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老同學的信 老同學:你好!這次回老家,咱處流傳著農民要進城,要住高樓大廈,是否有文件不得而知,據說現在農民不要再蓋新房,馬上就要進城集中居住。 我問了一些農民是否愿意進城,是否愿意住高樓大廈?他們的回答是:如果進城,能保證他們的生活,自然愿意!如果他們住高樓大廈,不用種地也能夠生活,自然愿意!但是,他們進城以后,仍然要靠打工掙錢維持生活,他們就害怕找不到工作,特別是一些50左右的農民既沒有專長,又沒有技術,恐怕找工作也難!所以他們寧愿呆在農村也不愿進城!他們住上高樓大廈以后,如果還要種自己的土地,那么,上樓以后沒有放置各種農具的地方,他們就不愿意! 問題是:農民進城能否實現? 農民進城的原因是:
第一,在農業商業化的條件下,農民離了錢就不能生存!農民的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都要用錢購買,沒有錢寸步難行!由于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價格不斷上漲,農民種地不但不賺錢而且賠本!農民之間的人情關系完全是金錢關系,沒有金錢就沒有人情關系!為了賺錢農民就要進城打工!
第二,農業的小塊土地,處于手工勞動階段,手工勞動是艱苦的勞動,所以,年輕人都不愿意進行這種勞動,為了擺脫這種勞動年輕人就要進城打工。
第三,商品經濟造成了生產資料、生活資料和勞動力的集中,亦即資本的集中!這種集中造成了城市的擴大,造成了城鄉差別的擴大!在這種情況下,作為家長,都愿意把孩子送到城市。在咱們那里許多家長在城里買樓房把孩子安排在城市里! 農民進城的現狀是:第一,現在農村的勞動力是五十歲以上的農民,他們都稱自己為末代農民,因為50歲以下的農民在外打工,不愿意回農村種田。第二,農民雖然辛辛苦苦地在農村蓋了新房,并且為孩子都準備好了住所,但是,農村娶媳婦的首要條件是在城里買樓房!因此,回到農村看到好多新房沒人住,或者只有老兩口居住,每家都有空房。第三,因為年輕人都在城里打工,在城里結婚生子,所以農村的學生就少了好多,過去每個村都有小學,現在一個鄉也只有三四個小學! 農民進城的前途是:第一,農民進城以后主要在建筑單位工作,在私人企業里工作,如果建筑企業能不斷發展,各種企業還能夠繁榮,那么進城農民工還能夠生存,一旦出現停滯,甚至破產,受害的首當其沖是農民工!第二,在城市打工絕大多數農民工掙的是最低工資,想在大城市買房只是幻想,在城市沒有住房,一旦失業就變成了游民!第三,即使最好的農民工掙的工資多一些,但是他們還有老家的父親母親爺爺奶奶,所以他們必須把錢寄回去,而寄回去的錢多數都蓋了房變成固定資產,甚至應付了人情關系,所以,他們到了40-50就攢不下錢。因為這原因,所以,絕大多數農民工還得回到農村!在城市生活了二三十年,再回到農村中就力不從心了!也不適應農村的艱苦生活了! 由此可見,實行城市化建設,一方面,農民進城對于城市郊區,對于工業中心,對于農村有優勢資源的地方,是行得通的,對于離城市遠的地方絕對行不通!另一方面,農民進城即使有住房,但是只要工作得不到保證,就沒有收入,生活就得不到保證,就變成了和市民一樣的無產者,因此,即使把農民趕到城市,在商品經濟的條件下,工作問題收入問題只要得不到解決,那么進城的農民也只有不幸而不會有幸福!
勞動者2013年9月15日于老家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