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在第四屆世界社會主義論壇的會議上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王偉光同志指出:世界社會主義的復興當中還存在著各種困難和各種各樣的矛盾。為了促進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復興,作為我們學者來講,需要加強兩個方面的研究:一是要加強對社會主義實踐中經驗與教訓的研究,特別是要加強對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原因的研究,加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研究。二是要加強對資本主義本質和新特征的認識,特別是在理論方面涉及民主社會主義、新自由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發難及其對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發展的影響。只有把這些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搞清楚了,對世界社會主義前景的分析才能把握得更加準確,就更會有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王偉光同志提出復興世界社會主義需要對上述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和正確認識固然是非常重要的但這些還僅僅不夠,筆者認為,要真正復興世界社會主義我們還必須制定和開辟出一條新的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戰略路線。本文在下述中就復興世界社會主義的戰略問題談點自己的看法,僅供研究參考。
一,建立社會主義國際聯盟組織
當今世界還存在5個社會主義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古巴共和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這幾個社會主義國家需要聯合起來創建一個社會主義國際聯合組織,這些社會主義國家聯合起來以后,在經濟上要互相支援,在軍事上要互相合作,在政治上要互相信任,在國際事務中要發出同一個聲音。建立社會主義國際聯盟組織,它的組織形式應該仿照上海合作組織的運行方式,如建立固定的辦公地址和每年各國社會主義國家的領導人召開一次會議等等:當然,這個社會主義國際聯盟組織的各個成員國的國家的關系是平等的,不能以哪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作為領導中心。
建立社會主義國際聯盟組織的目的主要是鞏固和發展世界社會主義的陣營,所以,社會主義國際聯盟組織必須要有自己的一個宗旨,這些宗旨就是必須堅持馬列主義,必須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發展方向。當然,這個社會主義國際聯盟組織不應該是一個封閉的組織,而是一個開放的國際組織,將來只要有宣稱走馬列主義的社會主義道路的國家都可以申請加入這個社會主義國際聯盟組織。
我們知道,鄧小平同志當年就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戰略路線問題曾指出: “世界各國共產黨應根據自己的特點去發展馬克思主義,我們認為國際共運沒有中心,不可能有中心,我們也不贊成搞什么大家庭,獨立自主才真正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有一點最重要,就是任何大黨、中黨、小黨都要相互尊重對方的選擇和經驗,對別的黨,別的國家的事情不應該隨便指手畫腳,所以,我們反對老子黨,這一點我們是反對得對了,我們也不贊成有什么中心。”在這里,鄧小平同志提出的這種國際共運的戰略理論,是在特定的歷史時期,針對特定的事物所講的,當年他提出這一國際共運戰略路線的主張主要是針對蘇聯,主要是為了擺脫蘇聯對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的控制。這是符合當時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需要。但是今天的國際形勢已經發生了復雜而深刻的變化,所以我們不能因為鄧小平同志當年曾提出國際共運不要一個中心的主張,而教條式地作為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永遠不變的、僵化的戰略思想,這不符合鄧小平理論,也不符合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理論。