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爭鳴 > 網友雜談

皮之不存,毛將附焉?

寒江釣雪 · 2013-09-18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皮之不存毛將附焉?

  ——評:人民日報:充分認識意識形態工作的極端重要性

  2013-09-12日,《人民日報》發出由《求是》雜志社社長所作呼吁文章:

  “充分認識意識形態工作的極端重要性”

  http://www.people.com.cn/24hour/n/2013/0912/c25408-22891584.html

  該文發出后,得到許多主流媒體與門戶網站的大量轉發。也有轉發者作按語如下:

  “一個政權的瓦解往往是從思想領域開始的。西方反華勢力利用其掌握的網絡資源和技術優勢,鼓吹所謂‘網絡自由’,加緊通過互聯網對我國進行意識形態滲透,妄圖以此‘扳倒中國’。”

  我們一直認為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性與迫切性。為此,在“特別是”所謂的“解放思想、更新觀念”之思潮影響下,在諸如私有化改革“膽子大一點,步子快一點”的甚而是所謂的“普世”接鬼囂叫身嘶力竭誤導下,對當下這個社會的“特色”實質有著清醒認識的人們,也一直利用各種方式,甚至是在“特別是”網絡河蟹之風的嚴重干擾下,盡最大努力捍衛著社會主義的這塊輿論陣地。我們還應明白,自打中國以社會主義公有制發展的形式傲然屹立于世界面前,由于意識形態的根本差異與完全不能調和,西方反華反共勢力就從來沒有停止過對社會主義中國的輿論攻擊與其它方式的敵對之舉。只是由于中國的快速經濟發展,國防力量空前的改觀與強大,由敵視、敵對到無可奈何的承認,再至主動接近……上世紀70年代中美建交與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即為例證。我們也承認,一個政權被瓦解是從思想與意識形態領域開始入手的,但也并非是什么“……利用其掌握的網絡資源和技術優勢,鼓吹所謂‘網絡自由’,加緊通過互聯網對我國進行意識形態滲透”之后才有了“扳倒中國”的居心與行為。但是,決不能否認,尤其是當下,這個問題確已到了需要特別警惕與重視的時候了。

  即如該文作者所道:

  “習近平同志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站在黨和國家全局高度,深刻闡述了事關宣傳思想工作長遠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進一步明確了今后工作的方向目標、重點任務和基本遵循。講話強調,經濟建設是黨的中心工作,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學習貫徹講話精神,要求我們在集中精力進行經濟建設的同時,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識形態工作。”

  我們還知道,蒼蠅不叮無縫的蛋。按理說,一個已有了60多年行政歷程的政府,一個建黨90多年的已發展為世界第一大政治組織的政黨,一個讓人民都得到切實利益的所有制形態的社會,一個能夠得到全國人民大力擁護的政權形式,再怎樣的“網絡自由”空間與“意識形態滲透”也都將無濟于事。一個成熟的政黨組織,一個切實為人民利益而行政的政府,絕對應該有足夠的政治自信。但是現在,這種成熟與自信是否確實具有?

  而既然承認有了妄圖“扳倒中國”的“西方反華勢力”,那么,能否明確指出所屬對象?那些“利用其掌握的網絡資源和技術優勢,鼓吹所謂‘網絡自由’,加緊通過互聯網對我國進行意識形態滲透”的敵對勢力都是誰?一直以來,不都是總認定當下是和平、河蟹的國際環境嗎?“特別是”中國,不是一直不遺余力,甚而連自己國內人民的生、養、教、老、死都置之于不顧而信奉與力行什么“救美國就是救中國”、“救歐洲就是救中國”,并且為營造出所謂“河蟹海洋”、“河蟹世界”的假象,一直踐行“歲幣外交”,也就是花錢買平安,那時候是否也有妄圖“搬倒中國”的西方反華勢力?若有,那怎么還試圖以錢來消災?但若此前沒有,那么,是自打權力更替之后才有?又或者一直存在這股反華勢力,只是此前沒有得到足夠重視,又或者蓄意無視與漠視,且勿論再還有怎樣的投其所好、推波助瀾了,那么,這又是怎樣性質的問題?

  是否應該反思打著改革幌子的路線之謬了?

