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電子政務辦搶了漣源市委市政府辦的飯碗
梁倫生
湖南省近幾年的政務改革成效顯著。它不但改掉了全部正式政府部門,使之成為了吃閑飯的部門!而且,對年輕的有電腦寫作水平的人提供了就業門路!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對那些只戴著官帽,而無所作為的、在現代化的政府辦公室里,也只上網打游戲或打電話聊天的政府官員是溫水煮青蛙!因此,相關電子政務管理辦公室就不管是書記的信函還是市長的信函,只要是人民來信就可以越俎代庖!惟我獨尊!
漣源市自從有了市電子政務管理辦公室以來,表面上與市委辦公室是兩個不同的部門,本來電子政務管理辦公室的工作責任范圍是與郵政局完全相同的。也只能是接收信函,轉交信函的工作責任,根本沒有拆開信件和回復信件的權力!可漣源市政府辦公室在無所事事的現代化工作環境中,因自身無能在辦公室內正式回復電子來信。所以,漣源市委辦公室,不顧自己的飯碗被別人搶走,將群眾的電子來信就全權委托市電子政務管理辦公室處理!自己的相關本職工作就被電子政務給做了,自認為自己就可以高枕無憂的做中國夢了!誰知?他們在睡夢中自己的飯碗被別人搶走了還蒙在鼓里!
2013年10月28日,湖南省婁底市漣源市三甲鄉硐下村抱溪、鳳嶺兩組全體村民,向湖南省婁底市漣源市政府網站的《書記信箱》內投了一封電子信,題為:給漣源市委書記曾益民的公開信——回復《答復意見書》。原文如下:
漣源市市委曾益民書記:
我們是漣源市三甲鄉硐下村抱溪、鳳嶺村民。原財溪人民公社新民水庫受益社員,2013年10月16日,我們的代表梁倫生在《國家信訪局網站》上收到了“出具單位”:“湖南省婁底市漣源市信訪局”,“2013年10月11日”出具的“答復意見書”。但此意見書明顯不是婁底市信訪局或漣源市信訪局出具的!并且,婁底市信訪局或漣源市信訪局轉載他人的意見書,連一句按語和一個公章印都沒有,公開的對人民百姓進行忽悠和欺騙!將基層人民群眾的井底訴求置之度外!
2013年4月24日,抱溪、鳳嶺兩組三百多村民群眾代表梁倫生到漣源市信訪局填寫了《來訪登記表》:“我們要喝水;我們要種糧食;我們有權管理新民水庫;我們強烈要求恢復新民水庫抱溪電排;恢復十里長(遠)的水渠道。”等五個信訪問題,并遞交了:《關于為抱溪、鳳嶺三百多村民飲食用水的報告》、《關于三百多村民一年四季買水喝的報告》、《強烈要求恢復新民水庫抱溪電排的報告》和《新民水庫農業灌溉水自流化工程項目可行性報告》等相關的書面材料。
因此,從《來訪登記表》上就可以清楚看出我們的井底訴求是:我們要喝水;我們要種糧食;我們有權管理新民水庫;我們強烈要求恢復新民水庫抱溪電排;我們要求恢復十里長的農田灌溉水渠道等五大信訪問題!并且在相關報告中還明顯提出了:我們有近100子女無承包地;我們為國家納了幾十年的稅,卻沒有解決養老問題和村民的養殖場污染環境等三大信訪問題!但漣源市信訪局一紙轉介函了事!