我們今天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國際聯盟組織,其目的是為了鞏固和發展世界社會主義的陣營,而不是要使中國共產黨成為老子黨,對別的國家的共產黨指手劃腳,去發號施令。最近,習近平同志就指出: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中國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體系需要不斷地進行改革,中國的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戰略路線也應該不斷地進行改革。今天我們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國際聯盟組織是符合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也是符合當今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需要的。
二,加強對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團結和合作
在現如今的國際秩序中,不公平、不合理現象仍存在,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常受到西方國家的侵害,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一員,又致力于負責任大國形象的塑造,沒有理由對此站在一邊而置之不理。既然是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的堅定力量,既然是主張建立和平、穩定、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的國家,既然是不公平、不合理國際現象的受害者之一,就應利用現有的國際地位和權利,同不合理現象作斗爭。即便各國的問題需自己解決,但對于一些無一定國際地位和權利的國家而言,維護自身利益要困難的多。而中國現有的國際地位和權利,有廣大發展中國家大力支持的功勞在內,因此在廣大發展中國家仍是國際社會的“弱勢群體”的情況下,維護發展中國家的利益也就自然地落在中國的身上。
三,必須放棄軍事不結盟的戰略路線
如果 中國與日本因“釣魚島”主權爭奪問題而戰爭爆發,美國必然派兵幫助日本,“因為2013年1月2日,美國總統奧巴馬簽署了新一個財政年度的《國防授權法》,在這份法案中,第一次加入了‘釣魚島防衛適用于日美安保條約第五條’的內容,并明確寫入了美國反對第三方通過“武力威脅或行使武力”,來解決問題。美國政府放棄了在釣魚島問題上“不選邊”的立場,給予了日本政府在釣魚島領土主權問題上最直接、最強烈的支持。”從當前美國和日本的軍事態勢來看, 美國和日本可能已做好了爭奪“釣魚島”的一切軍事準備。但是,從目前中國的形勢來看,我們并沒有作好與美國打大仗的思想準備,這有可能在“釣魚島”戰爭爆發后的初期,會使中國吃大虧的可能。中國有句古訓;“先謀后事者昌,先事后謀者亡”,而對于當前的中國來說,既沒有作好與美國打大仗的一切準備工作,更不用說謀求徹底戰勝美國強盜的軍事戰略思想準備了。因此,筆者建議中國必須放棄軍事不結盟的戰略,建議中國在軍事戰略方面必須結盟。
一、必須同俄、印、伊等國建立準軍事聯盟。 面對美日等國的咄咄逼人態勢,建議中國政府為了國家的安全,采取軍事聯盟的方式對抗美國和日本的威脅和打壓!為了對抗美國對中國的包圍圈,中國必需加強同俄羅斯、印度、朝鮮、巴基斯坦、緬甸、伊朗、柬埔寨、尼伯爾等國的軍事關系,必須與這些國家在軍事上結盟,并對他們提供大量幫助,提高他們的軍事實力,借以對抗和牽制美國在亞洲的盟國。只有這樣才能使他們對中國所謂的包圍圈將不攻自破,這樣才能使中國周邊相對安定,因為兩方實力相當誰也不敢亂動。
二、 建立一支強大的國際反美陣線。 中國要戰勝美國的這場戰斗,依靠中國本國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這就必須需要團結和聯合一切國際上的反美國家及一切反美的地方的組織,就目前的各種地方組織來說,各國共產黨和左翼的社會民主黨及其一些環保組織和國際婦女組織,甚至于各種支持我們黨的各種宗教組織,我們都可以把他們團結在我們國家的周圍。
三、跳出美國的包圍圈,建立對美國的反包圍圈。 為了應對美國對中國的包圍,中國政府還應該加強在美洲同古巴、委內瑞拉、波利維亞以及秘魯等國的軍事關系,拉攏其在軍事上與中國結盟,在美國后院制造事端,對美國實行軍事威懾,借以使美國的注意力轉移到南美地區,分散美國軍事力量,減少美國對中國的壓力。
