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爭鳴 > 網友雜談

精華中的精華,瑰寶中的瑰寶——謝楊總贈所集注之《八大家詩醇》、《歷代哲理詩鈔》馬望野

馬望野 · 2013-09-16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謝楊總贈所集注之《八大家詩醇》、《歷代哲理詩鈔》

  精華中的精華,瑰寶中的瑰寶

  ——謝楊總贈所集注之《八大家詩醇》、《歷代哲理詩鈔》

  馬望野

  ==================================================

  元旦前夕,子才老總應在下賀年卡之請,寄來了新近出版的所集注的《八大家詩醇》和《歷代哲理詩鈔》。書剛一上手,未及細琢磨,馬上就覺出了其分量不輕。如果說,《唐詩三百首》、《千家詩》是兒童啟蒙的必備課本,那么,《八大家詩醇》、《歷代哲理詩鈔》,便是記者、編輯、教師以至作家從業的必讀課本。名冠千古的八大詩家,著作之繁博,后人即使不是專研而欲全加瀏覽,也并非易事。選精拔萃,迅獲要領,乃眾學子所企盼之一大急需。《八大家詩醇》應該說是能夠滿足了這個迫切要求的。由此也可以看到楊總之苦心孤詣所在。而《歷代哲理詩鈔》,更是別出心裁,將中華歷代飽含哲理的優秀詩篇,集于一卷,啟迪良多。不論是文天祥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過零丁洋》),還是劉錫禹之“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浪淘沙九首·之八》),抑或鄭燮之“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竹石》),即使是佚名(一說為唐·布袋和尚作《插秧詩》)之“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插田》)。。。。。。等等,都無不閃耀著樸素而深刻、唯物又辯證的思辨光芒,不僅膾灸人口,而且聰敏人腦。所以,我在復信楊總時,以“精華中的精華,瑰寶中的瑰寶”稱贊這兩個選本。那么,在下的認識是否在理?老實說,我心里并無十分把握。這里還是將原書的序跋剪貼下來,請有興趣的讀者去了解一下集注者的本意吧。

  (2013/01/30)

  

  [甲]

  之一

  ++++++++++++++++++++++

  《八大家詩醇》編輯說明

  楊子才

  ++++++++++++++++++++++

  一、千年詩壇最杰出之詩家,前人已有定評者為李白、杜甫、韓愈、白居易、蘇軾、黃庭堅、陸游、元好問。他們是歷代詩人的冠冕,其作品乃民族之瑰寶,與日月同輝,與山河同在。

  二、“多則惑,少則得。”這八位先賢的詩作,數量巨大,常人難以盡讀。筆者將他們的詩作逐一精選,匯為一冊,訂名為《八大家詩醇》,以應時需。

  三、“取法乎上,僅得乎中;取法乎中,必居其下。”馳騁疆場,克敵制勝如此,馳騁詩壇,探驪得珠亦復如此。手持《八大家詩醇》,日課月誦,轉益多師,不斷從前賢留下的精品中汲取滋養,乃是今日學詩寫詩的必由之路。

  四、本書以具備一定歷史、文學知識的讀者為服務對象,因而對所收詩作只做簡要注釋,不在文辭詞語上一一箋注。

  五、本編選詩以短篇為主,長詩只收入《蜀道難》、《兵車行》、《石鼓歌》、《長恨歌》等傳世名篇。

  六、有些詩作原題過長,給人頭重腳輕之感,收入時由編者作了濃縮簡化。

  七、解放前后出版的八大家的多種詩歌全集、選集,均為編輯本書所參照之書目。

  [甲]

  之二

  ++++++++++++++++++

  《八大家詩醇》前言

  楊子才

  ++++++++++++++++++

  (一)

  數年前,筆者閑中閱讀《曾國藩家書》,得見他在給兒子曾紀澤的一封談論詩歌的家信中說:“爾要讀古詩,漢魏六朝,取余之所選曹、阮、陶、謝、鮑、謝六家,必與爾性質相近。至于開拓心胸,擴充氣魄,窮極變態,則非唐之李杜韓白,宋金之蘇黃陸元,不足以盡天下古今之奇觀。爾之質性,雖與八家不相近,而要不可不將此八人之集悉心研究一番。(它們)實《六經》外之巨制,文字中之尤物也!”從這番話可以窺見曾國藩對“八家”詩歌之中肯評價與高度推崇。