在經過半年時間的信訪后,好不容易才得到了得到了三甲鄉政府的《答復意見書》!該《答復意見書》也僅僅只對“我們要喝水”和“恢復新民水庫抱溪電排”要我們:“明確要求抱溪、鳳嶺兩組村民要以自力更生為主”和作了承諾意見:“鄉政府及水利部門從兩方面給予支持:1、抱溪電排恢復工程已報請市農開辦立項,明年實施。2、從人畜安全飲水工程項目方面給予2萬元以上的支持。”似乎“市農開辦”不是漣源市行政范圍內的與該信訪毫無關系的一級部門一樣!還要“報請”!?如果“報請”的是真正的“(漣源)市農開辦”?那么,漣源市農開辦就有直接處理和答復該信訪問題的義務!所以,漣源市政府、漣源市農開辦必須針對抱溪群眾所提出的信訪問題作出具體的書面答復意見。
再有,就是根據三甲鄉政府的《答復意見書》,答復的也僅僅是“我們要喝水”和“我們強烈要求恢復新民水庫抱溪電排”的二個信訪問題。還有“我們要種糧食”;“我們有權管理新民水庫”;“我們要求恢復十里長的農田灌溉水渠道”;“我們有近100子女無承包地”;“我們的養老問題沒有解決”和“村民的養殖場污染環境”等信訪問題沒有作出書面答復意見。導致村民懷疑中央針對“三農”的有關扶持政策是吹牛的!因此,特寫此信,請求根據《信訪法》及國家對農業、農村、農民的三農問題政策,針對上列八大信訪問題一個一個地給予具體、詳細的書面答復意見為感!
此致
湖南省婁底市漣源市三甲鄉抱溪、鳳嶺全體村民
2013年10月28日
可是,市電子政務管理辦公室卻不盡其責!將給漣源市市委書記曾益民的信,不知是自作主張還是漣源市市委、市政府棄權被轉交給“三甲鄉”辦理!我們上網查看后,村民極為憤怒!就立即又寫了一封《請求漣源市委書記曾益民親自書面答復下列信訪問題的公開信——不服漣源市政府回避應當答復的問題而不作回復的意見書》。全文如下:
漣源市市委曾益民書記:
我們是漣源市三甲鄉硐下村抱溪、鳳嶺村民。原財溪人民公社新民水庫受益社員。2013年10月28日,我們向漣源市政府網書記信箱寫了一封《給漣源市市委書記曾益民的公開信——回復[答復意見書]》??墒菨i源市政府公開不作為!將該信又轉交給與此信毫不相干的三甲鄉!對此,我們極端的不服!表示強烈的抗議!并強列要求漣源市市委曾益民書記親自書面答復:我們要喝水;我們要種糧食;我們有權管理新民水庫;我們強烈要求恢復新民水庫抱溪電排;恢復十里長(遠)的糧田灌溉水渠道;我們有近100子女無承包地;我們為國家納了幾十年的稅,卻沒有解決養老問題和村民的養殖場污染環境等八大信訪問題。
2013年10月16日,我們的代表梁倫生在《國家信訪局網站》上收到了“出具單位”:“湖南省婁底市漣源市信訪局”,“2013年10月11日”出具的“答復意見書”。但此意見書明顯不是婁底市信訪局或漣源市信訪局出具的!并且,婁底市信訪局或漣源市信訪局轉載他人的意見書,連一句按語和一個公章印都沒有,公開的對人民百姓進行忽悠和欺騙!將基層人民群眾的井底訴求置之度外!
2013年4月24日,抱溪、鳳嶺兩組三百多村民群眾代表梁倫生到漣源市信訪局填寫了《來訪登記表》:“我們要喝水;我們要種糧食;我們有權管理新民水庫;我們強烈要求恢復新民水庫抱溪電排;恢復十里長(遠)的水渠道。”等五個信訪問題,并遞交了:《關于為抱溪、鳳嶺三百多村民飲食用水的報告》、《關于三百多村民一年四季買水喝的報告》、《強烈要求恢復新民水庫抱溪電排的報告》和《新民水庫農業灌溉水自流化工程項目可行性報告》等相關的書面材料。
因此,從《來訪登記表》上就可以清楚看出我們的井底訴求是:我們要喝水;我們要種糧食;我們有權管理新民水庫;我們強烈要求恢復新民水庫抱溪電排;我們要求恢復十里長的農田灌溉水渠道等五大信訪問題!并且在相關報告中還明顯提出了:我們有近100子女無承包地;我們為國家納了幾十年的稅,卻沒有解決養老問題和村民的養殖場污染環境等三大信訪問題!但漣源市信訪局一紙轉介函了事!公開不作為!