中國為了將來更好的發展,必須在軍事上實行結盟戰略,用來對抗美日等國的軍事威脅, 只有這樣中國才能擺脫被分裂或者被肢解的可能,只有這樣中國才能戰勝美國和日本對中國的包圍,只有這樣中國才能變得更加強大、更加自信,我們是到該與軍事不結盟說再見的時候了。
四,必須重建共產國際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必須建立一個國際性的共產主義組織來領導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的革命斗爭,這是馬克思列寧主義關于世界無產階級革命和建設理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一文中就公開宣告:“工人無祖國”號召“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這是因為,他們認為,資產階級是世界性的,無產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統治的斗爭也必然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將有世界性的活動場所,“共產主義革命不僅是一個國家的革命,而將在一切文明國家里,即至少在英國,美國,法國同時發生:所以,聯合的行動,至少是各文明國家的聯合行動,是無產階級獲得解放的首要條件之一。”共產主義者同盟和后來的國際工人協會“第一國際”正是服從于世界革命的任務而組織起來的。
十月革命勝利后,列寧不僅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這一革命理論,而且施諸實踐,建立了第三國際,列寧在發展馬克思主義的這一理論時指出:“無產階級的國際主義;第一,要求一個國家的無產階級斗爭的利益服從全世界范圍內的無產階級的利益;第二,要求正在戰勝資產階級的民族,有能力和決心去為推翻國際資本而承擔最大的民族犧牲”。1919年11月24日發出的〈〈共產國際第一次代表大會的邀請書〉〉中,列寧明確提出:“共產國際要使所謂國家利益服從世界革命的利益,它要體現各國無產階級的相互支援”。列寧在共產國際第二次代表大會通過的〈〈共產國際章程〉〉中還宣稱;“共產國際的目的在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包括武裝斗爭),為建立一個作為完全廢除國家的過渡階段的國際蘇維埃而進行斗爭”。 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教導我們,無產階級革命是一場世界革命,它不是一部分地區,一部分國家所能完成的,它需要全世界一切國家的無產階級聯合起來協同作戰,這樣才能取得革命的最后成功。無產階級革命“ 具體的說就是以解放全世界無產階級為革命目標,把在各個民族和國家進行的無產階級革命和世界革命聯系起來,把本民族和本國家的無產階級革命看作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與世界革命是局部與整體的關系,世界革命是整體,本民族和本國家的無產階級革命是一個局部,局部服從整體,本民族和本國家的無產階級革命要服從世界革命的整體需要,要能夠為世界革命做出必要的犧牲。”
無產階級革命為什么要求各國無產階級革命者聯合起來協同作戰才能取得成功呢?這是 因為無產階級革命本身就是一場世界革命,它所面對的資本主義的鎮壓是聯合的世界性鎮壓。在資本主義發展到國際壟斷資本主義階段,資本主義國家已經聯合在了一起,全球化進程在不斷發展。當無產階級起來進行革命的時候,他們所面臨的已經不是過去資產階級革命所面臨的情況了,已經不是面臨本國統治階級鎮壓和周邊其他一些舊制度國家的干涉了。他們要面臨的是整個世界資本主義聯合的鎮壓,甚至是世界上最發達帝國主義國家的直接軍事威脅和打擊。比如協約國可以跨過整個歐洲打擊新生的蘇維埃政權,美國的航空母艦可以開到中國的臺灣海峽,美國也可以糾集幾十個國家在朝鮮打一仗。這就說明資本主義對無產階級的鎮壓是團結起來的,那么無產階級要反對這種鎮壓還能有什么辦法呢?只能是團結起來!各自為戰、單打獨斗、一盤散沙那結果只能是被各個擊破。 因此,世界各國共產黨人和世界無產階級聯合起來建立共產國際組織是必須的,不是可以討論、可以選擇的問題,這是馬列主義的一項基本原則,如果拋棄了這個原則,就等于徹底葬送了無產階級革命的勝利,就沒有無產階級革命斗爭的可能性了。這正如列寧所說;“沒有世界各國和各民族的無產階級和全體勞動群眾自愿追求聯盟和統一的愿望,戰勝資本主義這一事業是不能順利完成的”。(《列寧選集》,第四卷,第294頁)