  在曾國藩之前,清乾隆帝弘歷曾選編過一部《唐宋詩醇》,但他只收入李白、杜甫、韓愈、白居易、蘇軾、陸游之詩。此書因為是“御選”,在清代影響甚大。今日平心而論,乾隆只選六家而不是八家,說明他的“詩眼”遜于曾國藩。他排除詩與蘇軾齊名的黃庭堅(歷史上“蘇黃”并稱),不外兩個原因:一個是他低估了黃庭堅詩歌對后世的深遠影響;一個大約是因為黃庭堅一生坎坷,屢遭貶謫,牢騷太甚,“一肚皮不合時宜”,為最高封建統治者所忌諱。而他不收元好問這位中國少數民族詩人中成就最高者的詩篇,則不僅是低估了元詩的博大精深,而且對中國這個多民族國家共同的文化建設來說,也實在是一個可稱為“盛世之悲哀”的偏見。此外,對于詩歌創作成就至為巨大的陸游,乾隆雖然收入了他的詩作,卻出于鞏固滿清王朝統治的考慮,刪除了陸詩中最精彩的抗御外侮的大量詩篇。這樣就無異于閹割了陸詩“萬首詩歌萬雷霆”的靈魂。因此,《唐宋詩醇》選詩六家,而可見神貌者只有五家。對后人而言,這不能不是一大缺憾。

  (二)

  筆者想編《八大家詩醇》,不始于蒼顏白發之年。由于平生愛好詩歌,從青年時起,在下就陸續購買并逐一研讀過八位前賢的詩作。2003年10月,筆者出版《螢窗詠史詩》,就對他們各以一、二首七言古風加以評說。茲分錄如下:

  李 白

  天才之絕李謫仙,《將進酒》兮《蜀道難》。

  地才之絕杜子美,三吏三別《兵車》篇。

  人才之絕白居易,《琵琶引》兮《長恨》傳。

  鬼才之絕是李賀,“踏天磨刀割紫云”。

  四杰數公最真率,“天子呼來不上船”;

  四杰數公最雄杰,敢叫力士執靴巾;

  四杰數公具只眼,早識子儀蓋世賢;

  四杰之中最悲苦,長流夜郎瘴嶺山;

  四杰之中最凄楚,歲暮天涯飄零身。

  衰世才大必遭忌.杯水難容橫海鱗。

  “但是詩人多薄命,就中淪落不過君!”

  杜 甫

  唐代“三窮”詩俱好,杜甫盂郊與賈島。

  孟郊窮兮困于錢,家徒四壁衣食少。

  賈島窮兮困桑門,托缽為僧長江老。

  杜甫窮兮困于時,世亂無從展懷抱。

  心愿致君于堯舜,鼙鼓聲聞成虛渺。

  干戈直欲盡生靈,血流川原肥勁草,

  三吏三別總傷情,陳陶潼關尸滿道。

  飄泊西南天地間,衾稠換米幾人曉?