在經過半年時間的信訪后,好不容易才得到了三甲鄉政府的《答復意見書》!該《答復意見書》也僅僅只對“我們要喝水”和“恢復新民水庫抱溪電排”要我們:“明確要求抱溪、鳳嶺兩組村民要以自力更生為主”和作了承諾意見:“鄉政府及水利部門從兩方面給予支持:1、抱溪電排恢復工程已報請市農開辦立項,明年實施。2、從人畜安全飲水工程項目方面給予2萬元以上的支持。”似乎“市農開辦”不是漣源市行政范圍內的與該信訪毫無關系的一級部門!還要“報請”!?如果“報請”的是真正的“(漣源)市農開辦”?那么,漣源市農開辦就有直接處理和答復該信訪問題的義務!因此,漣源市政府、漣源市農開辦必須針對抱溪群眾所提出的信訪問題作出具體的書面答復意見和向群眾作好十八大精神的宣傳工作;排除村民懷疑中央針對“三農”的有關扶持政策是吹牛的心情!請求根據《信訪法》及國家對農業、農村、農民的三農問題政策,針對上列八大信訪問題一個一個地給予具體、詳細的書面答復意見為感!如在半個月內沒有答復或轉交三甲鄉辦理,我們將在《紅網論壇》;《新浪網論壇》;《人民網論壇》;《新華網論壇》;《央視復興論壇》等網公開發布此二封公開信!讓人民來評論漣源市政府的不作為行為!
此致
三甲鄉硐下村抱溪、鳳嶺全體村民
2013年10月30日
上面這封要漣源市委書記親自書面回復的信發到漣源市政府網站上不到二天,市電子政務管理辦公室就自作主張給了《答復內容》。原文如下:
網友:
您好,關于您寫的"不服漣源市政府回避應當答復的問題而不作回復的意見書"已收悉,現回復如下:
市政府在政府門戶網上開通政民互動欄目就是希望通過這一橋梁聽到廣大老百姓的呼聲,從而更好的為百姓服好務,更多的為老百姓辦好事,不會存在你說的回避網民的任何問題。
根據信訪工作條例,信訪工作堅持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依法、及時、就地解決問題與疏導教育相結合的原則。您是三甲鄉的公民,三甲鄉政府有權也有義務為你們解決實際存在的問題。前段時間您寫的"強烈要求恢復新民水庫抱溪電排的報告"、"關于三百多村民一年四季買水喝的報告"的信件,三甲鄉政府高度重視,專門成立了包案領導負責,并組織水利部門現場實地察看,提出了解決方案,也向上級打了報告,爭取到相關項目和部分資金,項目明年就會實施。這說明地方政府在努力積極地為百姓處理問題。對于你10月30日寫的相關訴求,我們分別和三甲鄉駐硐下村的鄉鎮領導、該案的包案領導聯系,根據您的訴求提出了具體建議。我們相信三甲鄉政府會按照相關法規政策,積極辦理,妥善解決,請您耐心等待,再次感謝您的來信。
市電子政務辦
2013年10月31日
從上面這封回信就可以明顯看出:漣源市市委、市政府辦及市委書記曾益民的飯碗已被市電子政務辦搶走!因此,在漣源市市委、市政府不可靠的情況下,我們只能向廣大網友們求助!
如有細心的、想了解詳情的網友,請到網上搜索《一個來農村最底層的三農問題報告》。特別是《新浪網百味論壇》,的跟貼上有詳細內容。敬請關注!地址:
http://club.news.sina.com.cn/thread-1138209-1-1.html
2013年10月31日晚于三甲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