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一則官員舍身救民的新聞
據《今日早報》報道:10月31日夜晚,溫州平陽騰蛟鎮孕婦肖美麗騎著電動車橫穿馬路,不幸被一輛疾駛而來的汽車撞倒在地。正在她向路邊行人求救無助時,正巧遇上騰蛟鎮帶溪社區書記王青意和青灣村村主任蔡福想驅車路過。只見他們緊急停車,還沒來得及熄火就跑過去進行營救,可就在他倆剛要托起傷者的一瞬間,一輛飛馳而來的農用車將三人再次卷入輪底。結果,53歲的蔡主任當場身亡;37歲的王書記受重傷,送醫院后經搶救無效死亡;而孕婦肖美麗也在當晚的事故中死亡。
報道稱,深得當地群眾擁戴的王、蔡二位鎮村官員,在其生前任職期間密切聯系群眾,關心群眾疾苦,不辭辛勞地為群眾排憂解難辦了許多有口皆碑的好事。他們的意外離去,讓整個騰蛟鎮陷入巨大的悲痛中。溫州市委書記陳一新批示,要表彰這兩位見義勇為的鎮村干部。事后,新華網、紅歌會網等傳媒都相繼轉發了《今日早報》的有關報道。11月3日,央視新聞聯播也及時向全國播發了王、蔡舍身救民的感人事跡。
這些年來,在廣大工農兵群體中涌現的見義勇為和舍身救人的先進人物時有所聞,而相對在基層黨政干部中出現的這類先進人物則并不多見。因而,當王、蔡兩位鎮村干部舍身救民的事跡一經媒體報道,就感動了所有的人,在社會上引起強烈的反響,成為廣大民眾街談巷議的熱門話題。同時,人們不禁聯想到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在全國各地涌現的那些家喻戶曉的為謀求人民利益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黨政軍領導干部。他們中或艱苦創業,或因公殉職,或舍身救人的英雄事跡,永遠銘刻在人民的記憶中!
人民沒有忘記,五十年代河北遵化縣西鋪村全國首屆農業勞模(后任河北省唐山地委書記、遵化縣委第一書記、第九至第十一屆中央委員等職)的王國藩,以其“小車不倒盡管推,一直推到共產主義”的不斷革命精神,帶頭組織本村23戶貧雇農歷盡艱辛,辦起只有三條驢腿的“窮棒子”合作社,被毛澤東主席譽為“整個國家的形象”。
人民沒有忘記,六十年代被譽為“縣委書記的榜樣”的河南省蘭考縣委書記焦裕祿,從他上任的那一天起,為治理蘭考縣嚴重的風沙、鹽堿、內澇之患,拖著患有慢性肝病的身體,在一年多的時間里,幾乎跑遍全縣140多個大隊,頂風冒雨、身先士卒,帶領蘭考人民封沙、治水、改地。他還經常率領干部訪貧問苦,登門為群眾送救濟糧款,鉆進農民的草庵、牛棚,同普通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焦書記對同志對人民滿腔熱情,他的心里始終裝著全縣的群眾和干部,唯獨沒有他自己。他常說,“共產黨員應該在群眾最困難的時候,出現在群眾的面前;在群眾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去關心群眾、幫助群眾。”即使在他肝部痛得直不起腰、騎不了車的情況下,仍然用手或硬物頂住肝部堅持工作,直至被強行送進醫院被肝癌奪去了生命,年僅42歲。他臨終前向組織提出的唯一要求,就是在他死后“把我運回蘭考,埋在沙堆上。活著我沒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著你們把沙丘治好。”
人民沒有忘記,1967年9月5日,青海省軍區某部二營副教導員門合在一次執行支左任務中,由于裝置土火箭時炸藥意外爆炸,他為了保護在場的27名階級兄弟的人身安全,猛撲到炸藥上,獻出了自己的寶貴生命。1968年4月23日,中共中央、中央軍委、中央文革發布了向門合同志學習的命令。
人民沒有忘記,自七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原中共山東聊城地委宣傳部副部長、聊城行署副專員、援藏干部孔繁森,他克服母親年邁、子女尚未成年、妻子體弱多病等家庭困難,曾兩次主動報名赴藏擔任過崗巴縣委副書記、拉薩市副市長、阿里地委書記等職,前后留藏工作達九年之久。赴藏前,他請人寫下“是七尺男兒能舍己,作千秋鬼雄不還鄉”的條幅以自勉。進藏后,他又寫下“青山處處埋忠骨,一腔熱血灑高原”的條幅以明志,并以他全心全意為藏民服務,殫精竭慮為建設新西藏建功立業的實際行動,踐行了他的誓言。1994年11月29日,孔繁森在由阿里赴新疆塔城考察邊貿途中,因車禍殉職,年僅50歲。
身教重于言教,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從昔日的王國藩、焦裕祿、門合、孔繁森到如今的王青意、蔡福想,他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公而忘私的奉獻精神;他們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的工作作風;他們堅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和崇高的遠大理想;他們嚴于律己、身體力行地繼承和發揚黨的光榮傳統的黨性休養,充分體現了共產黨人的先進性,集中代表了共產黨人的整體形象。如今,帶領全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共產黨人,正需要他們的這種奉獻精神、工作作風、革命信念、遠大理想和黨性休養。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無愧于當代共產黨人的楷模!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