  茅屋已破秋風中,猶思廣廈庇弱小。

  千詩憂國復憂民,白頭未見戰事了。

  途窮餓死湘水濱,魂伴屈原歌楚調。

  韓 愈

  生當衰世道沉淪,韓公矯矯出風塵。

  精衛銜石欲填海,女媧煉石誓補天。

  諫迎佛骨匡時弊,一貶潮陽走千關。

  轉而伏案效班馬,泣血毛錐薦軒轅。

  不因高名輕疏野,惟將直氣折侯門。

  灑墨江海波濤涌,魚龍長鯨避九淵。

  陳言務去串珠玉,文起八代超前賢。

  只嫌為詩逞險奇,遜于白傅句清圓。

  白居易

  欲濟蒼生霧茫茫,濁世忠骾只堪傷。

  歲歲攻書使眼枯,年年為吏老江鄉。

  調頭不問雞蟲事,蕭條白發且飛觴。

  一詩才成令紙貴,萬戶傳抄遍洛陽。

  山川風物憐屈宋,流金瀉玉幾萬行。

  身后留得七十卷,可與日月爭輝光。

  《長恨歌》兮童子吟,《琵琶引》兮胡兒唱。

  蘇軾

  天令英物塵世來,卓然獨立如泰岱。

  生不逢時頻遇災,貶逐天涯蠻荒界。

  九劫十難勵節操,豪氣凌云超塵外。

  詩繼李杜一大家,文章光芒追百代。

  登高望遠舉首歌,聲達九州并九塞。

  掃卻五代柔靡姿,一洗綺羅香澤態。

  奔騰直下如江河,汪洋閎肆鯨躍海。

  元氣淋漓感天人,窮理盡性無滯礙。

  山川風云供驅馳,草木花石任采摘。

  嘆公曠世之奇才,悲公一生苦常在。

  公之遺澤無際涯,南北東西人愛戴。

  黃庭堅

  馭風騎氣飛玄都,精金美玉繡黼黻。

  敢下九淵探驪珠,搜奇攬異穿月窟。

  偏能點鐵令成金,專會奪胎換其骨。

  雖說字字據詩書,古奧硬澀欠灑脫。

  筆下行草凌九霄,位列四家稱雄杰。

  三湘十月逐飛鴻,貶過五嶺抵百粵。

  蠻荒萬里煙瘴中,一去不歸淚成血。

  陸游

  (一)

  割地納貢年復年,文恬武嬉西湖邊。

  書生空有憂國淚,“圣主”廟算是茍安。

  “遺民忍死望恢復,幽燕京洛滿胡塵。”

  “楚雖三戶能亡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

  (二)

  壯歲投筆效馳騁,愿將熱血灑征程。

  “逆胡未滅心不平,孤劍床頭鏘有聲。”

  垂老忍看金甌缺,三更夢下飛狐城。

  放翁千古奇男子,萬首詩歌萬雷霆。

  元好問

  天稟幽并豪俠氣,心隱家國淪亡情。

  九死一生刀光里,“戰地風來草木腥。”

  “野蔓有情縈戰骨”,“包胥無淚哭秦庭”。

  周流燕趙與晉魏,零落凄愴血淚程。

  其身愈窮筆愈奮,四海贏得詩文名。

  遼夏金元稱翹楚,慷慨沉雄金石聲。

  論詩絕句三十首,騷人千載座右銘。

  由于早已研究和贊賞“八大家”的詩歌,因而一見曾國藩對八家之評說,筆者便決心在有生之年完成《八大家詩醇》之編寫。

  (三)

  我們中華民族,除了萬里長城,還有兩大文化工程——歷代連綿不絕的史書撰著與詩歌創作,是舉世望塵莫及的。珍惜和傳播這兩大歷史文化遺產,是國人的共同責任,也是固本強國之所必須。

  筆者讀書,翻檢歷代典籍.曾見文有《唐宋八大家》,可詩則缺如。而李、杜、韓、白、蘇、黃、陸、元八家之詩,雖然歷代已有定評,認為均是大美之作,但因其創作數量巨大(八家中僅陸游就有詩九千余首),讀書人一生因“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所累,盡管“皓首窮經”,往往亦不能盡讀。有鑒于此,為普及計,筆者乃不揣淺陋,竭暮年之力,日積月累,從八家詩歌中精選出1l16首(李白145首、杜甫20l首、韓愈101首、白居易126首、蘇軾139首、黃庭堅123首、陸游149首、元好問132首),在八十二歲時完成了本書的編寫。自知疏漏在所難免,尚望海內外方家不吝賜教,以期補正。

  楊子才

  2012年6月13日

  [甲]

  之三

  ++++++++++++++++++

  《八大家詩醇》后記

  楊子才

  ++++++++++++++++++

  編校完此書,心中感慨重重。

  上距中國詩壇“八大家”的最后一位金代元好問逝世(1257年),時間已過去了755年,中國居然沒有一本“八大家”的詩歌選本;下距清代曾國藩于1863年提出李、杜、韓、白、蘇、黃、陸、元八家之詩,乃“六經外之巨制,文字中之尤物”,“不可不……悉心研究”,讀了可以“開拓心胸,擴充氣魄,窮極變態”,“盡天下古今之奇觀”的著名論述,時間也已流逝了149年,可中國仍然沒有一本“八大家”的詩歌選本!這令人感到悲哀。但這種缺失的產生,究其原因不外三端:一是歷代戰亂頻仍,“人命危淺,朝不慮夕”,生民逃死尚且乏術,自然無暇顧及此事。二是經濟貧困,高雅文化長期滯留于社會上層。“五侯鯖”雖美,無緣百姓家。三是20世紀20年代,有人將古典詩歌列入“孔家店”的門墻一律打倒,使詩道一蹶不振,百年式微。

