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普世價值“剝皮”二十談
佚名
對于普世價值本人與一位朋友進行了探討,并且把觀點變成了微博,下面是濃縮觀點的二十條微博,本人因此將之叫做剝皮普世價值二十談。
1、有人問我是否相信普世價值,我首先要反問的就是普世價值有沒有與你認為的價值是普世價值是兩回事,有沒有和你是否找到又是兩回事,把普世價值信仰化并且強迫他人認同你的價值觀是一種宗教迫害,與中世紀的教派不寬容沒有什么兩樣。沒有適應我的價值觀,就有了反例,就不是普世,你不能偷換普世的概念。
2、對于價值觀,當今有主觀價值論和客觀價值論之分,對于馬克思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下的客觀價值論中國大陸人耳熟能詳,而我們的市場經濟的基石供求關系理論則是主觀價值論為基礎的,如果連價值論的主觀與客觀這樣的問題都搞不定不能統一,如何來的普世價值普世價值是主觀價值還是客觀價值
3、我們在說價值的時候還有一個關于人性的探討,就是人類是性本善還是性本惡的問題,這個問題在哲學上也是沒有定論的,而普世價值離不開人性的本元,在性善和性惡不同的本性目前,如何普世如果要普世的話,對于性善和性惡的問題,也要先有答案才可以談普世價值。
4、這個世界還有一個爭論的焦點就是唯心還是唯物,這個世界上是否有神的存在,在有神和無神面前,價值觀顯然是不能等同的,而且就是都為有神論者,到底是信奉誰的神也是不同的,在不同的神之間如何能夠做到神的意識的普世你以自己的神的意識為普世的背后就是要強迫他人改變信仰。
5、有人認為這個世界的普世就是科學的規律,是科學的教徒,但科學也是在不斷的發展之中,從地心說到日心說再到相對論,而相對論是終點嗎誰也無法說!經典物理、現代物理都有其適用的不同條件,這里普世變成相對的了,與西方的普世價值絕對化神圣化也是對立的。科學解決不了所有問題,因此也不是普世的。
(回復:物理是哲學的一個分支,相對論的發現完全從哲學的原理出發的,數學也是一哲學分支,牛頓之三大定律之論著名稱是:哲學中的數學原理。只有中國哲學變扭曲成純文科,中國歷史上沒有邏輯與形而上學,學現代哲學的竟然可以不懂相對論和高等數學。科學的背后是形而上學和邏輯學的結合,唯物都說不上。)
(回復:搞科學的很多是信仰宗教的,科學與西方的宗教并不沖突,科學研究被認為是發現上帝的真理,而不是簡單的以無神論唯物主義來理解,科學確實與中國的一些傳統信仰是沖突的。)
6、在沒有搞清普世價值的基礎性善性惡、唯心唯物、主觀客觀這些哲學爭論的情況下,普世價值即使是存在,你也無法找到它,找不到的東西只不過是一個與天堂、西方極樂世界等類似的理想,但有些人就是把理想當作現實,把自己的價值觀推而廣之的變成普世,妖魔化他人信仰自由。天堂的東西只能在天堂上構建。
7、還有人說普世價值是可以獨立于性善性惡、唯心唯物、主觀客觀的一種兼容的價值,但這是違反邏輯的排中律的,只有辯證法是可以的,但辯證法反正都是有道理,怎樣找到主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等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卻是含混的,邏輯學是給出明確方法的。邏輯學與辯證法也是有沖突,它們那個是普世的
8、人類是群居動物,是要有群體屬性的,人類社會是有立場的《利維坦》,在不同的利維坦下是有不同的價值取向的,要讓人類成為普世就要有一個統一的利維坦,但就算如此也不是普世的價值觀,就算是為了全人類就能夠稱作普世嗎那么對于包括其他動物的普度眾生價值觀又怎么算
9、說普世價值還有集體與個體關系,集體利益與個體利益取向是不同的,是大家有共同標準是普世還是有共同利益為普世普世的概念本身也是有差異的,考慮個人不考慮他人的價值觀是普世的嗎沒有信仰只有利益行嗎而不考慮個體利益則也有問題,有統一的普世標準嗎
10、民主和自由是普世的嗎?民主是人人做主的無政府主義嗎?自由是沒有邊界的無限自由嗎?民主是集權的還是分權的?自由與契約是什么關系?見過印第安人的民主與自由的宣言嗎?在民主和自由的標準和定義上就是千差萬別,有關的定義和概念都不統一,而在不同概念上談普世,則只能是偷換概念的忽悠。
11、還有人把和平、善良、美等作為普世價值,但善良不是對待敵人的標準,美的審美標準各種文明文化本來就不同。人類在殘酷的生存競爭時戰爭是否能夠避免?現在世界普遍和平的局面是化肥革命、種子革命、基因革命等技術的提高,糧食夠吃為前提。未來人類生存壓力下會如何?美國這些年打過多少戰爭?
