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0月25日的這一天注定是要載入中國歷史的史冊。
在63年前的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愿軍健兒帶著新中國的新氣象和人民的豪氣,以大無畏的精神狀態,雄赳赳氣昂昂地跨過鴨綠江,和當時西方世界的第一強國所率領的16國聯軍進行了一場艱苦卓絕的戰斗,將這支所謂的“聯合國軍”從鴨綠江邊一直趕到38度線以南,最后迫使對方接受了在38度線維持現狀的事實。
這是中國人民自1840年以來,第一次在沒有強大盟軍直接參與的情況下,用自己的智慧和軍隊的勇敢打敗了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強國裹挾的聯軍。就是放到現在想來,這場戰爭的決策者、親歷者的膽氣、豪氣和卓越的戰斗藝術也是令人敬仰和懷念的!
抗美援朝戰爭我之所以稱其偉大,是因為他的勝利對于當時的中國來講蘊含著極大的正面影響,而且他的勝利對世界格局的重新塑造也是至關重要的。
在抗美援朝戰爭之前,從1840年開始至1945年之前的中國歷次對外戰爭無不是在屈辱戰敗的談判中結束的,近百年的戰敗割地賠款的經歷,使得中國的國民在對列強的認知上一直處于仰視自卑的狀態,即便是在抗日戰爭的時候,以國軍(戰爭中世界上看到的報道基本是國軍抗戰的報道,所以以國軍的表現作為世界對中國軍隊的認知)在戰爭中表現出的敗多勝少,時刻撤退的戰績事實(即便到了1944年,國軍居然也能在日軍的進攻中大幅度的后撤,以至差點丟失云南),使得中國“東亞病夫”的惡名始終沒有被徹底清除。雖然最后中國軍隊和同盟國一起成為最后的戰勝國,第一次迫使入侵的外虜簽署了投降書,但是在日本投降時,中國的土地上仍有大批的日軍沒有被趕出國土,在四強中只有中國在勝利的時候自己的國土上還有法西斯成建制的大規模軍隊存在,這不能不說是中國當時羸弱的國力和軍力的真實寫照。所以直到抗美援朝之前的中國人形象都不是世界強國和世界硬漢,而還是羸弱不堪的弱小民族形象。這個最能反映在中國國民心理感覺上的就是,當時中國的政府領袖蔣介石在被羅斯福三次提及琉球返還中國(類似屬國)管轄的建議下,均沉默不語,漠然拒絕。我不敢肯定蔣先生的那個沉默是否真的如我揣測的那樣是出于對日本報復的畏懼,也許他已經在盤算對中共的戰后攤牌,而無暇或者不敢去惹怒將來的日本,進而放棄了民族大義。總之,我從他三次緘默應對琉球問題的表現,我想害怕日本日后的報復,以及對他治下軍隊戰斗力沒有信心的想法一定會有。這也難怪世界各大國心里也會不認同中國四強的定位。
但是這個狀況到抗美援朝戰爭時,都徹底地被顛覆和結束了。毛澤東主席領導的國家、人民和軍隊,以英雄氣概和連續的勝績向世界大聲的說明了,中國人民是真的站起來了,我們雖然還落后,但是我們是強者,我們有了與以往完全不同的精神狀態了,我們中華民族是可以重新作為強者站在世界上的。“東亞病夫”的惡名則可以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了!這次的改變是這么得徹底,以至于海外的華人掀起了一波波回國效命新中國的熱潮,連李光耀這樣英國殖民地精英培養方式成就的華人也認真考慮華文的學習了。這是什么呢?這是世界上第一大民族因為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重新拾回了久違了的民族自尊和民族自信,而這個過程歷經了百十年啊!自抗美援朝后,東西方的第一強國不再把中國政府的警告隨便當耳旁風了,真正的開始尊重中國人民在世界上的訴求和立場。最明顯的就是越戰中美國在周恩來總理鄭重申明美國的越戰陸軍不能越過北緯17度線實際侵犯北越,而美國陸軍在越戰中也的確沒有超越過北緯17度線,因為中國抗美援朝戰爭中38度線的要求令他們記憶猶新!