  幸運得很,從20世紀50年代起,我這個戰火余生之人,得以在60余年的和平環境中生活,又性愛詩歌,因而能夠逐個研讀“八大家”的詩作,并將他們與歷史上的萬千詩人相比較,從而確信“八大家”乃中國詩壇之冠冕。于是萌生了編撰《八大家詩醇》的心愿,并在八十二歲時完成了這件前人早該做卻一直未能做的事兒。

  時下寫書不易,出書更難。此書編就之后,蒙全國政協常委、副秘書長、機關黨組書記孫懷山暨中國文史出版社沈曉昭總編輯、好友張泓慧眼識珠,看到了此書對于宏揚祖國優秀傳統文學、促進文化事業大發展大繁榮所具有的重要價值,給予了諸多幫助與支持。特別是好友張泓,為出版此書精心策畫,多方奔走運作,完成了老朽我無力完成的事項。我這個戰爭年代幸存下來的老戰士,心中十分感激!

  中國早該有這本書,現終于有了。它算得上是瑰寶中的瑰寶。只要世界上還有中國人,還有漢字,這本書就有人要讀。在此書與世人見面之際,我謹向孫懷山、沈曉昭、張泓三位先生鞠躬致敬!

  楊子才

  2012年7月8日

  [乙]

  之一

  ++++++++++++++++++++++++

  《歷代哲理詩鈔》編輯說明

  楊子才

  ++++++++++++++++++++++++

  一、本編定名為《歷代哲理詩鈔》,收入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六十一首,唐五代詩四百七十八首,宋詩二百九十七首,遼金元詩一百三十二首,明詩一百一十首,清詩三百零八首,

  民國詩四十七首,共計一千四百三十三首。

  二、何為哲理詩,國人迄今無界說。筆者從實際出發,將吟詠下述內容者,均視為哲理詩,擇其佳者收入:闡明事物相互關系及其發展變化之詩;揭示假丑惡、歌頌真善美之詩;揭示國家民族治亂興衰、存亡續絕原因之詩;闡述個人與他人、社會、國家關系理念(包括儒家的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之詩;揭示舊時代道德淪喪、正義缺失、公平難覓、世路坎坷之詩;闡發某一特定生活哲理之詩。

  三、本編對涉及孔孟、老莊及諸子百家與禪學的哲理詩,都擇其善者,適當收錄,以展現多樣性的歷史真實。

  四、富于哲理的詩句,每首詩一般只有一二句。因此,本編所錄以短詩為主,長詩除少量哲理味濃郁者外,概行舍去。

  五、本著剔除蕪雜、擇優而錄的原則,對帶有封建糟粕之作,已加刪削。但有的詩玉石相雜,讀者當可鑒別。

  六、為適應令人需求,對文字過于艱深難解之作,本編亦不錄取。

  七、對只是枯燥說理,詩味過于寡薄之砟,本編也已排除。

  八、本編一些詩作所述哲理(如隱逸、宿命論等),在今人眼中已不足為訓,但它們在歷史上曾長期存在。從研究思想發展史來說,此類詩作仍有參考價值。

  九、凡過長的詩題,均由編者作了濃縮。

  十、本編以具有一定歷史、文學知識的讀者為主要服務對象,因而對所收詩作,除少量生僻者作簡要注釋外,其余均不作注釋。這樣,可以大大壓縮篇幅,降低出版成本,使購買者少些破費。

  十一、本編所依據之書目為:《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全唐詩》《全宋詩》《全遼金詩》《元詩選》初二三集、癸集和補遺,《明詩別裁》及《明詩選》《清詩匯》及歷代眾多詩家之詩歌專集。

  [乙]

  之二

  ++++++++++++++++++++

  《歷代哲理詩鈔》前言

  楊子才

  ++++++++++++++++++++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拋絮,身世飄搖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過零丁洋》