共產主義革命事業是全人類的共同事業,代表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未來方向。既然是全人類共同的事業和奮斗目標,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發展就必然要有世界各國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者的參與,就必然要求全世界各國共產黨的團結和合作,因此,建立一個新的共產國際組織來領導全世界勞動人民進行共產主義革命斗爭,這是必須的,這也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發展的必然趨勢。 在這里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按照馬列主義的內容,他們認為共產國際是具有二種作用或任務的,一種作用是領導世界無產階級世界的革命,另一種作用就是無產階級在世界革命成功后,領導世界各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對于前一種作用很多同志是沒有什么疑義的,但對于后一種作用卻似乎被大家所遺忘了,沒有得到肯定,甚至持反對的態度,這種觀念是錯誤的。筆者曾寫過一篇《馬列主義論共產國際的兩種作用》的博文,大家如有興趣,可閱讀此文。
五,建立廣泛的國際統一戰線
正如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所強調的:“共產黨人到處都支持一切反對現存的社會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運動……共產黨人到處都努力爭取全世界民主政黨之間的團結和協調。”這表明,在馬克思看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要達到最后的勝利或加速勝利的到來,僅僅依靠無產階級不分民族的聯合是不夠的;還應該建立起工人階級和農民階級、共產黨和各民主政黨的更大范圍、更大規模的聯合,即建立起對抗世界資本主義的全世界的勞動聯合,一句話,以全世界聯合起來的勞動者來獲得整個世界。 我們要戰勝當前以美國為首的國際壟斷資本主義,這就必須需要加強同世界各種左翼力量的聯合與合作。
眾所周知,“宗派主義”一直是世界共產黨和左翼陣營實現聯合與團結的重大障礙。一些國家的共產黨中存在的“唯我獨革”、“唯我獨左”的傾向,更是加劇了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分裂、分化的傾向。國際金融危機后,雖然歷史的和現實的各種政治分歧和流派不可能在一夜間消失,雖然“不可能完全拋棄歷史而重新開始”,但是,面對資本主義右翼或中右翼政黨的聯合進攻,世界共產黨和左翼陣營加強聯合與協調,實現各種力量大團結的呼聲日益高漲。英共主席格里菲斯指出:“當壟斷資本家及其代言人在全球范圍內通過一系列的機構來進行全面磋商和采取行動的時候,各國共產黨為了工人階級及其家庭、全人類、我們生存在其中的星球的利益,也有義務這樣做。需要在全球范圍內增進共產黨和工人黨之間的親密關系,加強組織上的相互合作和相互協調。共產黨和工人階級的國際化是我們最大的潛力之一。”實現世界左翼的大聯合與大團結當然首先要求加強世界各國共產黨之間的緊密合作。澳大利亞共產黨就指出,雖然共產黨是爭取社會主義斗爭的主要領導力量和組織者,是進步的社會變革運動的領導者,但憑一黨之力是無法取得社會主義斗爭的勝利的。因此,澳大利亞共產黨必須與世界上所有的共產黨緊密合作,在政治上、意識形態上和組織上開展有效的合作,積極引導日益壯大的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統治力量之間的階級斗爭,這是保證未來實現人性、和平和社會主義的唯一途徑。
實現世界左翼的大聯合與大團結也要求全球反資本主義運動和世界左翼力量的緊密合作。俄共領導人久加諾夫在談到金融危機后俄共的戰略策略時指出:“在當前形勢下,社會主義運動僅僅依靠自身力量,還難以完成對資本主義的替代,加強與反全球化運動的聯合,顯得十分必要。如果脫離當代反全球化運動,世界共產主義運動和工人運動就不可能真正復興和重整旗鼓。”國際共產主義者第十九次研討會也強調,共產黨的每次斗爭都必須有助于擴大階級團結,建立聯盟,打擊分裂主義、種族主義、資產階級民族主義和黃色工會主義。 國外許多共產黨組織強調不同形式的左翼聯合并頻繁參與地區和國際性活動。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地區一體化進程的加快,以新自由主義為指向的資本國際化迅速發展。為了反對資本主義全球化和適應各類政黨形成地區性或國際性聯盟的發展趨勢,一些國家共產黨重視對外聯系和交往,通過相互出席黨代會、黨報節,舉行多邊會晤和召開國際會議等形式,擴大彼此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共同探討新形勢下如何聯合自強的應對方略。還有一些共產黨呼吁,要加強共產黨、社會黨之間的雙邊特別是多邊合作,形成一個包括社會黨、綠黨在內的左翼聯合陣線。有些共產黨組織在分裂多年之后開始出現彌合趨勢,通過聯合壯大了自身力量。隨著現代通訊技術和媒體的不斷發展,國外共產黨的宣傳方式、活動方式也在不斷進步,有利于加快黨的現代化和擴大黨的影響。