  但從這篇文章我們還看不出有什么反思。依然還是認為私有化經濟改革的必要性與正確性。但遍觀全文,卻又感覺有前后矛盾之惑。即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反作用于經濟基礎,這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意識形態屬于觀念上層建筑,意識形態工作關系舉什么旗、走什么路、立什么制等重大政治方向問題”。既然承認“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那么,也無須再掩耳盜鈴般掩飾“特別是”的社會本質。一個幾近完全私有化社會的經濟基礎,又能以此而決定出怎樣的上層建筑來?又但若私有化經濟基礎與受馬列主義主導的上層建筑能在政權力量的作用下完美與有機地結合起來,但若還能避免與有效消解由此而致的諸多矛盾,那么,又可以由此得出另一種結論:上世紀前半葉中共領導人民付出巨大犧牲而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完全屬于多此一舉。那時候,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可以不用武裝奪取政權的暴力方式,只需對老蔣詳盡說明,國民黨治下的私有化經濟基礎可以完全不變,而由老蔣統治的那個國家機器上任何部件也可以不作更改,只需用馬列主義武裝起他們的頭腦,而他們私有財產也無須變更,只要口頭上承認以后將會進行“先富帶后富”即可,而這個“帶后富”之行又無須具體時間限定。再還有,即使沒有履行這個承諾也不打緊,盡可以腳下溜油——拍屁股走人,一了百了。果若此,老蔣也許還不一定對“毛共”作出“寧可錯殺三千,絕不放過一個”的政治變臉了。那么,社會也就達到河蟹了,也不會如有人所陰謀化抨擊的中國解放前一直陷于不休的內耗內斗,為此而錯過許多發展時機。

  即如“但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而所謂“初級階段”理論,其實從今天看來,就是為私有化回潮提前作輿論理論準備的。本來,社會主義屬于共產主義的初級階段,但有人竟而“總設計”與“理論”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來。當然據此還可以設問:既有了所謂的初級階段,是否還會有中級階段與終極或是后期階段的社會主義?所謂物質文化需要與落后的社會生產力之間是存在著矛盾,但是,通過前三十年的建設已達到了逐步克服。而“要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要“必須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集中精力把經濟建設搞上去、把人民生活搞上去”,不一定非要通過私有化發展的手段。“特別是”與解放前的區別只在于,前者的私有化是以改革之名而施行,并且還掛著GCD的羊頭,而后者還沒有發明與理論出改革的名義,更還沒有GCD的領導。GCD領導搞私有化,這就是所謂的初級階段理論,也就是特色的實質。而初級階段理論就是告訴人們,要發展經濟,要把人民生活搞上去,還要借重與依靠私有化發展方式。只不過,國民黨不行,毛共以前所行的那一套也不行。

  為什么意識形態領域產生了信仰危機?為什么“特別是”執政公信力幾乎式微?一個似乎完全私有化運作的行政機構,卻還要依然堅持口頭上宣講的與生產關系完全相悖逆的另一套所謂理論,難免為人留下不倫不類的戲份。我們說,生產力和生產關系都是社會的物質存在、物質關系,都是屬于社會存在的范疇;而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關系,則又是第一性與第二性的關系。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內容與性質,就是說,任何經濟基礎都要求建立與它相適應的上層建筑,以便為自己服務。所謂第一性與第二性的關系,決定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但上層建筑只能是經濟基礎的派生物。無論承認還是與否,但事實是有什么樣的經濟基礎,就會有什么樣的上層建筑。不同性質的經濟基礎一定會產生出不同性質的上層建筑。其次,經濟基礎還決定上層建筑的變化與發展。當舊的經濟基礎被新的經濟基礎代替之后,舊的上層建筑也必然要或快或慢地被新的上層建筑所代替。當然,上層建筑的變化與經濟基礎的變化并不是完全同步的,某種程度而言,上層建筑還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其中,屬于舊有的上層建筑的社會意識形態部分的變化和消滅還會非常緩慢。當經濟基礎發生變化后,某些舊有的社會意識還會持續存在,并發生一定(或稱消極)作用,但如果一種經濟基礎被固定不變保持下來,總的趨勢及其發展的結果必然被適應新的經濟基礎的上層建筑所取代。至此應該明白,倘使私有化經濟基礎不作改變,任怎樣的強調意識形態作用,都不過給人以勉強維持的茍延殘喘之感。企圖以權力的作用勉力作延續維持,以所謂經濟發展成果(其實還無非是所謂的GDP數據)來證明“特別是”制度運作的合理性,都不過是悖逆唯物辯證法規律、修正馬列主義理論的一出政治鬧劇。而事實上,這樣的不倫不類、貌似中性的社會制度也難以保持長久。資本主義社會會認為你還是以另類形式的存續,而真正的社會主義更不能承認如此修正還符合馬列主義原理。于是,一個如此躑躅獨行的政檔被無論是“資”還是純正的“社”都難以接納就是必然的結果。那么,遭遇挑戰等等也是必然。當然了,底氣十足的話,還可以硬撐一陣,否則,就難免要付出代價而勉力維持了。