  年輕時,我在廣東潮汕守海防,一次叉一次經過零丁洋,前往南澳等島嶼。每次在零丁洋劈波斬浪,我都會背誦文天祥的這首詩,并深為他詩中的哲理所震撼——文天祥正因為勘破了生死大關.才義無反顧地獻出生命,使他的死比泰山還重,成為一代民族英雄。

  隨著時間流逝,讀書日多,我發現在歷代詩歌中,含有哲理的篇章比比皆是。涉及人的生死、苦樂、進退、得失、榮辱、貧富、貴賤,世事的難易、正邪、清濁、善惡、美丑、真偽,乃至于國家的治亂興衰、存亡續絕,古人都曾用哲理精湛的詩句加以破解。至此我心生一愿:將古人留下的哲理詩搜集編撰,匯為一冊。經過持續不斷的努力,到今天(2012年春節)完成此書時,我已滿頭霜雪,垂垂老矣!

  (一)

  哲理詩源遠流長。在中國,從詩歌產生之日起,便有了哲理詩。如《詩經·鶴鳴》:“鶴鳴于九皋,聲聞于天。魚在于渚,或潛在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而在《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中,哲理待已頻頻出現,但其中民間謠諺所占比重頗大。如“行百里者.半于九十”;“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眾心成城,眾口鑠金”。。。。。。它說明,哲理詩歌起源于民問——人民群眾將對人生和社會的感悟發為歌吟,便有了哲理詩。到了唐代,哲理詩的創作更進一步發展,大量涌現。不少著名詩人,都曾用力搜集民諺與歌謠,將其凝煉為富于哲理的詩句。如:

  “君不見曲如鉤,古人知爾封公侯。君不見直如弦,古人知爾死道邊。”(李白)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翻手為云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杜甫)

  “權門要路是身災,散地閑居少禍胎,”(白居易)

  “幾時拓土成王道,從古窮兵是禍胎。”“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

  “公道世間唯白發,貴人頭上不曾饒。”(杜牧)

  “啼得血流無用處,不如緘口過殘春。”“舉世盡從愁里老,誰人肯向死前閑。”(杜荀鶴)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為誰甜。”(羅隱)

  到了宋代,由于理學盛行,哲理詩更大行其道。詩人們著意“以哲理入詩”、“以議論為詩”;從增強詩歌的思想性來說,這無疑是一個進步。但其中不少詩人,不大注意詩歌的比興和意象的營造,因而他們寫的哲理詩,往往空洞說教,過于直白。如詩人張九成,單就《論語》一書,他就作詩一百首,卻因生動性差,能入選者不過兩首。然而,宋代的大家如王安石、蘇軾、陸游則與此不同,他們因為博通經史,善察人生.因而哲理詩寫得既多又好。

  此后,遼、金、元、明四代,哲理詩始終不絕,而佳作以袁宏道為獨多。清代作為封建文化的總結時期,“詩滿天地”,因之好的哲理詩多于遼、金、元、明四代,頗為輝煌。民國得清之余緒,哲理詩亦頗可觀。

  (二)

  歷代留下的哲理詩,凝聚著數千年來國人對國家、社會、人生的理型思考,是萬千詩人智慧的結晶,是傳統文學中最具思想內涵的寶貴遺產。其中許多篇章所表達的哲理,如仁愛、奉獻、忠勇、孝悌、公平、正義、誠信、務實、廉潔、謙和、勤勞、節儉、濟困、扶弱等,更是華夏子孫世世代代守護的精神家園。為說明這個豐厚內涵,試舉如下例句: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宋·李清照)

  ——“況乃忠孝人,九死猶未悔。”(清·方文)

  ——“匈奴猶未滅,安用以家為?”(唐·徐鉉)

  ——“愿得此身能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唐·張叔卿)

  ——“六合群黎有補,一身萬段何妨!”(宋·鄧肅)

  ——“得人者興,失人者崩。”(《史記》引逸詩) 、

  ——“輔車相依,唇亡齒寒。”(《左傳》引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禾春。”(唐·劉禹錫)

  ——“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宋弘引諺)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f唐·李世民)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唐·李葡隱)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唐·杜甫)

  ——“丈夫貴兼濟,豈獨善一身!”(唐·白居易)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

  ——“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唐·杜荀鶴)