這是抗美援朝的勝利對一個民族重拾自信起到的作用,同時抗美援朝的勝利對全國人民的凝聚力也起到了促成和加強作用。
在那幾年中,全國幾萬萬人都為著共同的目的而省吃儉用,將節省的錢貢獻出來,目的就是要讓中國重新變強,而前線不斷的勝利更是加強了這種凝聚力和奉獻精神!可以想象那是怎樣熱情熱烈的社會氛圍呀!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讓蔣介石遺留在大陸上的破壞組織徹底失去了民意的基礎,因為抗美援朝的勝利使得中國各個階層的人民都有了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的理念,也就是抗美援朝這樣的勝利,在蔣先生時期是不可想象的。那么民心向背更加有利于中國共產黨的鞏固大陸政權,實現國家完全的大一統。所以同時期的解放軍入疆、進藏,并融合了南方少數民族地區的國家意志,剿滅千年的各地匪患等一系列實在的中國統一步驟都得以順利進行并完成。解決了民心向背、邊疆的地區國防的鞏固、消除了嚴重阻礙經濟發展的匪患,這一系列抗美援朝勝利鼓舞下的連續勝利使得中國真正的團結起來了,真正的萬眾一心,為經濟的復蘇和重振奠定了基礎。
前面說到抗美援朝勝利影響下國內各項工作的勝利給中國國內的經濟發展創造了極好的內部條件,同時由于志愿軍把所謂的聯軍自鴨綠江邊趕回了三八線,是的中國東北部的國家安全得到了鞏固和加強,使得中國可以充分利用東北這個老工業基地的重工業基礎而沒有外虜犯境的憂慮,并從容的利用東北的工業底子來衍生發展全國的工業,極大的便利了中國的經濟發展。因為當時中國的重工業的絕大部分底子在東北,江浙等南方內陸的基本是輕工業為主,而國家發展的基礎是有重工業的基礎,有了重工業進步才能更快地使輕工業進步。而之后中國連續的5年經濟計劃的成功,有抗美援朝的勝利奠定的厚實的福蔭。
此外,抗美援朝中志愿軍將士艱苦風斗、奮不顧身、無私奉獻的精神,也教育和感動了國內的廣大中國人民,使得社會上形成了艱苦風斗、積極向上、奮發圖強、團結友愛的社會氛圍,英雄不光出現在朝鮮戰場,國內的各行各業也在新的良好的社會風氣的促進鼓舞下不斷產生各類的英雄,使得整個社會顯得朝氣蓬勃!
這就是抗美援朝戰爭對于中國人的偉大,偉大的戰爭造就了偉大的人民。近來有不少精英的作品在懷疑那個時代的英雄的行為,詭稱沒有人愿意自覺當英雄。是呀,現在的精英暫不論他的階級立場,他有擁有和表達他思想的權利,但是當他說這些話的時候,我的感覺就像“現在我碰到唐寅唐伯虎,并告訴他說你的衣服很不好看,過時了,為什么不穿西裝?”那樣可笑!時代造就英雄,不同時代的人有各自不同的信念和理想,因為他們所處的社會氛圍不同。如果都不是自覺地接受英雄觀念,并且要爭取英雄的榮譽,那么抗美援朝的那些殘酷的戰斗中堅持并勝利完成任務的志愿軍指戰員可能就像大部分國軍在抗日戰爭中表現一樣,保命要緊而擅自撤退了,士兵打沒有主觀能動性的戰斗是永遠打不贏的!也就是無聊的精英才會做這樣那樣的無病呻吟的揣測,而其實最怕死、最沒有骨氣的就是這樣的精英,只是他們擁有的社會媒體話語權使得他們能夠有機會掌握話語權來毒害社會。因為他們自己的觀點日常生活中自由表達沒有問題,利用媒體說而杜絕相反意見的媒體播出權,這就是在毒害社會了。
最后,本文主要是為紀念這場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以及其中國人民表現出的卓絕、奉獻、無私而作,以告慰這場戰爭的親歷者,也想再次提醒我們這些后來人,歷史中有名的無名的民族英雄,包括上至國家領導人、各級干部,下至人民群眾、普通戰士都是值得我們為他們的奉獻精神、無私無畏精神敬仰的!我們民族能生生不息就是因為在各個時代都會涌現出這樣有名的無名的眾多英雄!
偉大的抗美援朝萬歲!中國人民萬歲!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