  我們也承認,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是具有著反作用的。上層建筑是十分積極的力量,對經濟基礎起著巨大的反作用。對于這種作用,可以通俗形象地叫做“保護自己,排除異己”,就是說,上層建筑要保護自己,千方百計利用政權力量和思想影響,促進自己賴以存在的經濟基礎的形成、鞏固和發展。政治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的關系,屬于政治與經濟的關系,而經濟是基礎,經濟決定政治,然而政治又強有力地反作用于經濟。政治上的統治地位,是建立和鞏固經濟上統治地位的保證。統治階級如果不從政治上處理問題,就不能維持它的統治,因而也就不能解決它的經濟任務。一切上層建筑都為自己的經濟基礎服務,但它們有著進步與反動的區別。這就要看它服務的對象——生產關系,是推動生產力發展的,還是阻礙生產力發展的。必須強調,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又反作用于經濟基礎,這是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相互關系中不可割裂的兩個方面。如果只看到經濟基礎對上層建筑的決定作用,忽視了上層建筑的反作用,就是庸俗經濟決定論。按照這種觀點,一切政治斗爭和思想斗爭就都失去了意義,社會主義的精神文明建設也就沒有必要了。相反,如果夸大上層建筑的反作用,以至否認經濟基礎的決定作用,就會陷入唯心主義的上層建筑決定論,從根本上背離了歷史唯物主義。

  從一定意義來講,《人民日報》這篇文章應該代表了當局的觀點與思想認識。“意識形態領域很不平靜”,終于開始直面矛盾了。但是,如同看待任何一個問題,所站角度不同,出發點不同,得出的結論也將完全不同。即如:“對于中國的發展進步,也有人作出別樣的解讀和評說,并且在竭力同我們黨爭奪話語權和影響力。有人把西方的制度模式說成是‘普世價值’,鼓吹中國只有接受這些‘普世價值’才有光明前途,實際上是否定四項基本原則,主張走改旗易幟的邪路;也有人以‘反思改革’為名,得出中國的改革走入歧途的結論,實際上是否定改革開放,主張回過頭去走封閉僵化的老路。”雖是對所謂“普世價值”作出了徹底否定,但又以所謂“走封閉僵化的老路”拒絕對私有化改革所作的反思。在有些人眼里心中,改革儼然就是足赤的黃金,完美無瑕的人。是說不得碰不得的神圣。改革成為一些人獨占獨霸的、由其主導又由其評判的即是一種制度模式又是用來排斥政治異己、打擊政敵的利器。對于私有化改革的負面作用,他們寬容為“改革代價”,對于由于私有化改革所致使的巨大而尖銳社會矛盾,他們應之曰“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條”,對于任何與他們所把持改革有些許不同的改革舉措,哪怕是再怎樣符合人民利益,都是必須先除之而后快的對象。改革究竟屬于目的還是手段?為了改革而改革,究竟改革的最終目的是什么?

  要衡量如此影響廣泛的社會舉措施行究竟有無必要?是否符合民意訴求?當然不能有改革的主導者說了算。更不能由社會話語權的把持者說了算。歸根結底還是要看利益的歸屬。所謂改革利益惠及百姓,不是由主流話語權說了算,而應該看人民真切實在的感受。倘使人民都從改革中享得了巨大利益,任怎樣的“意識形態滲透”、“網絡自由”甚而再輔之以“技術優勢”,也難以達到“扳倒中國”的目的。這樣的政治清醒度與政治自信,想必當局是應該完全清楚的。

  “社會上,在社會深刻變革和對外開放不斷擴大的條件下,各種社會矛盾和問題相互疊加、集中呈現,人們思想觀念的獨立性、差異性、多樣性、多變性日益增強,思想道德領域出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現象,如一些人理想信念不堅定,一些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沉渣泛起,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有所滋長,等等。經濟社會的發展離不開思想道德的進步。社會風氣如果壞下去,經濟搞成功又有什么意義?”最后的問題提得很是尖銳,也很切合實際,但是試問,在經濟私有化運作形態下,又如果保障理想信念堅定?怎樣預防與杜絕“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沉渣泛起,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有所滋長,等等”?