  ——“貧賤驕物貧終在,富貴驕人貴必隳。”(唐·周曇)

  ——“是知濟弱扶傾術。不屬高談虛論人。”唐·周曇)

  ——“浮名浮利過于酒,醉得人心死不醒。”(唐·杜光庭)

  精彩例句買在太多,限于篇幅,就此打住。

  除上述可作人生座右銘的詩篇之外,本書新收的哲理詩,還有些是詩人們對舊時代社會不公、封建統治者酷虐殘民的咒詛與譏諷,以及對真善美的向往、追求的吟詠。哲理詩作為一個整體,這類篇章是不可或缺的。

  (三)

  國人歷來主張“文以載道”,無論散文或韻文,都得重視思想內涵,言之有物。“詩以言志”,“詩以抒情”。但言志與抒情,都必須揆之以理。理正志必堅,理正情意真。缺了“理”,只是風花雪月.無病呻吟,到頭來并無價值。固此可以說,用形象思維、藝術語言表達的哲理詩,都應予重視和承傳。而且生活本身證明.用詩歌吟詠哲理,能夠“以少少許勝多多許”。委婉表達,收到一言九鼎的功效。歷史上這類事例不少。清代有“曾剃頭”之稱的曾國藩,在屠殺大量起義農民、撲滅太平天國革命之后,曾有人勸他取清王朝而代之,自己做皇帝。但曾國藩是一個既熟讀儒家經典又深受老莊思想影響的人,他把“戒盈勿滿”作為人生信條。在給弟弟曾國荃的信中,他寫了這樣一首七絕:“左列鐘銘右謗書,人間隨處有乘除。低頭一拜屠羊說,萬事浮云過太虛。”詩中屠羊說這個典故,出自《莊子·讓王篇》。屠羊說本是賣肉的屠夫,楚昭王國破逃亡,因他救命而不死。楚昭王復國,要他做高官,他堅辭不就,仍操舊業。曾國藩用短短二十八個字,就把道家“功成、名遂、身退”,以免禍患的道理說得明明白白。正是這首詩,昭示了曾國藩所實行的“以淮代湘”,保全自己的重大決策。僅由此例不難看出,哲理詩所具有的無窮妙處與強大生命力。

  在編撰此書的過程,得見一篇外國人所寫、題為《人生三件事》的哲理短文:“人生三樣東西一去不復返:時間、言詞和機會;三樣東西足以毀掉一個人:怒火、驕傲和不寬恕;人生三樣東西永不應放棄:平和、誠蜜和希望;三樣東西最無價:美、善良和親友;人生三樣東西最無常:成功、財富和夢想;三樣東西成就一個人:真誠、承懦和勤奮;人生三樣東酉最神圣:父母、孩子和信仰。”在外國,此類文章大約不難找到。但你若要尋找能夠表達文中所述一條條哲理的詩歌,那就將會“踏破鐵鞋無覓處”了。幸運得很,在中國這個詩的國度,這樣的哲理詩車載斗量。這是中國人值得驕傲的事。這個對比也令人頓時想到,老朽我自找苦吃,費時費力,編就這本《歷代哲理詩鈔》,是值得的。所以值得,是因為有三點可以肯定:它在世界上其他國家難以找到;它對今天的中國人依然有用;它將會在人世間流傳。

  作為前言,此文已過三千,就此止筆。

  楊子才

  2012年2月7日于北京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wuhe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走著走著,初心為何不見了?
  2.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3. 為什么“專家”和“教授”們越來越臭不要臉了?!
  4. 陳丹青說玻璃杯不能裝咖啡、美國教育不啃老,網友就笑了
  5. 掃把到了,灰塵就會消除
  6. 為什么說莫言諾獎是個假貨?
  7. 為什么走資派還在走?
  8. 雙石|“高臺以后,我們的信心的確缺乏……”
  9. “馬步芳公館”的虛像與實像
  10. 【新潘曉來信】一名失業青年的牢騷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5.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7.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8. 到底誰“封建”?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午夜成人不卡在线 | 五月婷婷综合在线 | 亚洲综合AⅤ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一级a爱做片观看免费国产 日韩一级精品久久久久 | 天天爽天天狠久久久综合′一 | 中文字幕dvd日本欧美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