社會福利開支占GDP的37.9%
第三名,法國:種1公頃農田補貼400歐元,社會福利開支占GDP的34.9%
第四名,挪威:帶全薪休病假,社會福利占GDP的33.2%
第五名,德國:買“偉哥”也報銷,社會福利開支占GDP的27.6%
第六名,英國:難民也享受高福利,社會福利開支占GDP的25.9%
第七名,加拿大:窮人教育一路免費,社會福利開支占GDP的23.1%
第八名,澳大利亞:低收入者購藥2.6澳元封頂,社會福利占GDP的22.5%
第九名,美國:窮人醫療政府買單,社會福利開支占GDP的21%
第十名,日本:醫院不得盈利,社會福利開支占GDP的18.6%
非洲:具體比率數據不詳。不少國家實現了免費教育和免費醫療。
非洲不少國家實現了免費教育和免費醫療,肯尼亞等國還為所有中小學生免費提供營養午餐、免費住宿。
南非政府規定,所有公立醫院無償為窮人、老人、孤兒、殘弱人員提供免費醫療,由衛生部統一結算費用。
埃及對沒有醫療保險的人提供免費醫療,無業人員可到公立醫院免費就診,農村每三四個村莊設有一個醫療中心,農民在醫療中心免費看。
埃塞俄比亞是世界上最窮的10個國家之一,但他們早就做到了從小學到大學一路免費,連教材都由政府免費提供。學生讀大學,食宿都由政府“墊資”。學生大學畢業,工作一年半后開始在10年內還清政府“墊資”(4年約合8000元人民幣),如果畢業后找不到工作,國家不向學生索要這筆費用。
埃塞俄比亞還對窮人實行免費醫療,拿著“貧民證”就可以在村鎮診所享受免費醫療。
喀麥隆從小學到大學也一路免費,在大學階段只收取每年50000中非法郎的注冊費(約合750元人民幣)。
拉美:社會福利覆蓋所有窮人
教育經費總投入占GDP的比例 中國教育經費增長速率遠低于行政管理費
1975年以來一些國家教育經費總投入占GDP的比例:
美國:7%以上,
日本:6%以上,
法國:6%以上,
加拿大:6%以上,
韓國:7%左右
2000年時韓國與美國教育經費占GDP的比重在OECD國家中并列第一。
根據大多數發達國家的實踐和經驗,較理想的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為6.5%(例:美同2000年教育經費投入占其GDP的比重為6.6%,其中小學及中學教育經費投入占3.9%,高等教育投入占2.7%)。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國財政收入快速高增長,GDP增長67倍,文教,科學,衛生,社會保障支出只增長36倍,而政府行政管理費,有一組詳細的數據顯示:從改革開放初期的1978年至2003年的25年間,我國行政管理費用已增長87倍。僅三公消費就達9000億元人民幣(其中每年公車消費4000億元,公款吃喝玩樂2000億元,公費出國3000億元;2004年黨政機關公車400萬輛,年費用4085億元),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樣樣講究與國際接軌,全盤西化,惟獨政府衙門的開銷不接軌,不西化,而是比封建王朝還奢侈化!2000年我國政府行政管理費用支出居然占國家財政支出的25.7%(2007年的支出比例只增無減),是世界各國政府行政費用占國家財政支出比例最高的國家中國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各級政府叫做人民政府,應該是精打細算、艱苦奮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政府,它們所花的行政費應該比資本主義國家政府更為低廉。然而現在擺在我們面前的行政費比重,居然比資本主義國家高那么多,行政大樓、辦公設施奢侈化,公費消費高檔化、辦公排場化,嚴重擠占國家的主人——人民的民生福利。
這種財政支出結構,近年雖然有所改善,注入民生的部分增多了,但總結構仍不合理。它當然應是我們現在要打造民生財政不可回避的改革對象。2007年我國教育支出為7065億元,占當年GDP的2.86%,仍然沒有達到4%的目標。這么多錢用在農村多少?占GDP的比重距離世界平均水平差多少?為什么財政收入連年大規模超增長,涉及民生方面的支出在GDP中的比重卻最小?這就說明中國財政監管嚴重欠缺,審計、預算都存在重大問題!有學者指出中國財政幾乎沒有預算。
中國財政預算支出中,經濟建設費(大部分是對國有經濟的投資)歷年累計達到89835.01億元,比同期教科文衛和社會保障支出的總和70901.64億元高出27%,占預算支出總額33%,這大筆的財政資金到底用在了哪些方面?其中最為明顯的是一部分用于浪費資源的重復建設上。
中國行政管理費用25年增長87倍,平均每年增長23%,行政管理費占財政總支出的比重到2003年竟然上升到19.03%,2007年上升到26.5%,高居世界榜首,而且近年來中國行政管理費用增長還在大跨度上升,平均每年增長23%!。高出所有發達國家,確實令人吃驚。發達國家財政收入那么多,行政管理費用比重卻那么低。而我國財政收入那么有限,行政費用比例卻那么高,讓人深思。