12、就算普世價值的存在,我們現在得不到的話與沒有又有什么兩樣呢?把本來屬于天堂的東西一定要降臨在人間,與大躍進跑步進入共產主義是一個性質的事情,西方人給我們的問題實際上不是普世價值是否存在,也不是普世價值是什么,而是他們的價值就是普世價值。
13、對于普世價值未必就是好的價值,西方人在這里把普世與優秀結合了起來,如果是人性本惡,人類惡性的普世則是魔鬼,,只談普世價值卻避談這價值的好壞則肯定有陰謀,西方的價值觀文化侵略和掠奪了全世界的財富,難道還要被掠奪者接受他們的邏輯嗎?普世價值不等于好的價值觀才是問題之關鍵。
14、很多人認為西方的普世價值已經包含了所有的好的價值,這也只能是在他們的價值觀下看才可以,在中國的價值觀孝道是被推崇到制高點的,孝是中國人的信仰,以孝還發展了孝悌和慈的概念,中外關于母愛的理解也不同,中國的父愛大于天已經被洗沒了,中國是把沒有孝的民族叫蠻夷,而西方沒有贍養父母義務。
15、普世價值就算找到了,也要論其對于人類社會的價值,不能僅有普世沒有特殊,特殊性的影響被選擇性失明,就是洗腦和忽悠,而談及這些內容則又變成了爭論不休和清談誤國,實干勝于空談。因此我們更需要的是關心這些價值觀的內容,怎樣能夠促進人類進步,而不是空談把一個虛無縹緲的普世價值名詞神圣化。
16、對于人類的行為有人以基因來解釋,把基因的規律變成普世的,這是社會達爾文主義,馬上就要產生人種論和種族主義,是現代文明背道而馳的,但一些西方普世派確實有自身人種優越的身影,而同時基因的進化方向和進化策略實際上也可以不同,競爭與博弈的進化穩定策略和突變奇跡策略都是基因規則。
17、西方搞普世價值是讓世界價值觀的趨同,跟隨他們價值觀的博弈策略。在趨同情況下,領先的社會則更容易保持領先的進化穩定策略,而對于落后的社會要趕超,則必須是創新自己更有競爭力的新文化新價值觀,是突變奇跡策略,否則改變順序是沒有希望的,這就是普世論與特色論,背后是基因競爭法則。
18、人類是激烈競爭博弈的社會,在非合作的納什均衡下,博弈策略我們需要的就是突變奇跡而發達世界需要是進化穩定,因此為民族需要特色論而帶路黨是普世論,只要進化穩定的普世而不問價值觀好壞的特色,以此遏制中國的崛起,人類超越動物就是突變奇跡的結果,中國的崛起希望在特色而不是普世。
19、普世價值論本身反映的就是西方的價值觀,西方是己所欲施于人的民族,歷史上是要強迫各種信仰統一的;中國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民族,是讓個各種信仰和民族融合和和平共處的民族,中華文明之寬容、包容,才是比西方普世價值更高的高的境界,中華文明領先世界的時間也是3000年來延續歷史最長的。
20、自古中國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有特色的包容并蓄而不強迫一致才是中國文化的傳統和精髓。價值是好的,不等于是普世的;西方價值觀是有優點,不等于我們價值觀就是謬誤;人家制度是美好的,不等于我們就能夠采取;人家有當前最好的制度,但我們可以創造更好!跟隨則沒有希望!問題要認清楚。
以上是本人對于普世價值的主要認識,這些認識都簡練成為逐條的微博了,在當今閱讀快餐化、標題化和微博化的時代,這是普世還是特色?哈哈……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