需要指出,為了實現世界左翼大聯合與全球反資本主義各種力量的大團結,世界各國的共產黨和工人黨在國際金融危機后先后三次召開國際會議,圍繞如何推動工人和人民爭取勞工權利和社會權利的斗爭,如何加強工會運動及其階級導向,如何加強爭取和平、反對帝國主義侵略和戰爭,如何與所有反抗帝國主義國家的人民和運動緊密團結,如何更加卓有成效地捍衛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歷史以及社會主義對人類文明不可磨滅的貢獻,如何共同聲援那些從事社會主義建設和為社會主義而奮斗的國家和人民,以及如何共同致力于加強國際反帝國主義的群眾組織等問題進行深入探討,以利于進一步鞏固和加強世界反帝陣線,將爭取和平、進步、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斗爭整合到為實現社會主義而進行的斗爭中來。另外,也不能不提及的是,歐洲左翼黨二大提出了與新自由主義相對立的“新政策”,呼吁包括共產黨在內的歐洲左翼加強聯合與協調,并與歐洲工會等其他社會運動聯手在歐洲層面改變現狀,努力實現左翼替代。
各國共產黨和全世界無產階級要戰勝當前以美國為首的國際壟斷資本主義,這就必須需要加強同世界各種左翼力量的聯合與合作。從蘇東劇變以來的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實踐看,西方發達的共產黨積極轉變斗爭策略,努力擴大聯合與合作的對象,與各種左翼力量(包括社會民主黨,綠黨和女權運動等)進行了聯合與合作。從今后世界共產主義運動的發展趨勢看,大左翼的國際聯合將會得到進一步加強。但對于共產黨尤其是資本主義國家的共產黨來說,在有些問題上借鑒其它政黨的做法是有益的,問題在于行動上開展聯合與合作的同時,要避免在思想和理論上完全與其它政黨趨同與融合,以至于共產黨喪失自己的特點。
六,重溫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關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戰略理論
世界社會主義代表未來歷史前進的總方向, 這正如 王偉光同志在第四次世界社會主義論壇的致辭中指出,科學社會主義創立至今一個半世紀以來,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兩大力量、兩條道路、兩種制度博弈的實踐,充分印證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歷史發展大趨勢,充分顯示了馬克思主義強大的真理性和生命力,為我們展示了馬克思主義與世界社會主義發展的光明前景。 但是世界社會主義取代所有資本主義社會仍需經過長期、艱苦和復雜的斗爭。國際壟斷資本主義的衰落已顯端倪,但這并不意味著它會很快瓦解,現代國際壟斷資本主義被更先進的世界社會主義制度所代替更非一朝一夕之功。從世界歷史上看,一種新的社會制度取代業已過時的舊制度往往要經過一個漫長的過程,其中有曲折、反復甚至倒退,經歷痛苦、挫折才能完成。同時,一種舊的社會制度在被一種新的更高級的社會制度取代時,舊的社會制度總是要作出最后拼命的垂死掙扎,而新的社會制度也需要有正確的斗爭戰略和戰術才能獲得最終勝利。因此,在展望未來的世界社會主義時,我們有必要重溫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一系列有關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重大戰略思想和理論觀點,世界雖然已經發生了巨變,但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這些理論觀點在今天仍有發人深思的指導意義。
“工人階級的解放,只能由工人階級自己去爭取;
“ 工人爭取解放的斗爭,并不是 為建立新的特權和壟斷,而是為了建立人人平等的權利和義務,消滅一切 階級統治;
“工人階級的經濟解放是一個偉大的目標,每個政治運動必須為這個目標而采取的手段;
“無產階級必須消滅至今保護和保障私有財產的一切,由或公開的或隱蔽的國內戰爭,必須或早或遲轉變為公開的革命。一句話,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
“必須用暴力革命徹底打碎資產階級國家機器,無產階級才能爭得自己的解放;
“ 槍桿子里面出政權”