在千呼萬喚中,1993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提出,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GDP比例要達到4%。但一直到2010年才達到3.66%。2011年的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才出現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4%,2012年3月人民網有數據顯示是4%,即使是值得國民高興的增長到4%,不過是世界衡量教育水平的基礎線。
“透明國際”總部設在德國柏林,是國際著名的從事反腐敗研究的非政府組織,由世界銀行負責非洲地區項目的前德籍官員彼得.埃根于1993年5月注冊成立。"透明國際"的全球清廉指數排名是依據世界銀行、環球透視、英國經濟學人智庫組織和世界經濟論壇專家的評估,以及對居民和商業領袖進行調查后制定的。"透明國際"在衡量腐敗程度上主要用兩種指標,即"清廉指數"和"行賄指數"。
“透明國際”2012年世界國家政治清廉排名:
第一名:丹麥、芬蘭、新西蘭(都有90分以上并列)
第二名:瑞典
第三名:新加坡
第三名:瑞士
第四名:澳洲
第五名:挪威
第六名:加拿大
第七名:荷蘭
第八名:冰島
第九名:盧森堡
第十名:德國
第十一名:香港
中國位于80名,比2011年下降5個位置。
印度94名
俄羅斯133位
阿富汗、朝鮮和索馬里均只有8分,并列倒數第一
丹麥駐華大使曾經在公開場合說過,媒體監督、政府官員收入公示、健全的高稅收制度是該國官員保持清廉的關鍵。為什么中國國民對構建一個有效的廉政體系很有熱情,但中國實際上收效甚微?2012年比起2011清廉指數卻還在倒退?有網友指出,中國媒體有監督的熱情,政府卻不給監督的空間,因為微博實名制來得實在不是時候,這對于排名第四監督權力的“媒體監督”無疑是沉重的打擊;政府官員財產喊了二十多年,18大依然不提。問題的癥結在于,民眾、媒體有反腐的熱情,官員們卻沒有向自己動刀的誠意。
總結:排除少數個例(官僚資本盛行的俄羅斯和獨裁的朝鮮),從絕大多數清廉指數高的國家看社保福利比重,清廉指數高的國家一定是社保福利比重大的國家。如果加上民主政治原因,可以很明顯看出清廉指數、社保福利、政治民主、國家穩定是相互依存的關系,社保福利和政治民主決定了清廉指數!中國2012年比2011年的清廉指數排名跌落5位,腐敗案件被新政揭開具有很大的可能性。
人民網多次刊登“改革要殺開一條血路”的文章,看過文章后,筆者不知道人民網到底是向誰殺開一條血路?有網友指出:不談政治體制的民主化改革,片面強調經濟改革,是為了某些人的經濟利益,為了他們利用掌握的國家權力掠奪國家財產,掠奪國民財富。為了他們既得利益的合法化、安全化!強調經濟改革,談地方政府放權,卻不談精兵簡政,不談機構臃腫,不談科技的發展有足夠條件精兵簡政。這是最值得懷疑的地方。
經過網絡搜索“殺開一條血路”,人民網到今年一直延續這種血淋淋的道白,非常暴力的言論。從溫執政后期撂下的這句有失和平執政倫理的話語頗受社會質疑之后,人民網多次使用暴力言論,完全喪失了和平年代政治理論的合法性!而結合另外一句時髦的口語“倒逼”,除了顯示蠻狠的軟性暴力,顯示出決策層毫無政治領袖本應該具備的高屋建瓴之術。擁有近14億人口的大國,政治領軍人物必備高瞻遠矚、井井有條的計劃,怎么可能使用“倒逼”理論誤導人民?“殺開一條血路”的說法,不僅是缺乏自我糾錯的誠意,更像是一種向公眾的倒逼威脅,是在挑戰大眾的忍耐性!完全忘記了近幾年社會群體性事件爆發性的增長,無視人民敢于自焚的拒絕強拆等琳瑯滿目的血淋淋事件。經過漫長的三十多年改革,從數據上分析,完完全全是一部官劫民生的歷史,而人民也沒有過激的全面性動亂抵制改革,筆者搞不懂到了今天怎么突然就需要“殺開一條血路”?這只能說明政治理論體系太過弱智、蠻狠,說明了官僚資本以及為官僚資本做開路先鋒的文匪的猖獗!他們極大敗壞了黨和政權的形象和威望,造成了信仰危機,侵蝕著黨的執政基礎。也會使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懷疑以公有制為主體的社會主義的必要性,懷疑馬克思主義和黨的領導長期存在的必要性,加之對社會主義在蘇聯和東歐國家的失敗缺乏科學的研究和結論,導致人們誤認為社會主義不如資本主義。
作為一個代表政府言論的官方喉舌媒體,中國政府有必要整治如此“暴力化”言論。以事實數據理論才可以獲得民心!中國不需要暴力改革,而是需要遵循事實數據比率的改革!因此,中國改革的重點就是財政預算的立法,鞏固審計制度的嚴肅性。有了嚴格的數據,人民監督權自然獲得,也能夠杜絕對政府的無理指責。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