  “西方反華勢力利用其掌握的網絡資源和技術優勢,鼓吹所謂‘網絡自由’,加緊通過互聯網對我國進行意識形態滲透,妄圖以此‘扳倒中國’。境內外敵對勢力在網上相互呼應,造謠誣蔑、借題發揮,小題大做、挑撥離間,制造大量混淆視聽的負面輿論,惡意抹黑中國的國家形象、政府形象和社會基本面,起勁地‘唱衰’中國。盡管他們打著種種冠冕堂皇的旗號,其目的就是要同我們黨爭奪陣地、爭奪人心、爭奪群眾,最終推翻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如果聽任這些言論大行其道,勢必搞亂黨心民心,危及社會和諧穩定和國家政權安全。”上述現象事實是存在的,且已發展到很嚴重的地步。但是要解決問題,就必須尋找導致問題產生的根源所在。如同醫生為人治病,對病因的不同認識,即會得出完全相反的治療結果。而如果開始診斷期間就產生誤判、錯斷,將會導致怎樣的結果相信不用廢話人們也會明白。

  所謂做好新形勢下的意識形態工作“要有深度,要能打動人心、深入人心、征服人心”,而“深入人心靠什么?”該文作者給出答案是:“靠擺事實、講道理,靠說服力、感召力,靠真理的力量、正義的力量,靠事實的力量、榜樣的力量”。一系列的排比句,口號式的結論,其實都還不如簡單的三個字:靠利益。人們如果實實在在從改革中得到了現實利益,而人民也決不是不識好歹、是非不分的動物群體。無論對于怎樣的

  “意識形態滲透”與“扳倒中國”的努力,都必將被事實證明是徒勞。

  只不過是,如果連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巨大悖逆反差問題都回答解決不了,試圖強行灌輸一些假、大、空的戲詞給人民,那么,其收效絕不會樂觀。

  最后說句題外話。通過一次會議,進行了“特別是”最高權力更替。許多人們都認為社會有變化了,此中決不排除樂觀化認為成分。但是,事實究竟是怎樣?打個也許不是妥當的比方,黃世仁與胡漢三是人所共知的藝術形象,就權且以他們作比喻。“特別是”了,他們搖身一變成為社會的先進生產力代表。當然,在擁有巨大經濟利益的同時,他們更還理所當然具備了政治身份,或為人大代表,或是政協委員。“總設計”的“貓論”離不開他們,后來的“三個代表”他們也理所當然有份,所謂的科學發展觀還不能沒有他們的發展,再后來,又開始整檔與走群眾路線了,又要由他們來唱主角……但若這樣,能否認為這個社會真正起變化了?

  也許是變化了。但變來變去,好像是唱戲的演員隨時被更換了戲衣。而不變還是永遠與永固的利益。呵呵,特別是了……

  而當局依然表明態度,特色社會主義的體制一百年都不會變化。“意識形態工作,極端重要。要有深度,要能打動人心、深入人心、征服人心”。“深入人心靠什么”?“靠擺事實、講道理,靠說服力、感召力,靠真理的力量、正義的力量,靠事實的力量、榜樣的力量”。其實一句話,靠權力的強有力意志作用。

  還是回到上面說過的話:如果夸大上層建筑的反作用,以至否認經濟基礎的決定作用,就會陷入唯心主義的上層建筑決定論,從根本上背離了歷史唯物主義。

  如同此前的整黨、走群眾路線一樣,此次所謂做好新形勢下的意識形態工作,是否如前一樣僅是流于形式的表白?且不要過早下結論,還是拭目以待吧。

  關鍵字:新形勢下 意識形態工作 經濟基礎 上層建筑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wuhe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走著走著,初心為何不見了?
  2.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3. 為什么“專家”和“教授”們越來越臭不要臉了?!
  4. 陳丹青說玻璃杯不能裝咖啡、美國教育不啃老,網友就笑了
  5. 掃把到了,灰塵就會消除
  6. 為什么說莫言諾獎是個假貨?
  7. 為什么走資派還在走?
  8. 雙石|“高臺以后,我們的信心的確缺乏……”
  9. “馬步芳公館”的虛像與實像
  10. 【新潘曉來信】一名失業青年的牢騷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5.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7.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8. 到底誰“封建”?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国产小电影在线观看高清 | 亚洲午夜精品福利视频 | 亚洲午夜精品高潮影院 | 亚洲一级在线观看视频 | 午夜亚洲在在线观看 | 天堂在线做性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