“反動階級總是自己首先使用暴力,發動內戰,把刺刀提到日程上來。因此,無產階級如果不使用革命暴力,就不可能消滅反革命暴力,就不可能摧毀舊的國家機器,更談不上建立無產階級自己的政權;
“還有人責備共產黨人,說他們要取消祖國,取消民族。工人沒有祖國。決不能剝奪他們所沒有的東西……;
“由于各個國家各種行業的工人之間缺乏團結,由于各國工人之間缺乏兄弟般的聯盟關系,以致到目前為止,實現這個目標而做的全部努力,都毫無成效,”“勞動的解放既不是一個地方問題,也不是一個民族范圍的問題,而是一個社會問題,它涉及現代社會制度中的一切國家的利益,只有各個先進國家在理論上和實踐上互相配合,這個問題才能得到解決;
“要牢記(資本)帝國主義戰爭,這是共產國際向每個勞動——不管他住在哪里和操哪種語言——發出的第一個號召。要記住,由于資本主義制度的存在,一小股資本家才得以迫使各國工人自相殘殺達四年之久!要記住,資產階級的戰爭給歐洲和全世界帶來了最可怕的饑荒和苦難。要記住,不推翻資本主義,這種強盜式的戰爭不僅還會重演,而且是不可避免的;
毛澤東: “列寧主義認為:資本主義國家的無產階級要擁護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無產階級要擁護資本主義國家的無產階級的解放斗爭,世界革命才能勝利。白求恩同志是實踐了列寧主義路線的。我們中國共產黨員也要實踐這一條路線。我們要和一切資本主義國家的無產階級聯合起來,要和日本的、英國的、美國的、意大利的、以及一切資本主義國家的無產階級聯合起來,才能打倒帝國主義,解放我們的民族和人民,解放世界的民族和人民。這就是我們的國際主義,這就是我們用以反對狹隘民族主義和狹隘愛國主義的國際主義。”
毛澤東十分強調國際主義。他說:“在帝國主義存在的時代,任何國家的真正的人民革命,如果沒有國際革命勢力在各種不同方式上的援助,要取得自已的勝利是不可能的。勝利了,要鞏固,也是不可能的。偉大的十月革命的勝利和鞏固就是這樣的。列寧和斯大林早已告訴我們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打倒三個帝國主義國家,并建立各人民民主國家,也是這樣。人民中國的現在和將來,也是這樣。請大家想一想,假如沒有蘇聯的存在,假如沒有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假如沒有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假如沒有各人民民主國家的出現,假如沒有東方各被壓迫民族正在起來斗爭,假如沒有美國、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等資本主義國家內部的人民大眾和統治他們的反動派之間的斗爭,假如沒有這一切的綜合,那么,堆在我們頭上的國際反動勢力必定比現在不知要大多少倍。在這種情形下,我們能勝利么?顯然是不可能的。勝利了,要鞏固,也不可能。”(《毛澤東選集》第四卷第1474頁)
“共產國際所追求的,就是利用一切手段(包括武裝斗爭)為推翻國際資產階級,為建立國際蘇維埃共和國(它是完全消滅國家的過渡階段)而斗爭。共產國際認為,無產階級專政是唯一能使人類擺脫資本主義恐怖的手段;
“共產國際認為,為了迅速地取得勝利,為了消滅資本主義和建立共產主義而斗爭的國際工人協會應當有一個高度集中的組織。共產國際實質上應成為一個真正統一的世界性的共產黨,在各國進行活動的黨是它的支部。共產國際的組織機構應保證每個國家的勞動者隨時都能得到其他國家有組織的無產者的大力援助;
“共產國際在這方面的任務,是進一步地發展,研究以及用經驗來檢查在蘇維埃制度和蘇維埃運動基礎上所產生的這些新的聯邦制。既然承認聯邦制是走向完全統一的過渡形式,那就必須力求達到愈來愈緊密的聯邦制同盟,第一,因為沒有各蘇維埃共和國最緊密的聯盟,便不能捍衛被軍事方面無比強大的世界帝國主義列強所包圍的各蘇維埃共和國的生存;第二,因為各蘇維埃共和國之間必須有一個緊密的經濟聯盟,否則便不能恢復被破壞的生產力,便不能保證勞動者的福利;第三,因為估計到,建立統一的,由各國無產階級按總計劃調整的完整的世界經濟的趨勢,這種趨勢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已經十分明顯地表現出來,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必然會繼續發展而臻于完善;
歷史將證明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上述的社會主義革命戰略理論是正確的,他們的這些戰略理論并沒有過時, 我們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對此深信不疑。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